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宗翠
摘 要:《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要求教師在選擇、確定課程內容時應遵循思想性、時代性、基礎性、選擇性、關聯性等基本原則。在新教改新考評下的高三復習備考要求我們備學生主體、備教學資源、備教學設計、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突出學科核心素養、促進學生自主且可持續的發展。對于正在使用人教版(2005年初審)的教師來說,我們對規定教材應采取審視的態度,根據所教學生的特點和需求二次開發教材,保證復習課程與時俱進,讓學生真正成為英語課堂、復習備考的主體。
關鍵詞:課程開發;學生主體;核心素養
1. 單元主題語境下文化背景鏈接
長期以來,高三一輪復習均以教材單元為基礎,按照一定流程進行復習:回顧文本結構框架、重要細節理解;梳理單元話題詞匯,精深學習單元核心詞匯、詞塊、典型句式和相應語法項目,最后落實于詞句成篇的小作文之類的實踐應用類活動或情景化寫作之類的遷移創新類活動。同一模式復習的弱點是耗時、知識碎片化、實用時代性差、易于讓學生產生疲倦感、盲目感,甚至于教師也自我懷疑:這種復識、語法項目等,因而忽略了單元語篇的整體性、關聯性,導致學生在理解語篇的豐富內涵上的深度不夠。在高三復習中,我們可以挖掘文本背景,以新知促舊知,最后新舊結合落實為能力。即先關注主題維度上顯性度高的社會歷史文化,利用網絡平臺鏈接背景文化,然后重視語篇維度上顯性度較低的語言文化,將文化知識內化為具有正確價值取向的認知、行為和品格培養過程,將文本復習轉化為文化意識素養提升過程。
例如,模塊一第五單元:單元話題為“偉人的品格和幾位偉人的生平”,主要文本圍繞當代英雄Nelson Mandela展開。教材以貧困黑人工人Elias 的口吻,敘述了發生在他身邊的Nelson Mandela 的故事,通過勾勒南非國父曼德拉的一個側面來反映他的偉大品質和人格魅力。單元文本的背景是從1952年到1963的南非,大多數學生對于這段歷史文化了解是模糊或者空白的。如果在透徹學習reading之前讓學生了解白人文化,黑人文化,南非的民主政治文化,民族平等和解的背景知識,學生才能真正認可以畢生精力從事非洲黑人解放事業的曼德拉的英雄品質,真正了解Elias追隨Mandela爭取民主權利的驅動力,促成學生品格修養的養成和行為表現的價值取向,指向知行合一。
為促成單元復習能最好地體現了其文本價值和育人價值,還可以在單元復習成果鞏固時設計更多鏈接活動:如摘錄背誦曼德拉的經典語錄、給曼達拉寫“我心中的英雄”的頒獎詞等應用創新類活動。
2. 主題語境下模塊單元整合
新課標倡導通過主題引領整合英語學習,整合語言知識學習,并以此促進語言技能發展、文化意識形成、思維品質提升和學習策略運用,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
整合可以同一單元進行。提倡整合起來復習同一單元內被截斷的兩篇文章,如游記單元Module 1 Unit 3 Travel Journal、Module 3 Unit 5 Canada 等,既保證了課文敘事故事的連貫性和統一性,又體現了高效教學的特點。
同一主題的不同單元可以跨模塊組合。跨模塊進行單元組合有助于有時間、有重點、有廣度、有深度地落實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的培養;教師對教材的二次開發、重新構架也是在以身示范地教學生要不斷優選學習素材、優化學習方法,促進學習能力的提升。
3.必修模塊與選修素材跨層次架橋構建
必修是全體學生必須修習的課程,是所有高中學生發展的共同基礎;選修課程是學生自主修習的課程,是學生根據個人能力和個性發展需要進行拓展的課程。在復習必修模塊特別是一至四時,學生常因為文本內容相對于現在的能力而言顯得容易而有放松心態或輕視態度,教師可以在單元主題語境的前提下,適當加入選修模塊中的單元,新舊結合,增加學生的輸入量,滿足對新知識的渴望。
跨模塊整合可以幫助學生構建世界文化、歷史的關聯性思維,從多個角度觀察了解國家地區的、以多種文體介紹國家和地區,培養學生的世界觀、全球文化意識,也落實主題詞匯的學習運用和歸類積淀。
4.教材課本與高考真題主題語境下有機縫合
課程內容的主題選擇與“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中的“文化基礎”所包含的人文底蘊和科學知識相呼應。主題語境包括三大范疇:人與自我,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人與自然包括自然生態、環境保護、災害防范,宇宙探索等主題群下的7個子主題。在復習中,我們可以依據主題語境將教材的單元復習和今年高考題中相同主題語境的文本整合在一起。
在話題整合的時候結合高考真題,學考有機結合,既豐富文本內容,突出主題話題,又落實在學用結合,緊跟新考評,真正突出核心素養。
結語:二次課程開發始于意識,將終于素養。堅持課程開發,能促進教師不斷更新專業知識,堅持自身的專業發展,讓教師在鑒賞能力、批判性思維、整合能力、觀察學生能力,以及教學執行能力等方面都得以鍛煉和提高;實踐課程開發,也要求我們重視教學團隊的建設,形成教研機制,開展教師間的合作與研究。只有分工突破、合作共享,才能有效擴大資源面,以及提升教學媒體使用的效度,保證復習的節奏和教學效果,最終是英語學科核心素養落實在教學和育人上。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 [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解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