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俊莉
摘 要:核心素養是最近幾年中學科教育最為關注的一個焦點,對于不同的學科,可行素養的內涵也有一定的差異性,但是從宏觀上核心素養則是培養學生良好品德和專業能力所需要必須就能的品質。物理在高中學科中是一門理科性較強的學科,其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邏輯能力和實踐能力,因此在該學科教學中教師要十分注重核心素養的培養。本文在進行研究時以高中物理學科為例進行核心素養內涵分析,然后提出培養核心素養的針對性策略。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中物理;學科知識;培養策略
1.核心素養的內涵
在高中物理學科教學中,核心素養主要是在三維教學目標的基礎上所形成的一種能力,其主要是將三維教學目標進行延伸,從而所形成的一種綜合能力。根據高中物理學科特點,核心素養的內涵可以概括為以下四方面:
(1)物理學觀念
物理是人們在歷史發展進程中認識自然、總結規律所形成的一門學科。物理知識是人們在不斷探索中通過對事物進行抽象理解和分析,了解事物本質原理,然后所形成的一種規律。從物理學的角度進行分析,比如說我們經常所提到的相對運動觀念、物質觀念等都能夠反映出人們對大自然、對世界的認知思想。學生通過高中物理知識的學習能夠了解事物基本原理,并利用這些原理進行總結,了解世界萬物之間的發展和變化規律。從復雜多變的世界中分析變化的本質,形成唯物世界觀。
(2)科學思維
科學思維就是要求學生在進行高中物理知識學習時能夠利用科學的、辯證的思想進行探索,大膽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質疑,然后利用科學有效的手段構建物理模型,推理整個事物發展的過程,利用科學論證的態度證明自己的思想和看法。科學思維是學生在面對未知事物時所呈現的一種客觀反應,表明自己對事物的客觀看法。學生在進行高中物理知識學習時要能夠從多元化的角度針對某一物理現象進行本質分析,尋找解決對策,在必要的狀況下還需要利用物理模型進行求解,預測事物未來發展動態,得到最終發展結論。
(3)探究能力
探究能力就是要求學生能夠利用有效的方式進行知識探索,在探索中分析知識的本質和原理,最終得到有效結論。學生在高中物理知識學習時可以以周圍的事物為對象進行了解,發現其中的物理知識和物理問題,然后通過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的態度進行探索。探究能力能夠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通過知識探究能夠利用科學有效的解決解釋問題所在。
(4)科學的學習態度
科學的學習態度能夠讓學生保持客觀的態度可帶問題,從而更容易發現事物的本質。科學的學習態度是學生在知識探索中的一種高效行為,學生只有通過科學的態度才能夠找到正確的探究和解決對策。學生在進行高中物理知識學習時具有科學的學習態度才能夠了解物理學本質,滿足自己的求知欲,正確認識到人與自然之間的變化規律。
2.高中物理核心素養培養策略
(1)以問題為指導創設學習環境
高中物理核心素養要求學生能夠進行自主探究,鍛煉自主探究能力,因此在進行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巧妙的利用一些問題對學生進行引導,幫助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從而引導學生探究的方向和思路,最終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比如說在進行《形變與彈力的關系》教學活動中教師就可以利用一系列的問題進行引導。首先教師可以播放一段蹦床的小視頻,通過這一小視頻的作用,學生們可以直觀的了解到形變、彈力等基礎概念。然后教師就會提出問題:“為什么蹦床發生形變之后就可以產生彈力呢?”、“形變與彈力之間的相對關系是什么呢?”。通過這樣的引導,學生們就會探究,形變會使物體彎曲和扭曲,物體為了抵抗這一扭曲的現象就會出現反彈,從而產生彈力。然后教師再次拋出問題:“蹦床是由于壓縮所產生的彈力,其彈力的方向是什么?”、“在日常生活中還有什么物體可以發生形變,產生彈力?”。學生通過探究可知蹦床的彈力方向向上,所以人才可以彈起來。而在日常生活中海綿、面包等都會發生形變,產生彈力。
通過這樣一系列的問題引導,學生能夠從一個事物的變化中發現本質原因,然后由點帶面,了解某一現象的普遍規律,總結出科學的結論。通過一系列的引導學生還能夠鍛煉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良好核心素養。
(2)巧用生活常識
物理知識是人們在認識自然中所總結出的一種變化規律,因此物理知識來源于生活,又會應用于生活,生活中許多的事物都可以發現物理知識存在,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可以從周圍的事物中尋找教學素材,巧用生活常識開展教學活動。這樣既可以讓學生意識到物理知識的重要性,又能夠讓學生學會靈活運用物理知識。
比如說在進行《功》教學內容時教師就可以利用生活中的事物為對象進行解釋。對于一個重量較大的物體,要想實現該物體的移動就需要對物體進行做功。對于力氣較大的男同學來說,其可以利用雙手就可以完成這一過程,而對于力氣較小的女同學則可以通過滑輪的作用來完成之一過程。男學生做功的基本原理是:雙手與物體進行接觸,這樣作用力就會在接觸面上直接作用于物體,從而實現做功的目的。女同學做功的基本原理是:女學生的作用力通過對滑輪做功,然后間接作用到物體上,從而實現對物體作功的目的。學生通過對做功的過程進行分析計算,最終可以得到功的計算公式。除此之外位移、壓強等物理知識也可以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所見,因此教師可以巧用生活常識,激發學生對物理知識的學習興趣,最終培養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
通過兩種不同的生活常識學生們不僅可以鍛煉在生活中發現物理知識的能力,還能夠讓學生意識到物理知識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從而激發學生對物理知識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物理知識的學習中不斷提高自己的核心素養。
(3)創新實驗教學
高中物理是一門邏輯性和實踐性較強的學科,其要求學生通過物理知識的學習養成邏輯分析和動手實踐能力。在高中物理知識中有許多的教學內容都是通過實驗的方式來探究的,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可以創新實驗教學方式。教師通過對大綱要求所掌握的物理實驗為基礎進行創新性教學,讓學生在實驗中既可以加深對理論知識的記憶程度,與此同時還能夠通過實驗活動加強實踐動手能力,讓其能夠通過實驗,端正自己的學習態度,培養核心素養。教師在課堂教學活動中讓學生學會理論知識,然后通過示范和實驗等方式讓學生動手完成實驗。最后教師對實驗的結果進行解釋和拓寬,以保證學生能夠在實驗中有所收獲。
比如說在進行《電阻定律》教學活動中,教師就可以利用實驗教學的方式開展教學活動。電阻是一個看不見、摸不著,但又真實存在的一種物質。為了讓學生更好的了解這些抽象知識,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就可以利用一個簡短的實驗教學讓學生進行知識學習。從理論知識的學習中可以了解到對于同一材質的電阻,其電阻值R的大小與導體的長度L和導體的橫截面積S之間有很大關系。教師可以讓學生利用實驗室內的設備,對某一導體的L和S進行測量和計算,然后讓學生利用實驗設備進行電路設計,通過對電流和電壓的測量,計算出R值。最后將R值繪制出曲線,得到三者之間的相對關系。通過創新實驗教學的方式學生能夠將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學會物理知識的探索,最終培養核心素養。
結語:高中階段是學生學習的必經階段,在該階段的教學中學生通過對物理知識的學習能夠了解事物發展本質,養成良好核心素養。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求能夠以學生為主體,以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為目的開展教學活動,全面落實高中物理核心素養教學內容。本文在進行研究時首先對高中物理核心素養的內涵進行分析,然后從以問題為指導創設學習環境、巧用生活常識、創新實驗教學三方面提出培養策略,以期能夠有效鍛煉學生的邏輯能力和實踐能力。
參考文獻
[1]謝輝煌.高中物理核心素養的內涵與培養策略探討[J].高考,2018(6).
[2]張日毅.高中物理核心素養的內涵與培養途徑[J].高中生學習(高考沖刺),2017(12).
[3]趙永勝.高中物理核心素養的內涵與培養策略研究[J].赤子,2019,000(018):187.
[4]杜放.高中物理核心素養的內涵與培養策略[J].華夏教師,20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