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強
摘 要:高中數學學科的六大核心素養有“數學抽象、邏輯推理、數學建模、直觀想象、數學運算和數據分析”,如何有效培養和訓練學生的核心素養?這是一個非常復雜和綜合的系統性問題,本文僅通過作者在一線實際教學中的一些嘗試談一點自己的思考。如能觸發廣大奮戰在一線的教育工作者們有所思考,甚而對大家有所啟迪,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能多想、多試、多用的話,就達到本文的目的了!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中數學;教學思考
新課程標準中提出核心素養已有些時日了,但在廣大的教育工作者中,對待新課標、新教材以及核心素養似乎仍然存在著很大的困惑,不知道在具體的教學實際中該如何有效培養和訓練學生的核心素養,怎樣才能使核心素養落地生根。針對這些困惑,本文將根據作者自己的實際一線教學經歷給出如下的思考,希望也能引起廣大教育工作者的思考。
首先,任何學科、任何教材、任何素養和能力,當然包括我們的數學應該是源于生活而用于生活的!不少同志在使用新教材,實行新課改,落實新課標的過程中,只注重了形式而忽略了新課標的實質,曲解了新教材的編排,這是極不可取的。其實新教材每一章節的選材、安排都是從學生的認知水平、接受規律入手的,遵從先易后難、由淺入深的原則的,它始終注意知識的產生和發生過程,始終注意知識與生活的聯系,始終把培養和鍛煉學生核心素養、綜合能力、綜合素質放在首位的。我們上課過程中就更該充分的體會這一點,并且應該用我們的智慧和水平去不斷的完善和充實這一意圖內容,而不該瞻前顧后,只知抱怨。現舉例來說明:
高中新課標選修4-4《極坐標與參數方程》一章,我們在講解《極坐標與直角坐標的互化公式》一節時,有不少教師單純以學生會做題為目標,很少講解公式的來源,甚至有老師直接就給出了公式,要求學生直接記住,直接用就行了。我覺得這是極不正確的,雖然在當時看來,學生可能也會用公式進行解題,似乎也達到了某種“能力”,具備了某種“素養”。但從長遠來看,這樣的做法根本不利于學生的興趣培養和能力鍛煉,完全沒有達到新課標的要求,完全背離了“核心素養”的初衷,是典型的應試教育。
我自己在上課時采用了如下的方法:以現實生活中學生熟知的“問路”情景導入,既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從生活的角度予以分析,再抽象出數學問題:同一點的極坐標與直角坐標有何聯系?先鼓勵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究;其次把自己的想法與同伴交流討論;教師可抽取部分同學代表小組發言,展示所得結論,最后進行點評總結;并解決引例提出的問題,首尾呼應。緊接著選取兩個實際背景很強的例子——“中國第一艘航母遼寧艦”與“兩會中姚明座椅”來強化鞏固,使學生真正意識到:數學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本質!這樣學生學得容易,教師教得輕松,而且很好的體現了新課標的理念,也充分鍛煉了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能力,我們何樂而不為呢?
再比如說,在必修3《統計與算法》一章中,學習《抽樣方法》一節時,不少教師只是簡單的介紹了各種抽樣方法的特點和適用范圍,而沒有給學生講解為什么這樣去抽樣?這就導致學生可能只會做題而不會在實際中操作,不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也沒有很好的體現學科核心素養的要求。
我在上這節課時,設置了這樣幾個與生活密切聯系、學生很感興趣的例題:例1、假定延安市區內有大型、中型與小型的超市共100家,它們的家數之比為2:3:5.現在要了解超市的每日零售額情況。若要抽取其中的30家進行調查,應采用什么抽樣方法?2、NBA總決賽剛剛落下帷幕,多倫多猛龍隊奪得冠軍。若要從1003名觀眾中,抽取50名幸運觀眾,用什么方法較好?3、“寶塔區教研室”為了了解我校高一年級2400名學生(其中尖子生200人,學優生1000人,其余1200人)的中期考試成績情況……”,要從中抽取240人進行調查.試問如何抽取更能客觀地反映我校實際情況?這樣課堂氣氛馬上活躍起來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教學效果自然也就好了。更為重要的是隨著這種現象的增多,積累到一定程度,占據課堂主體地位的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得到了不斷的強化,學業成績也得以穩步提升;與此同時,起主導作用的教師也得到解放。這就形成了一種良性的循環。
精心的備課與教學是每位教育工作者的職責,一堂成功的課可以帶給我們無盡的喜悅,也能激發我們更高、更遠的追求。
在上到必修3《概率》一章時,我又把前面提到過的《抽樣方法》一節進行了充分的挖掘,選取了如下例題:例1:假定延安市區內有大型、中型與小型的超市共100家,它們的家數之比為2:3:5.要調查超市的每日零售額情況,若要抽取其中的30家進行調查,應采用什么抽樣方法?若想要在抽取出來的大型超市中(假定有百貨大樓和銀海超市——延安市區內的兩家知名超市)再抽2家作進一步的調查,求(1)恰抽到百貨大樓和銀海超市的概率;(2)至少抽到其中一家的概率;(3)倆家均未抽到的概率。例2:NBA總決賽剛剛落下帷幕,多倫多猛龍隊奪得冠軍。(1)若要從1003名觀眾中,抽取50名幸運觀眾,用什么方法?(2)若要從5名主力隊員中,抽取1名最有價值球員后再抽取1名最佳防守球員,問兩次均抽到萊昂納德的概率。(3)若規定最有價值和最佳防守不能是同一人,共有多少種可能?例3:某人忘記了自己的手機密碼。只記得是由1、2、3、4四個不重復的數字組成的,問最少需要多少次就可將其解鎖?最多需要多少次?例4:若有你一份快遞,送件人可能在早上6:30—7:30之間送到你家,而你家有人的時間在早上7:00—8:00之間,求:能收到快遞(稱為事件A)的概率。
這樣設置的一些例題,雖然要比使用教材中的現成例題付出教師更多的心血和精力,但是與“讓學生既達到了復習鞏固的目的,又學到了新的知識,且掌握更加牢固”這一“優點”相比,筆者覺得性價比是非常高的。更何況如能長此以往堅持下去的話,其中隱形的價值讀者可以自行去想象。
總之,新課程標準的實行、新教材的改革和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和鍛煉是發展的方向和趨勢。核心素養下的高中數學教學之路任重而道遠。謹希望通過本文的拋磚引玉,能使廣大奮戰在一線的教育工作者們有所思考,甚而有所啟迪。如能在具體的一線教學中多想想、多嘗試怎樣才能使我們的數學課堂更有趣,怎樣才能真正的體現數學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本質?這將是作者會非常樂見的!
參考文獻
[1]王春燕《核心素養理念下的高中數學教學策略》-《文存閱刊》;
[2]楊婷《淺談基于核心素養下的高中數學教學》-《贏未來》
[3]佘愛萍《淺談核心素養下的高中數學教學設計研究》-《課程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