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秀芬
摘 ?要:數學學科作為素質教育中較重要的一大學科,對培養學生學習能力和學習思維具有十分積極的作用。而小學數學作為數學學習的基礎,其教學內容也具有奠定性的作用。其中的計算教學更是聯系實際生活最為密切,對后期數學學科的深入學習也十分重要。本文以數學計算教學為研究對象,就相關教材進行舉例說明,探析培養學生數學能力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數學教學;計算能力培養
計算能力是小學數學教學培養的重點,也是學生進行后續數學學習的基礎。但由于低年級同學自覺性差,幾乎沒有學習的經驗和基礎,因此需要教師發揮較大的學習引導作用。特別是對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需要教師更加積極的教學策略和引導方式。本文從當前低年級小學數學教學現狀進行分析,就相關教學案例指出了學習興趣、信息化教學和教學活動三大方面的計算能力培養策略。
一、數學計算教學現狀
(一)教學現狀
由于數學學科本身的困難性和低年級學生不自覺、不自律等原因,當前數學課堂中的計算教學還存在諸多問題。一方面,大部分學生計算不仔細常常看錯數字或運算符號;另一方面,數學的有關計算方法解釋還是比較偏理論化,因此部分學生無法理解相關計算的流程甚至原理。另外,不少學生還存在筆算與口算運算能力不均的原因。比如較簡單的數字運算學生可以通過口算得出,但若是轉換成筆算卻無法得出正確答案。甚至一些學生需要先把筆算的公式念出來才能計算成功,由此減慢了運算速度,也反映了部分學生的思維不夠活躍。
(二)現狀成因
針對現狀分析原因,才能夠更好地提出相關教學策略。但低年級小學數學計算教學效率低的原因比較復雜,除了有學生思維與數學本身的困難性等客觀原因,還存在教師不夠重視、學生學習不夠認真、相關計算方式掌握不熟練等原因。
二、數學計算教學策略
(一)更為方便地解決實際生活問題
在當前的教學模式下,學生們雖然能夠用相關的計算能力進行數學問題的解決,但是面對日常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所呈現的效果不那么差強人意。所以對現在的教學模式而言,如何能夠保證學生們在學習的時候可以與生活實踐相結合,是當前小學計算能力培養的重要模式。所以老師在進行數學知識講解的時候,一定要把握好其中的時效性。通過一步步變通,引導學生們深入了解生活問題。通過相關數學模型的建立,來帶動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從而讓學生們在計算能力提高的同時,培養自主的問題解決能力。教師在進行相關教學時,不能夠將相關的知識僅憑理論教學,而是要將數學與學生們的自身體驗和生活相結合,科學地引導學生放棄不正確的學習想法,獲得正確的學習態度。另外,數學學科作為一門及其重要的基礎學科,本就來自于生活的各方各面,同時也應用于生活。因此教師進行數學計算教學時,將聯系生活作為重要的教學方法,不僅有利于改善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態度,還可使學生更具體地學習數學運算,促進學生對計算方式進行理解,進而使學生的學習水平有所提高。
例如,在對二年級下冊第二章“表內除法”的教學中,教師可將教學與學生的實踐活動相結合。教師在除法教學內容結束后,可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并展開計算比賽,比賽內容為已經學過的計算題目。最終獲勝的小組可以獲得教師的獎品(可以是事先準備的獎品,如小糖果等),但要求獲勝小組的學生算算獎勵的糖果小組的每個成員可分多少顆,正確之后方可獲得獎勵。這樣將計算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結合,更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
(二)積極引導,激發興趣
不管是哪種階段的數學知識,都是極具理論性的,而且在認識和解答上也十分困難。對于思維能力不強的低年級學生過于困難和枯燥,不少學生也存在知難而退的心理。因此教師務必要做到對學生的畏難心理進行興趣引導。面對困難的數學知識,低年級的學生很難進行自主學習。因此教師務必發揮更大的興趣引導作用,將學生從無聊、枯燥的深淵拉回數學計算的有趣世界。
例如,教師對一年級上冊數學教材第五章“6-10加減混合”的相關知識時,可通過講小猴子摘玉米的故事進行引入教學。比如大黑熊去摘了9個蘋果,回過頭時又看見2個更大的蘋果,于是放下小蘋果去摘大蘋果,結果摘了2個大蘋果,但小蘋果被松鼠偷走了7個。教師應當把數字“9、2、7”寫在黑板上,然后引導學生思考大黑熊還有多少蘋果,進而引出教學內容。另外教師還可模仿大黑熊的傷心語氣,告訴學生大黑熊還剩下的蘋果數量,以達到激發學生興趣和認真聽課的目的。
(三)信息課堂,輔助教學
實際上,“信息化+”教育的教學模式近年來倍受重視,因此教學更困難、學習更枯燥的低年級數學課堂更需要積極應用信息化資源進行輔助教學。在數學計算的學習中,數字與數字之間的加減乘除運算可能在學生看來就只是兩個漢字的加減乘除,少有抽象思維和學習經驗的學生難以將實際上的數字真正“數字化”。所以借助信息化技術可對相關的數字運算進行具象化的解釋,從而促進學生學習并提高思維能力。
例如,教師對二年級上冊第六章“9的乘法口訣”進行教學時,便可使用信息化的教學方式。眾所周知,乘法口訣表的記憶很長時間都是靠死記硬背進行記憶。這樣的方式非常難以記憶,甚至就算背下了口訣表,也很少有學生會理解為什么是“九九八十一”。因此教師可采用視頻加歌謠的方式進行教學,提高學生的記憶效率。另外,視頻中應當配備動畫,如唱到“八九七十二”時,可以有八個水果盤里有九個橘子;而唱到“九九八十一”時可再動畫冒出來一盤九個裝的水果盤,并加以閃現,促進學生理解九九是在八九的基礎上再多了一個九,幫助鍛煉學生的計算思維。通過這樣一種策略的帶入,可以幫助學生們更為高效地進入學習狀態,從而提高整體的計算能力和他們的學習興趣。
三、結束語
低年級小學數學的計算教學在學習和教學上都比較困難但卻意義重大,是學生們進行后續數學學習的基礎。因此教師應當從本班學生運算學習的現狀出發,定制出有利學生學習的目標方案。對此,教師可從引導學生興趣、進行信息化教學和將計算融于生活實踐等方面進行教學策略運用,從而為低年級學生教學提供更好的引導,并最終實現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提高。
參考文獻:
[1]韋禮能.探討小學低年級數學計算能力的培養[J].課程教育研究,2019,162-163.
[2]陳生榮.探究小學低年級數學計算能力的培養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20,132.
[3]尤儀.淺談小學數學低年級計算能力的培養[J].教書育人,2018,No.63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