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夢伊
摘要:在高中思想政治學科中,科學精神是其核心素養之一,該學科教師需要在把握新課標的基礎上重視并探索培養學生科學精神素養的教學策略。2017年版的新課標中將科學精神作為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學科的核心素養之一提出。培養具有科學精神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與接班人的方法與策略的提出成為具有時代性的需求。在此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師要以新課標為基石,探析高中生科學精神的培養策略,以期為相關學者帶來一定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思想政治 學科核心素養 科學精神 培養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20)11-0135-02
新修訂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2017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明確指出:“我國公民的科學精神,就是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表現出來的一種精神取向,即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能夠對個人成長、社會進步、國家發展和人類文明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行為選擇。”這對高中思想政治課程學科核心素養之一的科學精神這一概念進行了科學界定。也為高中思政課教師培育學生的科學精神提供了理論指導與方向。在此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學科研究中,應針對科學精神的培養策略進行探析。
一、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進行科學精神培養的制約因素
(一)高中生的質疑精神培養不足
當前,在高考這種選拔性考試的重壓下,學生學習的動力基本源于應對考試。這種情況下,學生難以保證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對學生的認知發展也有一定的限制,阻礙著對于學生科學學習精神的培養。通常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將上課認真聽講、不多話、不多事、成績優異是作為“好學生”的標準,在這種傳統的以教師為主導的課堂中并不鼓勵高中生質疑問難。只注重傳授理論知識,忽略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是傳統思政課堂常面臨的問題,也是限制學生科學精神培養的原因之一。在傳統思政課堂上,由于思政課的特性,常出現避免讓學生質疑相關理論問題的狀況。一些相對棘手的問題,模糊化回答或有意識地忽略,都會打擊學生獨立思考的熱情,使他們缺乏質疑精神,缺乏科學精神,從而影響思政課堂的實效性。
(二)教師專業素養現實情況與客觀要求之間尚存差距
目前,教師順應時代發展潮流,遵循教師作為教學中的主導、學生作為教學主體這一教學理念。然而有些教師會受到傳統教學理念影響,在實際的思政課教學中,仍然以教師講授作為主體來組織課堂教學。新課標改革背景下,培養高中生的學科核心素養作為新時代的產物,有很多在職教師對其了解不多,只進行了淺層次的學習,學科核心素養的相關理論掌握程度不夠。而要有效地培育學生的科學精神,必然對思政課教師的專業素養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現實與理論之間尚存的差距,需要運用相關對策進行彌補。
二、高中思想政治教學實現科學精神培養目標的對策
(一)引導高中生積極踐行科學精神
培養高中生的科學精神是一個滴水穿石的實踐過程,從教育學角度而言,需要進行三個階段的轉變,分別是外化、內化、再到外化。
1.在理論知識教學中有效結合學生生活實際,使理論聯系實際。
可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在實踐過程中落實自身學到的理論知識,并通過實踐獲得一定感悟。通過實踐這一方式,能夠使學生將學到的知識和技能有效的轉變為內在品質。
2.合理選擇思想政治課程的內容是非常重要而且復雜的實踐活動
在高中階段進行思想政治教學時,教師培養學生科學精神應在理論教學中有效融入生活實際,教師應基于學生實際生活挖掘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對新課程標準進行認真研究,了解并掌握教學內容,熟練應用知識點,使每一部分知識點構成一個條理清晰的知識網。除此之外,應對時政新聞和社會熱點內容加大關注力度,重視學生感興趣的熱點新聞及話題,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學生日常生活,從而在教學過程中將學生身邊的話題當作教學資源加以引用,使教學更具生活化,會帶給學生良好的學習體驗,使學生真正認識到思想政治課不只是枯燥乏味的理論知識教學,還是緊密聯系著社會實際的學科。學生在實踐中應用理論知識聯系實際,有效融合知識和實踐,感受政治課的現實意義和實用價值,從而達到對自身科學精神進行培養的目的。
3.教師應充分利用學校各項資源,為學生打造培養科學精神的實踐場所
例如構建學生社團,構建社團的目的是滿足學生要求和強化學生的興趣愛好,這一組織由學生自主構建和管理。政治教師應積極鼓勵學生參與到和思政相關的社團中,例如:模擬聯合國、時政辯論會等。開展社團活動時學生間可相互交流并相互促進,通過實踐鍛煉自己的能力,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社會實踐能力,還能夠達到提升科學精神的目的,完善高中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在學校社團的點滴活動中,從歷練出發,到社會中踐行發展。
4.教師應該對社會資源進行合理應用
拓展高中生實踐基地,并有組織、有目的地開展帶領學生走進企業、社區銀行參觀等活動。學生在實踐中體驗生活,將社會現實與高中政治課理論教學相融合,提升學生公共參與能力,培養其科學精神。
(二)教師創新教學,培養學生科學精神
政治教師創新教學觀念應該從以下兩方面入手:
1.教師應深入學生生活,重視學生的個體發展要求
現階段高中學生的主力群體是“00后”,這些年輕人的看法與想法和教師存在一定差異,這樣的社會背景下,思政課教師需重視學生的學科基礎水平、思想狀況和愛好興趣等,也應了解學生認識思想政治學科的程度。為了深入了解這些情況,教師選用訪談和問卷調查訪談等方式來實現。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師同時也要深入調查高中生的實際情況,密切關注學生學習生活中出現的新問題、新狀況,在對學生具有深厚的認識基礎后,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能更有針對性地對高中生進行有效的科學精神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