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課改背景下,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應當以高效、高質為目標,確保學生能夠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順利掌握所學知識,同時提升他們的綜合技能,使之真正學有所得,進而推動他們的全面發展。基于此,初中地理教師需要重新審視個人的教學理念、所用的教學方法,然后圍繞新課標制定更加詳細、科學的教學方案,從而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一步提升課堂教學質量。筆者結合人教版八年級地理課本,著重分析了構建高效課堂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地理;實踐與探索
新課改提倡教師歸還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并使用有效的教學引導方法輔助學生開展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活動,同時不斷訓練他們的各種技能,使之能夠獨立分析并解決問題,進而實現知識的內化與吸收,切實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為此,初中地理教師在講課時要注重調整方法,以學生感興趣的形式、內容輔助他們探究地理知識,同時重視啟發和引導,使學生能夠參與到挖掘知識內涵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學習能力,進而在互動、探究的氛圍中提高課堂教學成效。
一、 有效引導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
(一)設計導學方案要求學生合作學習
在初中地理課堂上,教師可以利用學案導學模式引導學生開展合作學習活動,以便使他們充分認識到自身的主體地位,并能夠發揮主觀能動性進行深入探究,進而提升其學習的成效。如,地理老師可以結合《世界最大的黃土堆積區——黃土高原》一節的內容來設計電子版的導學案,在其中加入合適的地圖、視頻,然后給出對應的任務:①結合中國地圖,描述一下黃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并簡要評價。②根據學案中所出示的圖片、視頻,用準確語言描述黃土高原地形、地貌特征。③聯系所學內容分析黃土高原易產生水土流失現象的原因及后果,并基于人地關系和可持續發展理念提出合理的治理對策。據此,學生們會在針對性學習中產生不同的觀點,同時通過積極地探討得出相應結論,不僅有利于提升其學習成效,也能活躍課堂氣氛、強化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
(二)通過提問互動觸發學生主體意識
提問是教師和學生在課堂中進行交流、互動的途徑,可以促進知識的有效傳輸,并不斷啟發學生的思維,提升他們學習的積極性。此時,初中地理教師可以結合所教內容在課堂中引導學生參與互動,以便使其調動自身主體作用去分析問題,進而推動教學進度,增強課堂教學效果。比如,教師可以在講解《氣候》的內容時,可以設計分層提問活動,確保全體學生都能在思考中逐步了解本節課的知識要點,也可設計層層遞進的問題,讓學生們由淺入深地探索知識內涵,以便使學生在主動探索的過程中順利完成學習任務。
二、 積極創新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
(一)借助生動情境簡化學生學習過程
初中地理課本中包含很多比較抽象的知識,僅靠理論講解很難被學生理解和吸收,此時教師就可以借助情境教學法將知識置于生動的場景之中,便于學生通過感性認識和思考探究得出相關的結論,進而提高教學效率。例如,在講授《交通運輸》這一節的知識時,教師就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創設圖片情境,更為直觀地為學生呈現我國的交通運輸線路圖,還可以設計動態圖形模擬火車運輸的場景,同時要求學生根據圖上“小火車”的行走路線記憶鐵路線名稱、沿途的交通樞紐等,由此在趣味性情境中幫助學生更加高效地學習和記憶,且有助于提高他們的讀圖分析能力,進一步增強教學效果。
(二)運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理清知識
在講課過程中,初中地理老師還可以運用思維導圖來展示教學要點,同時據此幫助學生理清知識脈絡,進一步提高他們的學習成效。如,教師在講解完《南方地區》這一章的內容之后,就可以在課上繪制思維導圖帶領學生回顧學過的知識,可將“南方地區”作為圖形的核心詞匯,再畫出箭頭分別展示本章節的四個要點,然后繼續畫箭頭,對每個要點的知識內容進行詳細剖析,使學生逐步把握南方地區的氣候、地形、自然景觀以及主要農作物。
(三)注重模塊整合強化課堂教學效果
地理知識是比較系統的,所以教師在講課時可以將相關的知識整合起來,使之成為一個模塊,進而幫助學生更加準確地學習和探究。比如,地理老師在講授《西北地區》的內容時,就可以聯系上冊所學的知識進行整合教學,以便使學生在了解當地自然環境、農業發展情況的同時,能夠從人口、民族、自然資源、自然環境、交通運輸等方面對該地區進行分析,確保學生將新舊知識串聯起來,有利于提升教學內容的完整性、全面性,使學生更為高效地學習,進而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有助于推動他們地理素養的發展。
三、 豐富資源增強課堂教學的效果
地理知識是多元的,但課本中的內容則是有限的,此時教師就可以搜集課外資源來擴充課堂容量,以便滿足教學需求,輔助學生儲備更加豐富的知識。例如,地理老師可以在教學《地形和地勢》的內容時,為學生展示本地的地圖,要求學生依據所學知識進行拓展訓練,提升他們思維的靈活性,或者是展示相關的課外練習題,使學生從多個角度來理解和記憶本節課的知識點,同時進行綜合應用,以便不斷強化學生的學習能力,并有效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有助于切實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促進學生地理素養的穩定發展。
四、 結語
有效的課堂能夠簡化學生學習和理解知識的過程,也可以強化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從中收獲知識、學習技能,進而于潛移默化中提升他們的學科素養。此時,初中地理教師需積極響應新課改的號召,將構建有效的課堂作為目標,并為此展開不懈探索,通過實踐、創新將各種優質的教學方法與課堂教學內容結合起來,從而有效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讓他們通過自主參與、實踐探究掌握知識的內涵和有效的學習方法,最終不斷提升教學的有效性,促進學生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升.淺談新課改背景下如何構建初中地理高效課堂[J].教育科學:全文版,2017,11(6):129.
[2]甘詠紅.新課程背景下的有效初中地理課堂構建實踐探究[J].考試與評價,2018(8).
[3]姜榮基,張永芬.淺談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地理教學[J].新課程,2018(10).
作者簡介:
趙廷美,貴州省銅仁市,貴州省銅仁市石阡縣文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