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英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逐漸深入,素質教學的提出,教師也認識到了傳統教學中的不足與弊端,高中數學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采用適合的教學方式,教師應該在實踐教學中不斷的總結經驗,找出問題,并根據問題采取有效的解決措施,有效的完成教學目標,讓學生能夠真正的掌握數學知識,同時能對知識進行良好的運用,結合生活中的實例激發學生學習數學興趣,使教學方法不斷的完善與創新。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數學;實踐;反思
課程改革是基礎教育改革的核心,能夠讓學生深入的掌握知識的同時加強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推動素質教育更好的開展。高中數學作為教學中的重點科目,也是其他學科的基礎,而且學生面臨著高考的壓力,教師應該轉變教學觀念,有效的完成新課改教學目標,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能夠真正的掌握數學知識,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為學生日后全面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構建高中數學高效課堂。
一、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學面臨的問題
(一)傳統教學觀念的禁錮
傳統教學中教師是課堂的主體,主宰著教學的方向,教師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來決定課堂的發展,沒有從學生的角度來考慮問題,沒有對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進行充分的掌握與了解,這就導致學生在課堂中很容易注意力不集中,沒有學習的興趣,進而導致教學效率無法有效提升。然而隨著新課改的逐漸深入教師雖然認識到了傳統教學觀念的弊端,學生應該作為課堂的主體,應該堅持以人文本的原則開展有關教學,圍繞學生的具體情況采用適合的教學方式,可是很多教師的傳統教學觀念不能夠及時的轉變,進而使得教學效果受到了一定的影響,這也是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學面臨的重要問題。
(二)教學方式的不足
傳統教學方式是比較單一的,教師一般都是在黑板上寫板書,然而數學知識是比較抽象的,很多學生沒有良好的想象力和數學思維能力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就會有一定的難度。如果長期處于這種狀態就會對知識的掌握出現斷層,這對于數學知識網絡的形成有很大的影響,久而久之學生也會失去學習數學的興趣,進而導致數學教學效率無法有效提升。
(三)忽視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
傳統教學中教師比較注重考試成績,認為成績才能夠體現出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然而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教師也認識到了應試教育的不足,學生應該在掌握知識的基礎上能夠將知識真正的應用于實踐生活中。從當前教學來看,教師忽略了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這對于有效的完成新課改的教學目標也有著一定的影響。
二、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學有效策略
(一)轉變教學觀念,提高學生學習熱情
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師應該積極的轉變教學觀念,以學生為課堂的主體,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掌握學生的具體想法和學習情況,這樣才能夠實現有針對性的教學,發揮學生的優勢,彌補學生的不足,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能夠真正的參與到課堂當中,給學生一種全新的體驗,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并想要深入的學習與探究,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與探究的能力。
例如,教師在進行概率的教學時可以結合生活中的事例引入教學內容:連續兩次拋一枚硬幣,可能會出現哪種結果?如果某種彩票的中獎概率為1/1000,那么買1000張這種彩票就一定能中獎嗎?為什么?通過問題的提出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學生思考問題的同時能夠對概率知識有初步的認識,同時生活化的案例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對數學知識充滿了求知的欲望。
(二)采用探究性教學方法,充分發揮課堂的作用
在高中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探究式教學方法,避免直接告知學生結論,而是讓學生自己思考并進行探究,通過此種方式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深入的掌握與了解,加深學生對知識的印象。例如,教師在進行三角函數教學時可以利用連環提問法,小組討論法和任務驅動法,變傳統灌輸式為自主探究式,引導學生自行掌握三角函數的定義,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同時也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
(三)進行數學實驗教學,構建學生數學思維
高中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實驗來鍛煉學生動手實踐操作的能力,同時幫助學生提高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構建學生的數學思維,在頭腦中形成有關的知識網絡,在日后遇到問題時能夠及時的從頭腦中提取知識,并知道如何解決,加強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掌握數學知識的本質與內涵。
例如,教師在《正余弦定理在測量中的應用》教學時可以帶學生走出課堂,提供卷尺,角度盤或測角儀等工具,測量河對岸不可到達的兩點間的距離,測量底部不可到達的建筑物的高度。然后讓學生親手操作來探究解決方案,建立數學模型。學生通過親自實驗能夠對知識有更深刻的印象,同時也能夠幫助學生從本質上理解數學,形成數學思維,提高學生數學核心素養。
結論: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數學的教學應該秉持著有效的完成教學目標的思想方針,讓學生真正的掌握知識,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幫助學生形成數學思維,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這些需要教師進行良好的引導,使學生真正的喜歡學習數學,進而提高教學效率,真正的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蔣建輝.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數學課堂教學創新模式探究[J].都市家教,20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