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化學日常學習評價是化學教學及學習評價的有機組成,應該無時不在,有效地融入日常教學活動之中,成為一個共同參與、多邊互動、促進發展的過程。教師應充分認識化學日常學習評價對于促進學生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發展的重要性,積極探索如何有效開展化學日常學習評價。
關鍵詞:學科核心素養;日常教學評價;常見無機物
目前常見無機物及其應用主題的教學中存在問題,主要體現在教師過分注重具體知識的傳授和解析,忽視了化學日常學習評價在知識的形成過程和認識思路的形成過程中發揮的不可替代的功能,評價似乎只是學期末強制外加的內容,使“教、學、評”三者割裂開來,影響認識思路形成和學科核心素養的發展。本案例以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為宗旨,借鑒北京師范大學王磊教授及其研究團隊關于化學學科能力表現及發展水平的測量評價的研究成果,以常見無機物主題模塊教學為例,從高中生的認知發展出發,積極探索化學日常學習評價的診斷功能、反饋調節功能、激勵功能、學習導向等功能的有效途徑、方式和策略。
一、 精心設置教學活動任務,保持教、學、評的一致性
教學目標的確定應以化學學科核心素養水平、學業質量標準為依據,而評價目標在教學目標的基礎上確定,同時必須與教學活動任務(評價任務)保持一致。如果教學目標、教學活動任務和評價目標之間存在高度不一致時,那么即使再高質量的教學也無法提高學生的素養水平。根據2017《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中常見無機物及其應用主題學業質量水平要求,制定了“鐵及其化合物”一課的教學目標和評價目標。
二、 精心設置課堂提問,將日常評價過程融入課堂教學活動
傳統的常見無機化合物的教學課堂上,教師總是不遺余力地拼命講解某物質具有什么性質,方程式怎么寫,趕緊背下來,明天小測,課堂活動單一枯燥,評價方式簡單死板。長期采用這種傳統方式教學和一成不變的評價方式,學生會認為學習元素化合物只要靠背方程式和識記性質就可以了,會產生思維的惰性,不利于學生學科思維形成和批判、質疑、創造能力的發展,不利于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發展。核心素養背景下,“課堂提問”承載著“互動與評價”,是課堂的核心環節之一,而問題的設置則是關鍵所在?;谌粘W習評價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問題的設置策略,要考慮問題情境與知識的背景、開放性問題與封閉性問題的比例、問題的不同認知層級水平、科學探究環節等,同時課堂問題的設置應有意識地關注學科核心素養的達成情況。文章以“二氧化硫的性質”的課堂問題設置為例:
問題1:圖A為實驗室制取SO2裝置,請觀察實驗裝置B、C、D的現象,分別體現了二氧化硫的什么性質?
問題2:若將C中的溶液換成FeCl3溶液,你認為會有什么現象?請試著寫出化學方程式。
問題3:若D試劑為氯化鋇溶液,D中能產生沉淀嗎?你覺得是什么原因呢?
問題4:若使裝置D出現白色沉淀,你覺得可以加入什么試劑?請討論分析。
問題5:裝置E中應放什么試劑?作用是什么?
問題6:若將SO2通入含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會有什么現象?這與SO2的什么性質有關?請討論,并設計實驗方案證明。
設計意圖:創設真實的實驗情境整合二氧化硫的性質的學習,通過對實驗現象的觀察(問題1),診斷學生實驗觀察水平以及基于現象推測性質的水平;通過對實驗現象的預測(問題2),診斷學生基于價態觀認識二氧化硫的氧化性和還原性的水平,發展證據推理水平。同時,從認知水平層次來看,從問題1到問題2,問題3到問題4、問題6逐步提高,通過不斷追問的方式,外顯學生的思維過程,逐漸提高問題的認知水平,促進高階思維的發展;其中問題4和問題6屬于開放性問題,診斷并促進學生從多角度思考、多方法解決問題的水平,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空間,診斷和發展實驗探究水平,同時展開討論交流,實行同伴間的相互評價;問題5(尾氣處理),關注實驗過程中的環保問題,從綠色化學的角度診斷和發展科學態度和社會責任學科素養。
三、 精心設置試題,發揮校本作業、單元復習、測試的評價功能
與“課堂提問”一樣,校本作業、單元復習測試也是有效開展化學日常學習評價的途徑和方法。教師應依據課程內容各主題的學業要求,以化學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為最終目標,精心編寫和挑選校本作業、單元復習以及模塊測試的試題,診斷學生的化學學科能力水平。化學學科能力水平根據認識方式水平整體劃分為3個維度——學習理解水平、應用實踐水平和遷移創新水平,3個水平層級進階式提升。其中,校本作業側重知識的辨識和理解能力,單元復習重在應用實踐能力、核心概念結構化以及認識思路形成,模塊測試除了診斷學生學習理解和應用實踐水平,往往還要能體現創新遷移能力水平。因此,教師應注意發揮校本作業、單元復習以及測試的診斷和發展功能,學生在課堂外繼續加深學習,使教學活動和學習活動得以延續,實現知識到能力和素養水平的進階。以下是3個不同水平維度的試題范例:
試題1:下列四種有色溶液與SO2作用均能褪色,其實質相同的是( ?)
①品紅溶液 ②酸性KMnO4溶液 ③含I2的淀粉溶液 ④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
A. ①④B. ①②③
C. ②③D. ②④
設計意圖:側重檢測和鞏固二氧化硫性質掌握情況,建議從價態和類別等多角度認識二氧化硫性質,要求學生能在試題情景中辨識所學知識并直接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對應能力水平為水平1——學習理解。
試題2:Na2S2O3是一種用途廣泛的鈉鹽。下列物質用于Na2S2O3的制備,理論上有可能是 ? ?。
設計意圖:側重含硫元素化合物知識網絡的形成,形成從價態和類別分析無機物性質的認識思路。要求學生利用題目給定的認識角度,結合已有知識,解決熟悉或陌生情景中的問題,對應能力水平為水平2——應用實踐。
試題3:你認為往硫化鐵固體中加鹽酸,可能生成的產物有哪些?并解釋原因。
設計意圖:考查學生在分析硫化鐵固體中加鹽酸的反應產物時,能主動基于角度1類別通性和氧化還原反應,預測生成+2價鐵元素和硫沉淀;能主動基于角度2水解反應,生成硫化氫;能主動基于角度3定量,根據所加鹽酸的量,綜合角度1和角度2,系統的考慮問題,預測生成+2價鐵元素或硫沉淀或硫化氫。要求學生主動基于多角度,解決陌生情景中的復雜問題,對應能力水平3——遷移創新。
四、 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為日常學習評價提供“交流”和“數據”平臺
“交互空間”的使用為日常學習評價提供交流平臺。在“氯氣的性質”一課課前可以布置在線任務“預測氯氣的性質并設計實驗方案驗證”,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可以在“交互空間”進行自由的討論交流,使學生思維外顯,教師通過點評引導學生基于生活和經驗完成任務,初步診斷學生認識物質、實驗探究的已有水平,精準了解學情,為課堂線下學習做好準備。
利用“智學網”進行閱卷和作業批改,為日常學習評價提供了“數據”平臺??梢詮亩嘟嵌全@得學生的評價信息(數據),既可以對整體教學任務達成情況做出統計分析,進行系統的反思,調控教學方案;還能對各個知識點的達成情況和學生個體學習情況單獨做出過程性診斷,有利于教師對其進行個性化指導。總之,充分利用“信息媒體技術”提供的平臺,及時對日常學習評價所獲得的結果進行分析和反饋,可以對學習過程的各個環節進行有效的調節和控制,充分體現化學日常學習評價的診斷功能、反饋調節功能和激勵功能。
化學日常學習評價是化學教學不可或缺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實施“教、學、評”一體化教學的重要鏈條,日常學習評價應該無時不在,有效地融入日常教學活動之中,成為一個共同參與、多邊互動、促進發展的過程。實施基于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化學日常學習評價對促進無機物主題學業質量水平的達成,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有明顯效果。
參考文獻:
[1]王悅瑩.基于“核心素養”培養學生化學學科能力的教學研究[D].大連:遼寧師范大學,2019.
[2]廖伯琴.《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2017年版)要點解讀[J].物理教學,2020,42(2):2-5.
[3]王于楊.“素養為本”的高中化學課堂提問評價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8.
作者簡介:
王穎,福建省福州市,福建省福州屏東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