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教育較差的發展進程中,農村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應充分關注農村小學生的情感教育,通過氛圍營造、情緒調節、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滲透,充分發揮情感因素的積極作用,構建活力高效的數學課堂。新課程改革的基本出發點是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的發展,基本理念是要求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和一般能力的培養。在當今快節奏的社會氛圍中,我們每一個人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出現負面情緒的比例顯著提高,農村小學生也不例外。課堂上情感教育的核心是調節學生教學活動中的情緒,使之處于最佳狀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充分考慮認知因素,要充分發揮情感因素的積極作用,從而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農村小學數學教學?實施“情感教學”?策略研究
中圖分類號:G62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2020)08-0-01
引言
開展教育的最終目的就是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讓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單單是要訓練能力和積累知識,情感體驗占據的地位也越來越重要。在開展農村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性中,情感教育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思想,教師通過合理的情感教育手段,可以讓學生樹立積極的學習態度,起到非常顯著的激勵作用。并且,情感評價的積極性,還能夠使師生之間的關系越發密切,從而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得到提升,促進孩子們的健康成長。
一、農村小學數學教學與情感教育的關系
讓兒童接受沒有情感教育的教學,如同品嘗美食的人失去了味蕾。大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兒童首先是用情感來認識事物的”,心理學研究也表明農村小學生認知發展水平較低,情緒、情感豐富而又不穩定。因此,若教師僅僅將數學知識傳遞給學生而不關注他們的情感體驗,那么,學生不久便會感到索然無味,極易被其他事物分散去了注意力。縱使教師再怎么一遍遍強調數學公式、定理,學生還是置若罔聞,就算機械的背下來也不懂得靈活運用。而那些善于將情感教育和認知教育相融的教師,就牢牢抓住了學生的“味蕾”。在情知交織、妙趣橫生的課堂上,知識不再是那么冷冰冰的了,學生在有趣而奧妙的數學世界中盡情遨游暢想,促進情知發展。教師正是在情感教育的教學中,獲得了自身的職業認同感、幸福感及滿足感。
二、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實施"情感教學"的策略
1.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
不同的學生認知力和性格存在非常大的差異性,這就需要教師結合學生的特點,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態度。如果學生的成績比較差,就需要針對學生的性格特點開展教育。比如,對于敏感內向的學生給予充分的尊重,并用鼓勵的語氣了解成績下滑的原因。當學生的成績差異比較大的時候,就需要對認知力比較好的學生,通過有難度的拓展題目開展教學。而對于認知力較差的學生,需要對基礎性知識進行鞏固,之后在進行拓展教學。教師不能通過考試成績,對學生的好壞進行評價,不同的個體優點也大不相同,要對學生的差異性充分尊重。可能有的學生成績不是特別好,但可能在繪畫上、朗誦上非常有天賦,所以教學在教學的時候要因材施教、因人而異。教師也要與學生多展開情感交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這樣學生遇到問題的時候也會第一時間向老師請教,這對于學習和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具有非常顯著的效果。教師可以利用自身的道德素養,讓學生也具備優良的道德品質。
2.教師幽默有趣的語言表達
把難理解的題用幽默的語言表達出來,可以吸引聽者的注意力,達到讓學生理解的目的。每個人說話的方式不同,而語言幽默的人往往更受人歡迎,同樣語言幽默的老師也更受學生的歡迎。因此想要提高課堂的學習氛圍,老師的語言表達尤為重要,這就要求老師在備課時多做一些準備來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數學和生活也是離不開的,用生活中一些有趣的事情和數學相結合,再加上老師幽默的語言表達,這樣學生學習的興趣也會明顯提高。比如,在學習認識時間這一課時,老師可以提前布置一項作業,讓學生記錄自己一天在什么時間做了什么或者記錄父母的時間。上課前老師可以先問學生,現在是什么時間,在鐘表上時針、分針都指向數字幾?那我們一節課是多長時間?什么時間我們就可以下課了?下課的時候鐘表上的時針和分針又分別指向數字幾呢?這樣的課前導入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把注意力都集中在時間和鐘表上。課堂開始的有趣導入,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這時老師就可以讓學生來分享自己或父母的時間,可以讓學生說一說自己對時間的認識。認識了時間還不算完成這一課,還要會計算時間,在計算時間的時候,要避免無聊的算法,可以讓學生把計算的時間和生活聯系在一起。這樣既可以避免枯燥的算題,還可以讓學生感受到生活。因此,老師幽默的語言表達是可以吸引學生的聽課興趣,產生了學習的興趣,那學生在學習數學的時候就會自己主動鉆研,長期以來就會對數學產生情感。
3.結合顯性與隱性課程
教師在傳授課本知識的內容屬于顯性課程內容,相比較顯性課程來說,隱性課程主要涵蓋了師生關系、情感熏陶、教學方法以及課堂氛圍等。教師在授課的時候,一定要將兩者有效結合起來,在教學的過程中滲透情感教育。因為數學屬于比較抽象的一門學科,農村小學生理解起來有很大的難度,這就需要利用教學工具讓學生對知識有更深刻的理解。比如,在教授圓柱一課時,教師先準備好圓柱讓學生進行觀察。想要吸引農村小學生的注意力,就需要在教學活動中充分體現出趣味性的特點,比如,結合教材內容開展角色扮演,這樣不但讓學生牢牢掌握住知識,還能夠培養師生之間的感情,讓學生有一個積極健康的情感態度。對于農村小學生來說,教師不單要重視學生的知識傳授,還需要讓他們對社會、對生活的有初步的認識,了解老師對生活的態度,從而為后期的成長和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結語
當代師者肩負著更為重要的教育責任和使命,應始終保有培育人才的初心。教師應認識到情感教育所實現的獨特意義,領悟在教學中融入情感教育的真諦,發展學生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的統一,以積極情感深入推動教學及師生發展。
參考文獻
[1]B.A.蘇霍姆林斯基著.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M].周蕖,王義高,劉啟嫻等譯.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
[2]孔凡哲,朱秉林.數學情感及其規律[J].數學教育學報,1993(2):62-66.
作者簡介:唐艷,(1984.04—),女,漢,甘肅武山人,中小學二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