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桂芳
摘要:數學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數學與生活緊密相連。學會運用數學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是當前數學教學的主要培養目標。以解決問題為中心的教學活動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通過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來進一步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因此,本文以提升小學生數學解決問題能力為研究目標,通過分析當前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一步就如何提升小學生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行深入的探究,為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奠定基礎。
關鍵詞:小學數學;問題解決能力;培養策略;
引言
在新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的要求下,提升小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越來越成為教育教學工作關注與研究的重點。然而,實際教學中部分教師應試教育的觀念仍然占據上風,只是從表面上的解題技巧入手,而忽略對小學生解題思維以及實踐能力的實質性培養與提升,這樣,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在教師既定的教學框架下必定會受到約束。可以從審題習慣的培養、問題情境的創設、合作學習的組織、歸納與反思能力的培養等方面提升小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
一、當前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分析
教師作為課堂的引導者,其自身的數學專業性和綜合素養影響著學生的思維和學習習慣。然而,部分教師受傳統應試教學思想的影響,過于注重學生的成績,而忽視了對學生進行數學素養的培養。教師一味地滿堂灌、填鴨式的被動式教學,讓學生喪失了主動進行解題的能力。學生的思維被教師牽制,自主思考的能力被限制,長此以往學生無法養成一個良好的解題習慣。
二、小學高年級“解決問題”能力提升的有效策略
(一)創設良好問題情境,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小學生主要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抽象邏輯思維水平還不高,對抽象的數學知識理解起來比較困難。因此,教師在教學中不能簡單地將抽象、枯燥、理論性強的數學知識直接傳授給學生,而是要精選一定的教學方式、精心創設有效的問題情境,在比較直觀的問題情境中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通過情境調動學生課堂參與的內在動力,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為有效提升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打好基礎,切實使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得到實質性提高。例如,“簡易方程"這一單元的內容多是抽象難懂的,學生在初步學習時比較難以理解,教師需要研究如何才能提高知識講解的靈活性和生動性。對此,可以創設直觀形象的問題情境,將題目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結合,如創設超市購物、價格計算、年齡推算等情境,通過這些具體的情境將學生帶入到問題中,使學生自然而然地思考和探究,幫助他們理解、把握與運用簡易方程的知識解決數學問題。
(二)巧用逆向思維,提升數學運用能力
逆向思維即反向思維,通過借助于事先所知道的結果來將問題的未知條件找出來,通過逆向分析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采用逆向思維進行解題能夠將復雜的問題簡化。例如,在進行百分數相關問題的解決過程中,有以下例題“已知商場搞促銷互動,某一種商品已經連續降價20%,現在的價格為144,求商品原來的價格”,如果學生按照正常的思維進行解題的話,不容易獲得解題思路。因此,該題可以采用逆向的解題思路。其解題口訣為:單位一知道用乘法,不知道用除法,多加少減。逆向分析的過程為:先求第二次降價之前的價格,即單位一未知,用除法、降價為“少”,用減法,因此該過程的列式為:144/(1-20%)。下一步得出分析仍然采用“除法,減法”的解題思路獲得原價格。由此可見,逆向思維能夠幫助學生快速獲得答案,該策略有助于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提升學生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
(三)課堂落實,生動有趣
課堂落實的方式也可以是多種多樣、生動有趣的。比如通過視頻動畫的演示、小組分組討論、學生互相出題交換比分等形式,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首先小學生都愛看動畫片,動畫人物的講解更便于他們的注意和理解。其次,小學生已經具有基礎的數學知識積累,可以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通過自己的思考同時借助同伴的力量,在過程中感受解決實際問題的樂趣所在。最后,小學生往往爭強好勝不甘落人之后,可以通過交換出題的方式,激發他們的好勝心,從而使他們更加努力并且主動積極地參與問題的解決。
(四)引導學生積極反思,加強解題方法的歸納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每學完一課或單元的教學內容后,歸納、總結與反思是必不可少的教學環節,也是提升學生數學問題解決能力的重要保證。然而,在實際教學中,部分教師容易忽略這一環節。要想真正提升小學生的數學問題解決能力,教師一定要注意督促學生對相關數學問題的解題思路與方法進行總結、歸納、反思,并與其他學生分享,最終實現正確運用數學解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目的。例如,在“數學廣角"的教學中,“植樹問題"實際上代表某一類型的問題,教師可以提供多個題目,組織學生共同探究解決的途徑。創設直觀教學情境,面對“只種一端"、“兩端都不種"以及“兩端都種"的三種情況時,引導學生觀察并思考分別應該怎樣處理;之后,教師再對相關的解題方法進行詳細指導。在教學結尾處留出充足的時間,引導學生一起歸納總結得出條件不同解決方法就不同的規律,促使學生真正理解并掌握此類題型的解題思路,以便于在今后遇到同類問題時能夠高效、準確地解答。因此要及時總結,肯定學生不同的解題思路,引發學生不同的思考,提高問題解決的能力。
結束語
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是當前數學教學中一項重要的教學內容。不論是低年級還是高年級,獲得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助于學生獲得相應的解題策略。因此,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應不斷創新教學形式,幫助學生不斷提升自我,進而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吳岳峰.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策略[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10):267.
[2]張宏斌.小學數學問題解決能力培養的研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09):152.
[3]陳偉蘭.培養小學生提出數學問題能力的實踐研究[C].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智能學習與創新研究工作委員會.2019教育信息化與教育技術創新學術研討會(貴陽會場)論文集.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智能學習與創新研究工作委員會: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19:275-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