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春梅
【摘要】小學中年級學生在寫童話時往往感到手足無措,不知從何下手,寫作的情節也比較單一,缺乏想象力和創造力。筆者根據兒童心理及思維的發展特點,嘗試帶領學生用猜想、擴寫、續寫等方式對“系列童話”《精靈鼠小弟》進行再創作。連續性的故事、情節和寫作方式,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寫作積極性。在教師的帶動下,學生主動投入寫作,提高了寫作能力。
【關鍵詞】童話;寫作教學;《精靈鼠小弟》
部編版教材三年級上冊第3單元習作的主題是“我來編童話”,童話在學生成長的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小學中年級學生喜歡閱讀童話,也喜歡寫童話故事。《精靈鼠小弟》由美國兒童文學作家E.B.懷特所著,被譽為“20世紀讀者最多、最受歡迎的童話”之一。作品中那只可愛的鼠小弟給讀者帶來了很多笑聲,也給學生帶來了很多關于友情、親情、理想的思考。筆者結合《精靈鼠小弟》這本童話故事書,帶領學生進行了“系列童話”的寫作嘗試。
一、順勢而推舟:經典形象之上的童話再創策略
童話再創是根據已有的童話經典形象,發揮想象進行改寫、續寫、擴寫等創作出一個新的童話故事。白雪公主、美人魚、小紅帽這樣的形象為什么能深入人心?筆者認為,是由于她們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讀者。我們可以借助這些經典童話的人物形象指導學生創作出一個又一個童話故事。教師可以讓學生扮演“小作家”,親自嘗試一下作家寫書的感覺,這樣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歸納出以下幾種適合三年級學生根據已有形象創作新童話的方法。
1.猜想,形成不一樣的立意
猜想,就是根據已有的閱讀經驗進行故事性猜測,猜測的內容可以是人物形象,也可以是故事情節。筆者帶領學生一邊讀《精靈鼠小弟》,一邊創作童話故事,當然,學生所寫童話的主人公還是鼠小弟。在讀這個故事前,我們可以先想象精靈鼠小弟的模樣及他身上發生的有趣故事,學生都讀過繪本《可愛的鼠小弟》,都覺得愛吃蘋果、愛蕩秋千的鼠小弟簡直是一只小精靈。由此,第一篇童話在猜測和想象中誕生了。
書中有這樣一個情節:有一次,鼠小弟為了躲避一只狗跳進了垃圾箱,很不幸地被運往大西洋。他傷心地想念起自己的家人。故事讀到這里戛然而止,筆者讓學生大膽猜測故事的后續發展。有的學生猜測鼠小弟遇到了好心的海盜,有的學生認為是大鯨魚和大烏龜把鼠小弟送上了岸,還有的學生猜想鼠小弟把西瓜皮當船,用吸管作槳,自己救了自己。學生的想象可謂千奇百怪、層出不窮。
2.擴寫,實現不單薄的想象
擴寫就是在不違背原文大意的前提下,發揮想象,為所提供的句子、短文“添枝加葉”,增添必要的文字,合理擴充內容,使原文內容由簡單變得豐富。教師如果能組織學生恰當地進行一些擴寫訓練,確定每次擴寫的訓練點,不僅能培養學生的想象力,還能有目的地提高學生在寫作方面的綜合素養,使學生的習作內容更加充實。例如,教師可根據不同的擴寫內容,組織學生開展寫對話練習、人物外貌的練習、恰當使用動詞的練習。《精靈鼠小弟》中有一段這樣的情節:有一天,媽媽的戒指掉到了下水道里,她想了很多辦法也沒有把戒指撈上來。鼠小弟輕松地滑下了排水管,不到一分鐘就把戒指拿了出來。在這一分鐘,鼠小弟是怎樣度過的,他會有什么奇怪的遭遇呢?筆者指導學生根據這短短的幾句話寫出一個新童話——《排水管歷險記》。
3.續寫,成就不雷同的結尾
續寫是指從原文出發,遵循原文的思路,對原文內容進行延伸。續寫能夠為學生提供廣闊的寫作空間,也是備受學生喜愛的一種寫作方式。鼠小弟生病期間,家里飛來一只鳥,他叫瑪加洛,他和鼠小弟成了好朋友。一次,一只安哥拉貓和家養貓野茉莉密謀要吃掉瑪加洛。好心的鴿子給小鳥留了一張紙條,瑪加洛不辭而別飛走了。這一章節的故事到此結束。筆者為學生準備了這樣一個續寫題目——《瑪加洛歷險記》,這一續寫練習的重點是編寫一個完整的故事;而另一個續寫題目——《家人知道真相》則重點訓練學生對人物動作、神情的刻畫與描寫。整本書以鼠小弟繼續北上尋找小鳥瑪加洛作結尾。在這次續寫中,學生們發揮了想象力,寫出了自己不同的想法,也根據故事不同的結尾產生了更多關于人生的思考。
二、槳動起靜鳥:連續特點之上的寫作心理變化
知識的獲得是一種發展的連續體,教師應把閱讀和寫作聯系起來,使寫作也具有前后連續性,從而有效培養學生良好的寫作習慣,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1.連續性的“主角”,讓學生思維連貫
從心理學的角度看,小學生寫作是一個復雜的思維過程,思維能力的強弱直接影響著習作質量的高低。教師如果能為學生提供鮮活的寫作素材,給他們制造一個個創作童話的寫作點,這就好像給學生的思維插上了一對會飛的翅膀,他們自然不會再為缺少寫作素材而束手無策。學生在創作的過程中,也有了寫整本書的意識,上一個故事中自己編出來的人物會自然地出現在寫作的下一個故事中,其所寫的故事之間也具有了連貫性。
有的學生在創作“鼠小弟當老師”這個故事時,聯想到了前面章節中講到的鼠小弟怕狗的細節。班上的學生聽了這個自創的故事笑聲不斷,鼠小弟怕狗的形象已經深深刻在他們的腦海里。此時全班學生的思維都是連貫的、統一的,這種思維的連貫性隨著教師講述故事及學生創作故事的逐步深入,得到越來越明顯的體現。
2.連續性的“情節”,讓學生想象精細
想象就其實質來說,是人對記憶表象進行重新組合改造的過程。《精靈鼠小弟》是由許多小故事組成的大故事,具有高度的連續性。學生每聽教師講一個章節,對鼠小弟的了解就更深一點,知道了鼠小弟的喜好、生活習慣和他的好朋友。學生的想象隨著對角色的深入了解越發趨于精細,于無形之中見有形。在“系列童話”寫作指導中,經過兩次詳細的指導,學生對童話寫作有了初步的認識,在接下來的寫作中,教師就可以慢慢放手,根據具體的寫作目的為學生適度提供思路。例如,在進行“大海歷險記”的寫作時,筆者只給學生提供了三個問題及要求:(1)鼠小弟是怎樣脫險的?誰幫助了他?(2)如果是鼠小弟自己救了自己,他用了什么方法呢?(3)寫作時注意人物的語言、動作和心理。而在“鼠小弟與冰箱”這一故事的寫作中,筆者只給出題目,不做任何要求與輔導,因為這個故事具有很強的開放性,怎樣的想象都是合理的,這樣就給學生提供了更大的想象空間。
3.連續性的“寫作”,讓學生情感自由
在剛接觸童話寫作時,教師會在課堂上為學生提供一些適當的輔導。筆者認為大多數教師都會和學生一起想象下一個故事的情節,然后再請學生動筆寫自己的故事。一樣的指導思路下,如果時間掌握不當,教學效果會大不一樣。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發言,先在口頭上幫助他們組織一下語言,在講解一些關鍵詞語時,可以通過自己的肢體語言甚至音調、表情等進行強化,以加深學生的印象,讓學生把這些關鍵詞語運用到自己的故事中。對于那些不太合理、不太精彩的故事,教師首先要肯定其中的可取之處,并提出可行的改進方法。此時,教師的評價不再是終結性評價,而是過程性評價,不是下結論式評價,而是引導性評價、鼓勵性評價。學生會把這個故事中得到的經驗用到下一個故事中,如果一個故事寫得不太成功,那后面的故事還能為他們創造更多成功的機會。在這種連續性的寫作中,學生情感得到了自由表達。對于一般的寫作來講,這是一種奢求,而系列寫作為此提供了可能。
系列童話的寫作有許多優點,首先故事的主人公是學生所熟悉的,在一個個故事的積累下,現實中的學生和故事中的角色已經產生了感情。“系列童話”的寫作讓學生走進童話深處,不失為讓學生愛上寫作的一條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譚梅,楊葉.核心素養視閾下兒童文學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研究[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8(11):128.
宋妍霖.用童話和寫作構建課堂[C].中國教育學會成都未來教育家延伸項目組、成都市陶行知研究會.成都市第三次“未來教育家論壇”論文集.中國教育學會成都未來教育家延伸項目組、成都市陶行知研究會:成都市陶行知研究會,2019:83-87.
李靜.小學童話讀寫項目架構的實踐研究[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8(12):112-113.
鄭智青.繪本運用于小學四年級童話故事結構讀寫教學研究[D].贛州:贛南師范大學,2018.
顧巧英.關注“寫作跡象”優化習作教學——以四年級童話習作教學為例,談基于學情教寫作[J].語文知識,2016(08):82-85.
應佳麗.有趣的童年——中年級童話寫作的多種形式和方法[J].小學教學參考,2014(25):81.
孫建紅.童話——開啟寫作之門的金鑰匙[C].國家教師科研專項基金科研成果(語文建設卷2):國家教師科研基金管理辦公室,2013:124.
卞曉琴.讓天生的“童話作家”寫好童話——淺談童話寫作訓練[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08(09):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