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穎

摘 ?要:初中語文教學不在于教師教了什么,而在于學生接受到了什么。教師呈現的內容,要以學生接受的姿態呈現給學生。筆者以《賣油翁》為例,以花式閱讀,表演體悟;支架搭建,感悟共情;情境設置,創意寫作等三個方面來實現初中語文品悟寫一體式教學實踐下,學生習得性的探索,讓學生在小組自主、合作、探究模式中體悟到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形成文字表達出來。
關鍵詞:《賣油翁》;品讀;感悟;共情;寫作;習得性
文言文對七年級的孩子來說,還是很頭疼的一件事情。遇到文言文的第一反映,便有畏難情緒,不想學,枯燥乏味,翻譯不出來等問題。“學完了這篇,于我而言,又有什么用呢?”有學生甚至發出這樣的感慨。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接受文言文的學習,筆者在《賣油翁》這節課做了品悟寫一體式教學實踐的習得性探索。
一、花式閱讀,表演體悟
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現。“花式閱讀”顧名思義是在語文教學中,讓學生通過不同的閱讀的方法,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對文章有所領悟,讓學生讀順、讀懂、讀透課文。在《賣油翁》實際教學中,我設置的第一個環節便是花式閱讀。閱讀一,要求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大聲朗讀課文五遍,在閱讀中對學生提出要求:識字正音。閱讀二,語氣、停頓。在閱讀第二遍中,讓學生注意標點符號的變化,每個標點符號應該讀出怎樣的語氣。閱讀三,分角色朗讀,讀出感情變化。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分角色朗讀,熟知故事內容。此時,在課堂上,教師要學會利用課堂上的有效時間,讓學生分角色朗讀,感知故事。
第二個環節,角色表演中的品讀,便是以小組為單位,以表演的方式、抓住文中關鍵性詞語,表演故事。課堂表演,體悟故事。這種利用簡短的課堂活動讓記憶提取練習達到最好的效果。在課上的課本劇,要求:學生選擇角色,表演出你所理解的個性人物形象,真正融入到角色中,讓學生對角色的理解。表演故事中一定要給學生討論、揣摩、理解角色的時間,重點字詞、句式的把握時間,讀出他所理解的角色。選出最佳小組,這樣,呈現的效果更好。
“閱讀一篇文章時,常常覺得它并不是沒有生命和思想的靜物,而是充滿思想和情感的一個生命個體。”[1]透過學生對不同問句,感嘆句的把握提出;“康肅問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爾安敢輕吾射!”兩個問句和一個感嘆號,揣摩陳堯咨狂妄自滿的人物形象,同學們讀出了“汝”“爾”前后的變化,“汝”第二人稱,用于平等地位,而“爾”也是第二人稱,用于上下級地位。透過問號和感嘆的變化,同學們在讀的過程中,體悟出陳堯咨的官大人高的人物形象。
花式閱讀,無論是方法還是讀中揣摩分析人物的心理變化,講究放手,讓學生在品讀上,自由感知人物形象。教學中的“讀”和“悟”是分不開的,在課堂閱讀中,不同的閱讀方式會讓我們看到一個不一樣的豐滿的人物形象,分析時,學生的感悟也會多元,花式閱讀,學生也就了自己的語感。將閱讀還給學生,將時間還給學生,實現學生在閱讀中的自主感悟與體悟。
二、支架搭建,感悟共情
“‘支架式語文”教學就是教師根據學生的需要,適時提供必要的幫助,即支架,讓學生利用支架自主學習,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2]
該給學生一個怎樣的支架,讓學生既可以自己揣摩出人物心理變化,又可以巧妙得到寫作技巧。讓學生從作品中既收獲內涵,又收獲技巧呢?于是,從課文入手,將“問題式支架”和“情感式支架”[2]相結合,采用表格的形式,呈現出來。問同學們:“作者是怎樣來刻畫人物形象的?你讀出了一個怎樣的陳堯咨和賣油翁呢?傳達出一種怎樣的價值觀?”
此時,教師已給學生充分的思考空間,學生們利用小組自主、合作、探究的模式,每個小組經過探究,得出了許多意想不到的答案。
此時此刻,學生在品讀的基礎上,教師在教學中利用有用的方式和方法來促進學生對課堂知識的理解。靈活教學,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讓學生對知識加深理解。打破以往的教學模式,教師總是以自己想當然的方式來實施自己的教學,以自己認為學生理解的方式進行教學。然而實際教學中,學生未必真正做到了理解。學生自己發現出來的,才是他真正習得的東西。
學會靈活運用表格,學生進行知識勾連,結合自己的閱讀體會,如,學生會從文本中具體的詞語入手,清晰明了。學生們有時會關注不到虛詞的變化,會著眼于“自矜”“睨”,而對于像“但微頷之”的“但”“微”“亦”“安”這些詞,注意不到,教師要稍加引導,學生們對這個字展開討論?“自我解釋法”不失為一種很好的教學方法,要求學生填表格的過程中不斷品讀,感悟出心得內涵。
同時,在表格中,除了對人物、寫作技巧的得出以外,還要讓學生們在作品中,有心靈觸動的點,古為今用,共情引導。人本主義心理學強調:“人在學習中的自主地位、情感因素和情感認知因素的組合。”傳達出一種怎樣的價值觀,便是共情引導:學習天賦,多做多練,熟能生巧,精益求精,做人恭敬、禮讓、謙虛、內斂、含蓄、低調、不張揚自滿等等。
其實,教師在課堂上要學會給學生提供一份系統化的內容表格并讓他們自己填充細節,在語文實際教學中,這樣的方式也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遷移運用。不管是幻燈片內容也好還是其他什么內容,都要越少越好。利用表格,通過小組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學生之間彼此考察自己,并鼓勵他們學會自我解釋,將自己腦中的框架遷移運用。
三、情境設置,創意寫作
教師情境創設問題,引領學生寫作,既有開放性,促進學生思維的開放性,激發學生寫作的興趣。有研究者指出:“情境教學法成為激發學生靈感,培養寫作興趣的重要教學手段。”[3]建構主義學習環境的四大要素之一:“情境”。建構主義理論“情境”的要求還要有利于學生建構情境的創設問題。
于是,借此機會,我便設置了這樣一個情境問題帶動學生寫作:“賣油翁走了之后,陳康肅會怎樣?寫一段你所想象的內容。(同學們也可以利用這節課學到的人物刻畫方法刻畫陳康肅)”學生們各抒己見,同學們還在為這個問題討論,形成了自己不同的看法。
學生作品:
“陳堯咨此時搖了搖頭,依舊我行我素。他狠命地踢打身邊的侍衛出氣,生氣地說:‘一個賣油的居然教育了我。哼!揚長而去。從此,他就依舊繼續這樣,驕傲自滿,目中無人的活著。”
“陳康肅在聽了賣油翁的‘我亦無他,惟手熟爾。后,雖然笑而遣之,笑得很心悅誠服,但也知錯能改,但實際上,他的內心卻不如表面上那番平靜。他匆匆又射了幾箭后,便離開了,雖然箭箭均命中靶心,但陳康肅卻無一絲自豪之感。他回到自己的住處后,開始回想起今日之事,開始檢討自己,他想到賣油翁倒油時的輕松與愜意,以及熟練的手法,再與自己的射箭的本領進行對比,他不可否認的是,他的射箭技藝確實是有熟能生巧的成分在里面,但是他那高超的射箭技藝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練成的,想到這里,他又重新拿起了弓箭,開始變得謙虛,不再自夸,而是更加勤奮努力地去提升自己的技藝。”
設想下的學生們無非分成了兩個陣營,一個認為是陳堯咨的人品以及社會地位決定了他的行為,另一方面是經過這一番對弈之下,陳堯咨有所反省。更加勤奮地練自己的技藝。
在第二節課分享過程中,我將這兩位同學的作品,分別分享給學生。讓同學們來點評:第一個學習他運用寫作技巧,第二個反思的邏輯非常棒。學生們在今后的寫作中也會有所思考。學生們在習作中反思自己:熟能生巧,精益求精,做人恭敬、禮讓、謙虛、內斂、含蓄、低調、不張揚自滿。
情境創設下的寫作,更有利于調動學生的思維空間,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學生們也會各抒己見,發表自己不同的看法,這樣也讓學生可以從中有所思考,有所實踐,不失為一種有效的學生習得性探索。
品悟寫一體式教學實踐,品讀,給出自由,放手學生,讀出學生自己的理解;“悟”對字、詞、句,悟,教師給出支架,讓學生在小組自主、合作、探究中字、詞、句中的內涵和寫作技巧有悟、有感,共情引導,傳達正確的價值觀;“寫”情境創設,讓學生有話可說,激發創意。只有學生自己習得的東西,才是他自己的。這不失為品悟寫一體式教學實踐習得性的有效探索。
參考文獻:
[1] 徐沛.不要讓讀中悟再失落[J]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20.02
[2] 曾鳳蓉.“支架式語文”教學的支架類型探析.[J].中國教師.2015.10
[3] 范直.情境教學在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與教學.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