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冷
【摘? ? 要】音樂是培養學生藝術素養的一門重要課程。學生在優美的樂曲中,能獲得美的體驗,體會音樂給人帶來的情感。而如今的小學生,他們對一切事物都飽含著好奇心,因而在音樂教學中,要運用新穎的教學方法,多彩的教學輔助手段,讓他們感受到音樂給人帶來的愉悅,同時提高教學有效性。
【關鍵詞】小學音樂? 教學有效性? 方法探索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6.139
現如今的小學生,都經歷過較為優質的學前教育。在幼兒園,兒歌、舞蹈的大量學習,已經讓小學生們對音樂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有了一定的音樂知識和音樂素養積累。而小學生性格活潑,相對于主科學習需要承受繁重的壓力,當然更喜歡輕松有趣的音樂課。那作為小學音樂教師,我們應該怎樣利用種種優勢,因勢利導,提高教學有效性呢?本文就此給出了一點建議。
一、建立和諧友好的師生關系,嚴慈有度
小學生的心思比較單純,很有可能因為喜歡一個教師就喜歡上一門課程,迫切想要得到這位教師的注意,所以會十分積極地配合教師的教學。而作為小學音樂教師,在教學中自然不需要像主科教師那樣嚴厲,太過嚴厲,會讓學生產生畏懼感,從而不敢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因此,我們要盡量在學生面前樹立溫柔親和的形象,聲音甜美、性格溫柔、打扮得體,都會很快拉近與學生的距離,和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同時,盡量在教學中使用鼓勵性的語言。有的學生性格內向,十分害羞,教師可以用“唱得真棒,展示得很好,非常不錯”等語言,鼓勵學生大膽參與。但是,也不能太過溫柔,這樣會使小學生的上課紀律意識很差,學生如果發現教師沒有對紀律進行過多的強調,就會有所松懈,會時不時的開小差,講小話。因此,教師也要給予適當的批評。
二、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小學生的生活經驗不多,所以很多事物對他們來說都是未知的。作為一名小學音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展示照片或者視頻,學生就可以從具體的事物中產生應有的聯想,并且對歌詞中所表達的意境有更深的領會。比如在對《魯冰花》這一課進行教學時,我們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展示與之對應的影視作品片段或者動畫。當然在欣賞視頻的同時,教師也要加以引導和解說,幫助學生們理解。歌曲的第一段,主要表現小女孩對家鄉和母親的思念之情,可以讓學生們回憶當母親不在家的時候,想念媽媽的感受;在第二段就展示小女孩回憶起快樂的童年,這時候,就可以引導學生聯想和媽媽在一起的快樂時光;在第三段又展示了小女孩想和媽媽團聚在一起的深深渴望,就可以讓學生們想象假如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和媽媽見面,對媽媽會有多么思念。在這樣深刻的情感體驗中,就能讓學生體會到這首音樂所要表達的深深的母子之情,也能加深學生們對自己母親的依戀和不舍,更加珍惜和母親在一起的時光。這樣一來,本節課要求的情感目標在不知不覺中就能完成。因此,利用多媒體開展小學音樂教學,有利于提高教學有效性。
三、引導學生自我編排動作
音樂和舞蹈總是分不開的。而利用身體的動作,則可以讓學生更加有趣地記憶歌詞,理解歌詞所要表達的含義。在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我們要鼓勵學生根據歌詞創造舞蹈動作,讓學生能在教學中獲得參與感。而小學生的創造能力和表現欲望都是十分強的,在這個過程中,自然會有優美的動作產生,這時候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展示,就算學生的動作不是很好,也可以活躍課堂氣氛。總之,小學生天馬行空的想象,教師要多多挖掘和鼓勵。
四、利用游戲進行教學
在教學中適當的引入游戲環節,能讓學生在有趣的游戲過程中學習并且記憶音樂知識。比如在識譜教學中,如果讓學生一直反復練習,就會讓小學生覺得音樂知識枯燥無味。作為小學音樂教師的我們可以在此環節中,設計一些1234567的卡片,隨機出示一張卡片,讓學生快速反應這個卡片上的音,或者制作很多卡片,隨機發到學生的手上,然后依次讓學生唱出自己手上卡片的音,在這樣的游戲過程中,學生漸漸就記住了。在一節課的展示環節中,也可以運用游戲教學法。在一般情況下,教師可能會讓學生自愿到講臺上展示,而此時,基本上都是學得比較優秀的學生愿意展示自己,而有些成績較差或者性格靦腆的學生是不愿意展示自己的。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就可以跟學生一起玩擊鼓傳花的游戲。教師讓一名學生背對著學生,用黑板擦或者其他物品敲擊黑板,而學生們則依次傳遞“花”,當鼓聲停止,“花”在哪位學生那里,這位學生就要上臺展示,當然如果學生十分害羞,也可以尋找一位學生的幫助,一起完成展示。這樣,既給了每位學生上臺展示的機會,也能讓學生心甘情愿的接受,而不是被迫上臺。
五、利用表演進行教學
在新課教學時,小學音樂教師可以給學生編排一些表演動作,這樣,在動作的配合下,學生更容易體會到歌曲的趣味。同時也可以加上一些道具的輔助,更能讓學生對音樂學習產生興趣,從而不斷提高小學音樂教學有效性。比如在教授《小小粉刷匠》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利用課前時間,教學生們用廢紙折紙帽,用毛線做刷子,用卡紙做小桶等,有了這些道具,學生們儼然是一個小粉刷匠,同時,在學生們對樂曲和歌詞熟悉之后,就可以配合歌詞中的“我是一個粉刷匠,粉刷本領強”來設計動作,比如雙手叉腰的動作就能表現出這個小粉刷匠的神氣,“刷了房頂又刷墻”,就可以讓學生們做向上刷和向墻刷的動作。總之,設計的動作配合著音樂的歌詞,也是讓學生快速記憶歌詞的一個好方法。
六、利用故事進行教學
大多數小學生都喜歡聽故事。而故事則能夠傳遞給小學生一些簡單的道理,并且樹立一些榜樣。比如教授《小紅帽》時,教師就可以用故事來引導,利用動畫視頻或者配音配合教師的解說和引導,讓學生們體會到小紅帽的善良可愛、大灰狼的兇惡殘暴以及小紅帽在面對大灰狼時的勇敢聰明機智,也讓學生們在故事中更加容易理解歌詞的意思,建立簡單的是非觀念,除此之外,還能不斷提高教學有效性。
總的來說,提高小學音樂教學有效性的方法還有很多。而實踐出真知,教師需要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學習、不斷發現、不斷改進,用多種方法,激發培養學生鑒賞音樂的能力,幫助學生養成聽音樂的習慣。好的音樂可以讓人精神樂觀,意志堅強,因此,小學音樂的教學,對培養學生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也有著幫助作用,需要教師投入更多的精力到教育教學中。
參考文獻
[1]林雅芳.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J].福建教學研究(3):16-16.
[2]陳麗輝.音樂游戲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新課程(小學),2015(10):125-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