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國家和社會越來越重視對學生素質的培養;在素質教育中,最重要的是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在初中英語的教學過程中,利用思維導圖的教學模式,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還能讓英語學習變得更為系統化。本文就對核心素養視角下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進行分析,旨在將思維導圖引入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進一步提高初中生的英語思維能力。
【關鍵詞】核心素養;思維導圖;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應用策略
【作者簡介】王綿綿,福建省石獅市石光中學。
在傳統的英語教學過程中,閱讀課堂教學效率較低,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更側重于加強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而忽視了對學生英語思維能力的培養。在傳統的閱讀教學模式中,學生雖然能夠通過閱讀教學學習生詞以及語法知識,但是很難提高他們的英語理解能力,也不利于培養他們的人文素養。傳統的閱讀教學模式難以培養初中生的發散性思維,進而不利于提高他們的核心素養。而思維導圖模式可以提高學生思維的活躍性,將思維導圖模式應用于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不僅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科素養,而且還可以豐富學生的語言技能。下面我們對思維導圖教學模式進行分析。
一、思維導圖教學模式的內涵
思維導圖教學模式最早是由著名學者托尼·博贊提出的,利用發散性思維,可以將不同的關鍵詞用線條的形式串聯起來,使其成為一個完整的思維體系。不同的關鍵詞就是思維導圖的分支,思維導圖一般是放射狀的。由此可見,通過思維導圖可以將知識變得系統化,讓學生將零散的英語知識點串聯起來,從而有效增加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也有助于學生對知識進行快速的記憶。
二、思維導圖教學模式的優勢分析
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利用思維導圖的教學模式,可以突出英語教學的知識點以及關鍵詞,從而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同時,在制作思維導圖的過程中,可以培養學生的信息加工能力,讓學生在腦海中建立起知識網絡,將零散的知識點總結起來,從而可以幫助學生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形成系統性的思維。
三、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1. 利用趣味性的思維導圖,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部分初中生對英語閱讀和課堂教學缺乏學習興趣,因此,教師在閱讀課堂上,可以利用思維導圖趣味化的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學生的閱讀參與積極性。在上閱讀課之前,教師可以將思維導圖制作成課件,把閱讀文本中的單詞以及語法知識點,在思維導圖上展示出來。這樣一來,能夠充分發揮課堂導入環節的作用,激發學生對閱讀課的學習興趣。此外,通過思維導圖,學生也能更加清晰地掌握課文的層次,從而有利于提高初中生的閱讀效率。例如,筆者在執教仁愛版八年級下冊Unit6 Topic2 How about exploring Tiananmen Square? SectionC時,就按照課文的時間順序,抓住文章的時間狀語和關鍵詞,如:after,as,while,when,not...until,as soon as等來制作思維導圖。這樣一來,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課文的行文思路,明確文章的中心思想,從而進一步優化英語課堂的教學結構。
2. 利用思維導圖,梳理文章的地道表達方式。在英語閱讀課的學習過程中,學生要從課文中學習零散的知識點。目前,大部分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更側重于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而忽視了學生對文章的整體性認知,學生也難以全面掌握文章的寫作結構。通過閱讀教學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英語遣詞造句能力和課文復述能力,因此老師在閱讀教學中要充分利用思維導圖,將閱讀材料中的典型句型羅列出來,這樣可以幫助學生學會地道的英語表達方式。例如筆者在執教仁愛版八年級下冊Unit7 Topic2 Im not sure whether I can cook it well. SectionC時,就利用思維導圖將課文中涉及的各國的餐桌禮儀羅列了出來。這樣一來,就可以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與中西方餐桌禮儀相關的地道表達方式。
3. 利用思維導圖,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在英語教學過程中,要想培養學生的學科素養,教師就要充分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閱讀教學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有效途徑,因此,教師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要有效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讓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閱讀課上,教師要讓學生找出文章的中心思想以及寫作結構,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閱讀。這樣不僅能讓學生更加快速地進入閱讀狀態,從而有效提高英語閱讀課堂的教學效率,而且能讓學生在自主閱讀的過程中,豐富思維導圖的制作經驗。
4. 利用思維導圖,進行語法知識的有效教學。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語法知識的教學十分重要。因為它直接影響到初中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在初中階段,學生剛開始學習系統的語法知識,教師要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充分挖掘閱讀材料中的語法知識,將這些語法知識總結出來,以思維導圖的形式呈現給學生。教師也可以讓學生自己搜索閱讀材料中的語法知識,并制作成相應的思維導圖。例如:筆者每次在閱讀教學時,會讓學生找出閱讀材料中的句式結構以及關系代詞和關系副詞等,并讓他們在閱讀的過程中,找出閱讀材料中所蘊含的語法知識點,對不同的語法知識進行分類,最后將這些語法知識繪制成思維導圖。這樣可以在閱讀教學中,有效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實現對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培養。
四、結語
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要想充分培養學生的學科素養,就要求英語教師充分發揮閱讀教學的優勢,調動學生對閱讀課堂的學習積極性。思維導圖的方法實現了傳統教學理念的創新,將思維導圖應用于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既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也能提高學生的英語交流能力。因此,教師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發揮思維導圖教學的優勢,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這樣,才能真正幫助初中生養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
參考文獻:
[1]鄧聰.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C].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20年教育信息化與教育技術創新學術論壇(重慶會場)論文集.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20:511-512.
[2]陳宣友.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20,6(05):237+239.
[3]趙平元.試論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20(05):103.
[4]李想.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分析[C].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2019年教學研究與教學寫作創新論壇成果集匯編2.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2019:509-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