吳映紅
【摘要】低年級是作文的起始階段,在教育部的指導下,學校根據新課標的指導積極開展教育活動,而小學低年級作文訓練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小學低年級的作文指導改革,是很重要的。良好的寫作技巧,對學生連詞成句、連句成篇、詞匯積累、表情達意到發展智力和陶冶情感具有重要意義,所以小學語文老師應重視作文教學。對于小學低年級的學生來說,寫作文對他們來說是一個難點和痛點,怎樣去寫好一篇作文,怎樣讓學生能夠快速找到作文的主旨大意,是我們老師值得思考的問題。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 作文指導? 提高方法? 強化訓練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14-0097-01
小學低年級起步作文訓練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大面積的寫作要求,在沒有強大的知識積累的情況下,進行一系列的描述和寫作,對于學生來說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寫作文也是學生比較頭疼的事情,難以下筆不知道該寫什么,然而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這只是剛剛接觸這個寫作的階段,沒有相對應的寫作基礎和技巧,只能看圖寫出表面上的意思,無法理解圖片的真實寓意,針對文字型題目作文也只能順著往下寫,最終導致偏題,由此可以得出在小學寫作初步階段的教學作文訓練尤其重要,這也是在為學生到達高年級作文寫作訓練做準備。
一、培養學生寫作水平的重要性
如何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在新課程標準中有明確的提出,同時強調提高寫作能力的重要性,該課程標準對低年級學生的語文綜合運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聽、說、讀、寫每一個環節在小學整個教學過程中缺一不可,尤其寫是學生語言學習的四項基本技能之一,因此寫作訓練被認為是提升低年級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有效方法,寫作訓練也就自然成為語文教學的重點,所以教學老師必須將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充分重視起來,才能不斷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在這一個階段,學生們第一次接觸寫作這種語言應用方式,沒有任何相關的基礎和訓練,所以如何幫助學生們形成正確良好的寫作習慣是非常需要正確的教學技巧的。但是在這個發展階段的學生們已經初步具備了抽象邏輯思維能力,在作文的寫作能力需求基本上已經能夠滿足的,所以只要我們有正確的方法,并且加以引導,就能夠不斷提高學生的作文寫作水平。
二、通過閱讀培養學生的作文寫作興趣
關于閱讀教學一直是小學語文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同時也是提高語文學習水平的重要所在之處。在閱讀這一方面,教學老師花費了很多時間和精力去提高學生的整體閱讀水平。旨在通過學生的不斷加強閱讀,使學生提高語文低年級作文寫作水平。一張語文試卷,現代文閱讀、應用文寫作閱讀、古詩文閱讀以及作文都是需要大量的閱讀來積累詞匯作為鋪墊才能寫得更加好。同時需要老師的引導和鼓勵,家長的監督與教導,才能更加有效解決學生閱讀難、詞匯少、寫作難、生字不會寫等問題,這樣才能充分地發揮出閱讀的重要性,只有閱讀能力的不斷提高,才能更加深刻的認識到“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句話。沒有付出談何回報,同樣作文寫作也是如此,一份耕耘,一份收獲,沒有誰是天生下來就會天馬行空的寫出一篇作文,只有不斷的閱讀積累才行。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只有廣泛的閱讀才能不斷提高自己語言組織能力和作文寫作水平,所以培養出良好的閱讀興趣非常重要。通過閱讀也是在不斷為作文寫作素材做積累,大多數低年級學生都喜歡看一些漫畫、童話故事、喜歡一些關于電視里面的金典人物動畫這是一種非常好的現象,如果老師加以正確引導也是很好的作文詞匯積累,也有利于學生在寫作中在對人物的描述、心情的變化和理解文章的用意。在一般情況而言,現在低年級學生處于比較敏感的階段,善于接受新鮮事物,這時候語文教學老師應該充分利用這一點,敢于教學方法的創新,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加閱讀實踐活動,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和語言構思能力。
三、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積累寫作素材
在語文學科中,學生在寫作的時候常常不知道該如何去寫,如何去構思,這就說明關于寫作素材積累還不夠,缺乏實踐活動和詞匯的積累,對課外生活的感知認真還不夠,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這就證明了沒有東西可寫,怎么能寫好一篇文章。為了激發學生的理想思維,完善學生的心理體驗,教學老師應該組織學生積極參加校內外的實踐活動,也就證明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句話,讓學生多積極參與到活動當中能夠多一份自我體驗與感知。在這個時候,對于教學老師來說可以開設一些作文的題材和話題,從而讓學生有話可說、有感所發、有事可寫,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內心啟發與感知,提高學生的寫作自信力。作為本學科教學老師,可以利用課外實踐課程,組織學生去敬老院陪爺爺奶奶說說話,表演一些節目,這樣既可以提高學生的生活經歷,又可以培養學生的服務意識,強化學生尊老愛幼的中華民族優秀傳統觀念,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同時教學老師也可以鼓勵學生利用周末休息時間,參加一次體驗活動,例如幫助環衛工人打掃馬路,扶老年人過馬路,學生可以將所經歷的事情寫成一篇作文,這樣既可以增強學生的寫作水平,又能夠養成良好的愛護環境的習慣,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也能啟發學生遵守交通規則。通過這些活動能夠讓學生得到切身的體驗,寫出的作文也會附有語言生動,內容真實得體,情感真實。
四、注重培養并提升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目前小學階段的寫作形式過于明確化,具體化,沒有充分給予學生寫作訓練足夠的自由空間,導致學生不能充分發揮自身的想象力和擴展學生的創新能力。現代化的素質教育核心理念則是鼓勵差異化的存在,積極創新。老師在課堂寫作教學中,語文老師應該適當為學生提供范文作為作文寫作指導,不限制學生對優秀文章的仿寫和參照,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最終達到提升教學水平的目的。同時如果學生能夠在文章中抒發自己內心的真實情感,有利于學生能夠更加輕松的接納寫作,也會更加喜歡去寫作。最終以興趣提高自己的整體寫作水平。
五、指導學生通過多說、多寫來提高寫作水平
教學老師要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首先要重視說的能力,這也是寫話的基礎。說的生動具體自然就會寫的輕松自如。培養學生說的能力,能夠讓學生感受到說的樂趣。目前低年級學生對語言的理解和認識以及句子的結構形式還在培養、發展、提高的階段,作為語文教學老師應該抓住這一特點,積極開展寫作指導工作,讓學生能夠準確的識別句子的各部分要素和判斷句子的完整性。根據《語文課程標準》對低年級學生的寫話訓練要求是“對寫話有充分的興趣,寫學生自己想說的話,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受,寫出自己想象中的事物”。這就是說明,教學老師要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選取一些學生喜歡接受的、愿意表達的、敢于寫作的話題和方式呈現在課堂上。為學生提供更加廣闊的寫作空間,減少寫作的限制,最大程度地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達到最好的學習效果。老師可以根據學生的理解程度給學生講一些例句,告訴學生一個句子必須具有完整性,結構必須嚴謹。同時,老師也可以參照一些例句寫在黑板上,讓學生反復朗讀,對句子進行理解和反思,找到句子中一些關鍵詞給學生講解在句子中的主要作用,告訴學生這些關鍵詞能夠運用到哪些環境,再讓學生自己通過關鍵詞進行寫作訓練,達到提高寫作水平的目的。
參考文獻:
[1]王時彬.小學語文三年級起步作文指導方法初探[D]. 蘇州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