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平
【摘 ? ?要】問題情境教學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是指充分結合教學內容設置題目,組織學生對題目展開討論與分析,能夠在極大程度上發展學生的智力。在此過程中,學生能夠養成獨立思考問題與解決問題的習慣,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關鍵詞】情境教學法 ?高中數學 ?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7.081
數學的學習是一個構建模型、提高思維邏輯性的過程,在新時期的教育教學中,提高學生的主體地位越來越重要。利用數學學習與實際生活聯系緊密這一特點,在教學過程中我力求帶動學生能動性和探究性,階梯式逐步引入,提高教學效率。通過情境教學法設計一系列相關教學活動,并通過實物演示和動手操作挖掘所學概念在實際生活中的作用,使同學們通過直觀理解,領悟重點概念形成的過程。本文主要對目前高中數學教學現狀做出簡要分析,并對情境教學法在數學中的高效運用進行一定的探究。
一、情境教學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優勢
首先,提高課堂的靈活性。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學生各方面發展受到局限,但在情境教學中,學生能夠充分發揮其主導作用。因此,教師在教學應該解放思想,發揮引導者、組織者的作用,活躍整個課堂氛圍,帶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中,進而優化高中數學的教學質量。其次,情境教學可以結合學生實際情況為學生創設情境,讓學生融入情境學習中,在情境中自主探究和學習知識,讓學生與知識產生共鳴,掌握更多數學知識。情境教學在學生思維能力開發、創新意識培養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也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最后,根據情境教學法在高中教學中的運用,可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有效提升學生的自學能力,為更深層次的數學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也能有效地實現教學目標。
二、優化措施分析
(一)借助講述數學故事創設教學情境
歷史上的數學典故較多,包括數學史、名人軼事或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民間故事。在實際數學教學中,教師可通過講述數學名人,如祖沖之、華羅庚等的故事創設教學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對數學知識產生興趣,進而使學生更全面地掌握數學知識,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例如,教學“等比數列前n項和公式”時,教師可以用古印度國王與國際象棋發明者的故事創設教學情境,然后提出問題:“發明者要求賞賜多少麥子呢?”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教師的數學教學效率。
(二)結合生活創設教學情境
高中階段的數學學科有一定的抽象性與復雜性,高中學生要想學好數學知識,應該具備嚴謹的數學邏輯思維,如果學生無法輕松掌握數學知識,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對數學學科失去興趣。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合理運用情境教學法是非常必要的,它能夠將復雜的數學知識簡單化。教師要結合數學知識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教學情境,將數學知識和實際生活結合起來,為學生創設生活化情境,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比如,在學習人教版選修1“統計”這節內容時,教師可以將牙膏售出統計知識引入數學知識中,結合牙膏售出知識進行情境創設,讓學生根據售出牙膏進行實踐統計。學生可以在情境中扮演賣家和買家,進行牙膏買賣出售,隨后由幾名學生對實際情況進行統計,在實踐中掌握統計知識,提升數學教學質量。教師也可為學生提供一些真實案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通過對案例的演示加強學生理解,讓學生在實踐和演示中形成一定的思維模式,加強學生對數學知識和實際生活關系的認識,提升數學教學效率。
(三)多媒體技術輔助情境創設
現階段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普遍應用已經起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在問題教學情境中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能夠更加形象化的表達教師提出的問題,多媒體技術將問題以圖片、視頻、動畫等多元化的形式展現出來,能夠將抽象的數學知識形象化,為學生創設生動的問題情境。在學習坐標函數時,教師利用動畫式的教學情境將坐標的位移呈現出來,并進行針對性的提問,例如空間直角坐標系的學習,教師在多媒體上展現空間坐標軸,以A為標記點,從各個角度展現A點的具體位置,以A1表示A點平移后的點,讓學生充分的觀摩到空間直角坐標系中點的位移,教師說出坐標值,讓學生標記坐標點的具體位置,進而總結空間坐標變化的具體規律。多媒體技術的輔助情境創設,能夠將抽象的數學知識形象化的展現出來,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
(四)多變式問題情境創設
高中數學題較為復雜多變,學生對知識掌握與應用不夠靈活,將增加解題難度。因此,教師應當有針對性的幫助學生突破高中數學的重點與難點。提高學生面對多樣化數學題時的反應能力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可以通過“一題多變”、“舉一反三”、“逆向推理”等方式,為學生創設多樣化的問題提問方式,鍛煉學生思維的敏捷度。以直線與平面垂直的判定相關知識點的學習為例,教師通過直線l與平面a內的任意一條直線垂直,判定直線l與平面a相互垂直是否正確、直線l與平面a內的兩條相交直線垂直,判定直線l與平面a相互垂直是否正確等問題的提問,讓學生的空間思考能力以及反向推理能力不斷提升。
三、結語
總體來說,高中數學具有思維邏輯性強、和生活聯系緊密、可擴展空間大等特點,對學生綜合學習能力有很大的挑戰。經過初中時期的學習,大多數同學已經掌握了基礎的思維框架、基礎概念和主要學習方法,高中階段應該就這些方面進行深入與強化。應新課程改革理念的要求,高中數學教學應該牢牢把握學生主體地位,在改進教學方法和更新教學理念的同時應注重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來達到一個更優質的效果。情境教學法的有效引入,一方面,帶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開拓了創新點,另一方面,也真正做到了寓教于樂并實現了與實際社會生活的高效結合,起到了很好的教學銜接點的作用,為高中數學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
參考文獻
[1]王云壽.淺析問題情境教學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8(32):59-60.
[2]王成.問題教學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甘肅教育,2018(21):110.
[3]朱倫.情境教學法在高中數學教學實踐中的應用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7(13):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