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馬約日
【摘? ? 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由于學生興趣缺乏和教師教學方面的原因,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普遍不強,導致課堂效率低下,學習效果不佳。因此,需要探討更為科學的教學策略,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增強學習效果。
【關鍵詞】小學數學? 數學教學? 學習主動性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6.143
數學學科是義務教育階段的基礎科目,是構建學生完整知識結構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具有重要意義。數學具有嚴密的邏輯性、抽象性,在鍛煉學生邏輯思維的同時,更能培養推理、聯想、創新等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小學生正處在智力發育的黃金時期,也是開發大腦思維的大好時機。對于小學生而言,學習數學知識、提升數學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這不僅能在很大程度上促進現階段的學習和進步,更是為接受更高層次的教育做好準備。
隨著現代教育的發展和進步,數學科目越來越受到學校和家長的重視。很多家長發現孩子數學成績不理想,并且長期得不到提升,不惜花費巨額資金給孩子報數學培訓班,增大學習強度,期望通過補課的方式來幫助孩子提升數學成績,但實際效果并不明顯。究其原因,是孩子對數學缺乏興趣,學習的主動性不強,盡管有教師和家長不停地施加壓力、督促孩子學習,但由于始終缺乏學習動力,導致學習效果極為有限。
在新課改的持續推進下,激發學習熱情、增強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已經成為現代教育教學的重要任務。小學生的學習才剛剛起步,由于小學生心智發育還不完善,對學習缺乏正確的認知,也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因此,學習主動性差是普遍存在的。在不斷地實踐和探索中,很多教師也逐漸意識到,增強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是提高課堂效率和教學效果的關鍵,也在積極采取相關舉措來推動學生主動學習。但由于部分教師教學觀念的局限性,在教學上還存在著教學模式固化、方式單一、內容缺乏創新等一系列問題,非常不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影響到最終的教學效果。因此,有必要探討更為科學的教學策略,有效提高小學生數學學習的主動性。
一、鼓勵學生自主探究,發揮學生主體地位
隨著現代教學理念的不斷更新,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越來越受到重視,提倡翻轉課堂、積極發揮學生主體地位已成為共識。在傳統教學中,教師習慣于按照固定的模式進行授課,灌輸數學知識,甚至將自己的解題思路強加給學生,沒有留下足夠的空間供他們思考,在這種情況下,學生根本沒有機會去主動學習和探究。而數學學習本就存在一定難度,只有讓學生積極參與、主動學習,才能逐步建立起學習的自信。
因此,教師要鼓勵學生自主探究,積極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在進行問題講解前,教師一定要指導學生獨立思考,從不同的角度來考慮問題,理清思索路徑并做好記錄。探究結束后,教師可以邀請學生講解自己的解題思路,包括題目給出的提示信息、運用到的數學公式、遇到的困難等。同時,教師要對學生的講解提出表揚,增強學生的成就感和獲得感,建立數學學習的信心。
二、緊密聯系生活實際,啟發學生在生活中學習數學
小學生由于年齡和閱歷的局限性,對很多事物的認知是模糊的,所做出的判斷也是比較片面的。數學的抽象性讓他們感到陌生,也不知道學習數學的重要性,因此長期缺乏內在的動力去主動了解和學習。而事實上,數學就存在于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許多數學問題就發生在我們身邊。
為了讓學生認識到學習數學的意義,教師要在教學中緊密聯系生活實際,啟發學生在生活中學習數學。教師要學會從小學生熟悉的事物出發,充分挖掘與他們日常生活相關的元素,通過創設一定的生活情境來開展教學。如在進行乘法應用教學時,可以模擬學生和家長去文具店買文具的情景,進行如下提問:“媽媽帶著小芳去文具店買鉛筆,鉛筆2元一支,小芳要買5支鉛筆,需要支付多少錢呢?”將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作為背景教授數學知識,不僅讓他們更深刻地理解數學問題,更讓他們認識到學習數學對我們的生活是有實際意義和幫助的,并啟發他們在生活中學習數學,提高運用數學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三、開展數學競賽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
這是一個充滿競爭的時代,越是激烈的競爭,越能激發一個人的斗志,爭做時代的強者。在這個競爭日趨激烈的社會,學習亦是如此,學生也在努力去做學習上的佼佼者。小學生正處于爭強好勝的年齡階段,都希望在比賽中成為勝利者,從而證明自己的實力。
為了激起學生的學習欲望,教師可以通過組織數學競賽來幫助學生樹立競爭意識,引導學生為取得好成績而自主學習和鉆研。在每一章節的數學教學結束后,就可以進行階段競賽,成績優秀的同學可以獲得教師準備的獎勵。以這樣的方式不僅能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果,更能提醒學生及時進行自我反思和鞏固,不斷提升自己的數學成績。同時,教師可以不定期開展筆算、口算、應用題競賽活動,讓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試題并上交,教師根據最終的競賽成績評定出筆算標兵、口算達人、解題小能手等,鼓勵學生繼續努力,并讓其他同學向班級榜樣學習。
四、引導學生在小組合作中學習
合作與競爭是相輔相成的關系,二者不能截然分開。隨著現代教學模式的改革創新,合作教學被很多教育工作者應用到實際教學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事實證明,合作教學具有強大的張力,能夠產生巨大的效力,在提高教師教學質量和課堂效率的同時,更在很大程度上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了學習效果。基于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小組中進行合作學習,培養他們的合作精神,促進學習主動性的提高。可以將全班同學分成若干小組,并讓每個小組推選一個數學能力較好的同學擔任組長,讓小組在組長的主導下學習數學。比如,教師可以布置一個稍有難度的數學題目,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來探討和解決。任務安排后,就由組長組織小組成員進行問題探究,通過和諧融洽的小組氛圍激起每個學生的學習熱情,使他們積極主動參與,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和思路,與其他成員分享和交流,一起解決問題,共同進步。
培養小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需要長期的探索和實踐。數學教師要鼓勵學生自主探究,發揮學生主體地位、緊密聯系生活實際,啟發學生在生活中學習數學,要開展數學競賽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同時要引導學生在小組合作中學習。
參考文獻
[1]劉地山.探討數學教學中如何調動小學生學習的積極性[J].教育,2016(7).
[2]何麗巖.數學課堂中培養小學生的主動性探討[J].科學中國人,201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