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璐璐 張春慧 高俊 劉春嶺 崔楨
【摘要】健康教育是指通過有計劃、有組織、有系統的社會教育活動,使人們樹立健康意識,自覺地采納有益于健康的行為和生活方式。本文探討了板報式健康教育在居民健康教育中的影響。通過調查發現,板報式健康教育更有利于年齡大、行動不便人群獲取健康知識,值得進一步推廣應用。
【關鍵詞】健康教育;社區居民;板報
居民健康教育指對社區居民進行健康知識宣講,從而使其樹立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以減少和消除影響健康的不安全因素。
一、研究對象和方法
(一)研究對象
選取鄭州市金水區南陽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紡機社區東一街小區和東二街小區70名居民為研究對象,所有居民認知狀況正常,可進行有效溝通。東一街小區居民為觀察組,東二街小區居民為對照組,每組35人。觀察組男14人、女21人,年齡46~81歲。對照組男16名、女19名,年齡47~83歲。2組居民在性別、年齡、學歷等方面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二)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健康教育,按照工作計劃,提前做好健康大講堂的安排工作,提前5天在小區通知欄處張貼健康教育通知,地點均在社區中心會議室。向居民講授健康知識。
觀察組采用入社區進行健康教育宣教。首先制作板報,使用70cm×90cm大小的紙張抄寫健康知識點,也可使用衛健委及疾控中心發放的宣傳海報,宣傳人員由家庭醫生、家庭護士、規培醫生擔任,選取小區人員密集地點。
(三)觀察指標
1.健康教育的改善情況:通過患者的接受度、獲得感、知識掌握程度、信任度4個方面評價板報式健康教育對居民健康宣教的影響。
2.滿意度調查問卷:根據居民對健康教育滿意度的問卷反饋調查結果,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一般、不滿意。
二、結果
(一)2組健康教育效果接受度比較
分別從輕松接受、可以接受、難以接受、無所謂4個方面進行比較分析。觀察組35人,輕松接受12人,可以接受8人,難以接受7人,無所謂8人;對照組35人,輕松接受28人,可以接受6人,難以接受0人,無所謂1人。卡方分析結果顯示,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二)2組健康教育效果獲得感比較
分別從收獲頗豐、有收獲、良好、一般4個方面進行比較分析。觀察組35人,收獲頗豐7人,有收獲10人,良好11人,一般11人;對照組35人,收獲頗豐18人,有收獲7人,良好8人,一般2人。卡方分析結果顯示,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三)2組健康教育效果知識掌握程度比較
分別從難以理解、理解、熟悉、掌握4個方面進行比較分析。觀察組35人,難以理解16人,理解10人,熟悉7人,掌握2人;對照組35人,難以理解5人,理解11人,熟悉16人,掌握3人。卡方分析結果顯示,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四)2組健康教育效果信任度比較
分別以有疑慮、愿意嘗試、可以信任、完全信任4個方面進行比較分析。觀察組35人,有疑慮8人,愿意嘗試13人,可以信任11人,完全信任3人;對照組35人,有疑慮3人,愿意嘗試14人,可以信任12人,完全信任6人。卡方分析結果顯示,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三、討論
通過兩組結果對比,貼近居民的健康教育模式更有利于擴大社區健康教育居民覆蓋面。在我國,慢病的發病率逐年增高,雖然慢病本身并不能威脅生命,但其并發癥會嚴重影響居民生活質量。加強社區健康教育,采取多面化健康教育模式,可使更多居民獲得健康知識,掌握健康生活方式,對疾病的認識更加深入,對控制慢病有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韓秀珍.高血壓健康宣教社區居民的健康教育效果[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6,10(4):287-288.
[2]王晶,劉笑菲,杜微等.針對社區高血壓病危險因素進行健康宣教的探討[J].中國臨床研究,2016,29(12):1719-1721.
[3]張秀娥.糖尿病社區健康宣教和預防效果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2015,(30):158-158,160.
【本文系2017年河南省醫學教育研究課題“社區板報健康宣教對提升居民健康素養的研究”(Wjlx2017020)、2019年河南省社科聯調研課題“家庭參與式線上線下護理互動平臺在社區腦卒中患者康復中的應用研究”(SKL-2019-480)、2020年河南科技智庫調研課題“農村失能老人醫療護理志愿服務社會化供給機制研究”(HNKJZK-2020-63C)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郭璐璐、高俊、劉春嶺、崔楨的單位為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鄭州市金水區南陽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張春慧的單位為鄭州大學護理與健康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