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
摘 要:在新課改的教育環境下,教師在課堂上所實施的教學方法正在朝著多元化的趨勢發展,其中情境教學法頗受現代教師的認可,也是多數教師在課堂實踐活動中上常用的教學方法之一。基于此,作為一名新時代下的小學語文教師,應以新穎的思想努力去適應教育教學的發展趨勢,從而將情境教學法應用于小學語文課堂中,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主動性,從小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興趣愛好,不斷優化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實現學生語文學科素養的發展,力求取得優異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益。
關鍵詞:情境教學法;小學語文;問題情境;直觀情境;誦讀情境;合作情境
小學階段的學生注意力不容以長期集中,而情境教學法可以在課堂上引入學生感興趣的場景,使學生以積極的情緒自主投入到獲取語文知識與技能的過程當中,這與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教育理念不謀而合。基于此,作為一名新時期教育環境下的小學語文教師,要摒棄掉傳統時期的陳舊教育理念,避免在課堂上給學生創建枯燥無味的學習氛圍,而是當努力研究情境教學法在課堂實踐活動中應用,為學生營造充滿生機的課堂學習環境,使學生在良好的氣氛之下高效學習知識,獲取技能,得到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發展。下面,我將結合自身從事小學語文教師這一職業的教學實踐經驗,對如何將情境教學法應用于小學語文課堂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應用問題情境,促進學生理解能力
在素質教育理念的環境下,問題情境不是在課堂實踐活動中實施題海戰術,而是要求教師在深入研究文本內容的基礎上設計出符合學生認知能力的合理問題,從而引發學生的探究興趣。基于此,作為一名新時代下的小學語文教師,必須有積極的教學態度,在日常生活中養成主動了解學生的良好習慣,從而應用合理問題情境于課堂之上,在引導學生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促進其對文本的理解,使學生充分吸收知識,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問題的能力,達到優化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果的目的。
例如,我在引導學生學習《陶罐和鐵罐》這篇課文時,首先,我就課題對學生提問道:“陶罐和鐵罐的相同點是什么?不同點又有哪些?”從而引發了學生閱讀課文探究問題的意識。然后,我引導學生仔細研讀了課文內容,幫助學生理清了這兩個問題,從而教育學生看待問題要全面,使學生懂得了每個人都有長處和短處、要與人相互尊重、和睦相處的道理。之后,我給予了學生一定的時間,讓學生相互談論了全面看待事物的方法,并通過指名學生進行回答,對學生做了有針對性的指導。最后,我簡單做了課堂小結,讓學生交流了學習收獲。這樣,我通過應用問題情境,激發了學生的探究意識,使學生讀懂了課文內容,理解了課文想要表達的道理,充分達到了優化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果的目的。
二、應用直觀情境,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近些年來科學技術的飛速進步極大程度上豐富了教育領域中的課堂教學資源,尤其是多媒體技術,更是成為了教師教學的得力助手,學生喜愛的學習資源,大大促進了教育教學趨勢的良好發展。基于此,作為一名科技教育時代下的小學語文教師,要學會應用多媒體技術創設直觀情境授課,從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自主融入課堂獲取語文知識和技能,幫助學生高效理解學習內容,實現多媒體技術的課堂存在價值,取得優質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目標。
例如,我在引導學生學習《趙州橋》這篇課文時,首先,我應用多媒體技術展示了趙州橋的景色,使學生在直觀畫面中初步感受到了趙州橋的神奇魅力,也讓學生體會到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興趣。然后,我應用多媒體技術帶領學生賞圖入境,與學生一同觀橋、賞橋、議橋,使學生逐漸理解了趙州橋的設計在建橋史上是一個創舉。之后,我要求學生閱讀了文中自己喜歡的段落,旨在讓學生積淀語感、積累語言。最后,我應用多媒體技術引導學生回顧了這節課的學習過程,做了課堂總結,組織學生交流了學習收獲。這樣,我通過以多媒體技術應用直觀情境于課堂之上,培養了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使學生體會到了作者的表達方法,激發了學生熱愛祖國文化的思想感情,充分發揮了多媒體技術作為優質教育資源在課堂上存在的價值,從而實現了獲取優質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目標。
三、應用誦讀情境,激發學生積極情感
語文是一門以語言文字組成的學科,所以在語文教學中,誦讀情境的創設必不可少,但是部分教師卻以課堂時間有限為由,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忽略了這一重要的環節,大大降低了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積極情感。基于此,作為一名新時代下的小學語文教師,要更新教學思想,在課堂上中注重應用誦讀情境來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積極情感,如此再幫助學生去理解語文知識,必然能夠加深學生對文本內容及內涵的認識,取得事半功倍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
例如,我在引導學生學習《惠崇春江晚景》這首詩時,首先,我為學生介紹了詩人蘇軾和詩中的提到的人物惠崇,播放了這首詩的誦讀音頻,助力學生突破了這首詩中的生字障礙,同時也讓學生體味到了古詩中的韻味。然后,我對學生做了示范性誦讀,使學生感受到了文章的朗讀節奏,情緒,向學生提出了反復誦讀古詩的要求,旨在學生能夠于誦讀中體會詩人想要表達的情感。之后,我引導學生重點分析了詩句內容,使學生感受到了詩人對春天的贊美之情。最后,我做了課堂小結,與學生共同誦讀了這首詩,讓學生交流了學習收獲。這樣,我通過應用誦讀情境,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情感,培養了學生對春天的熱愛之情,從而大大提升了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
四、應用合作情境,發揮學生主體地位
新課程改革的發展讓以生為本這一教育理念在教師心中不斷深入,伴隨著教學實踐的證明,合作情境的創設能夠充分踐行生本教育理念也逐漸得到了人們的充分認可。基于此,作為一名新課改教育理念指導下的小學語文教師,要懂得在課堂教學實踐活動中付諸應用合作情境的實際行動,從而發揮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在和諧的課堂環境下引導學生分析學習內容,以求綻放出精彩的小學語文課堂。
例如,我在引導學生學習《海底世界》這篇課文時,首先,我在屏幕上展示了大海的場景,對學生說道:“你們去過大海嗎?大海一望無際,波瀾壯闊,所看到的一切景象都會令人感到神奇、壯觀。”從而以談話導入的方式引出了課題,刺激了學生閱讀文本的欲望。然后,我將學生劃分成了學習小組,要求學生合作閱讀課文,讀后在小組中交流海底世界的樣子。之后,我指派小組代表敘述了文中的中心句,檢驗了學生對文本的概括能力,進而引導學生分析了課文,使學生了解了海底世界是個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地方。最后,我做了課堂小結,讓學生在小組中談論了學習收獲。這樣,我通過應用合作情境,構建了和諧的課堂氛圍,發揮了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引發了學生探索自然奧秘的興趣,從而充分綻放出了精彩的小學語文課堂。
總而言之,隨著無數的教學實踐證明,情境教學法在時代的發展中愈來愈被人們所贊同。基于此,作為一名處于時代發展中的小學語文教師,該當在應用問題情境、直觀情境、誦讀情境、合作情境的基礎之上不斷探析更多有實用性的情境教學法落實于課堂之上,不斷深化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喜愛,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興趣,最終達到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全方位進步與成長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公丕范.淺談創設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7(23):80+85.
[2] 胡俊芳.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古詩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7(16):66-67.
[3] 曹靜.淺談創設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赤子(上中旬),2017(06):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