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雪芬
【摘要】《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讓學生在學習中樂于參與、積極合作、主動請教?!倍⒄Z教學的重要任務是培養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英語課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語言課,作為學習英語的中國人,進行大班教學且缺乏語言的氛圍。針對以上的情況,在教學實踐中,筆者開展了“分層教學一小組合作”的教學模式,旨在探索出有效的英語教學方法,提高課堂學習效果。
【關鍵詞】分層教學;小組合作;提高效果
《小學英語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英語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但教育者面對的卻是學習能力、速率不同的學生。隨著年級的增長,學生英語成績產生了嚴重的分化,如何因材施教,使學困生逐步縮小成績差距,提高其學習的興趣和學習能力,將是我們面臨的重要課題。為此,在教學中,筆者結合學校的課題,開展了“分層教學一小組合作”的教學研究,通過讓不同層次的學生組合為一個小組,設計不同的要求,讓優生帶動學困生,讓每位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到課堂中,從而提高課堂效果?,F結合筆者的教學實踐,談談如何開展“分層教學一小組合作”的教學研究,從而提高英語課堂效果。
一、“分層教學一小組合作”的開展形式和采取的措施
1.采取“L-G-O”的分層模式、合理分組
分組是合作學習的基礎。為了充分發揮學生個體及學習小組的優勢,在組建小組時結合學生的性格特征、學習能力、學習成績等諸方面進行分員,每小組大多由4人組成,每人在組內有不同的角色,如,組長、記錄員等。按照”L-G-O”的分組模式,L是指可以起引領作用的小組長,在小組中起到引導、帶動組員的作用,是成績和能力都較為突出的學生;G是指學習和能力中等的學生,他們中有的接受能力較好但不主動發言,有的積極表現但又學習一般;O是指一些學習接受能力慢一點的學困生,他們中有的在課堂中不敢發言、有的想開口說英語但又怕自已說錯,學習自信心不足。這些分組也不是一直不變的,老師會根據學生的表現情況,不定時改動分組。一個刁、組中可以有以下的組合形式:(1)兩個L學生,個G學生,一個O學生(2)一個L學生,兩個G學生,一個O學生(3)一個L學生,一個G學生,兩個O學生。讓L的學生帶動。的學生,也讓G的學生在小組中發揮到積極的作用。
2.分層教學、明確任務
合作學習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下通過協作、討論、交流、互相幫助,借助必要的信息主動建構知識的過程。但在一個小組中,每個學生的情況都不同,為了讓每位學生都能主動參與到課堂中,教師就可以發揮小組的有效作用,通過設計不同的學習任務,因材施教,讓每位學生都學有所獲。
例如,在操練有關衣服的單詞:dress、shirt,sweater等,以及句子How much is/are…?的時候,筆者設計了一個“Amy和媽媽去商店買衣服”為情景的合作學習任務,讓各小組發揮想象力,自編對話,表演故事,再評出前三名最佳表演的小組進行獎勵?;顒娱_始前先對每位組員提出不同的任務:O組的學生負責說出商店里的衣服名稱;G組的學生負責運用單詞和句型編寫對話,必要時可以請教L的同學。而L的同學負責編演對話,也可以找G或O的同學配合表演對話。各小組都很成功地將單詞和句型串成不但有趣而且內容充實的對話,不但讓每位學生都在主動參與到課堂中,還取得很好的課堂效果。因此,教師對全班同學有針對性的分組,分層教學,分工明確,職責到位,學生才能借助集體智慧,真正做到合作中學習,學習中合作。
3.組織活動、交流學習,提高語言的交流能力
活動中,每人要各施其職,老師分層合理地設計教學任務,使每個學生都參與課堂,快樂學習,在有限的時間內,達到最好的學習效率。交流學習的形式主要有匯報發言,表演等。小組活動中組長認真組織開展合作學習的同時,及時做好記錄,形成小組意見。活動中老師要鼓勵學生積極發言,認真傾聽。如,英語課上老師布置自編對話表演,小組各成員發揮各自的智慧,在內容、表演、口語上出謀劃策,互相幫助,共同完成學習任務。這樣既提高了英語學習活動的質量,也培養學生的英語交流合作的能力。
4.正確評價,提高臺作學習的主動性
德國教育家斯多惠說過:“教育的藝術本領在于激勵、喚醒與鼓舞?!痹陂_展“分層教學一小組合作”過程中,教師起到重要的引導、評價和鼓勵的作用。在每堂課中,我都采用小組表格評分和個人表現的評價,讓每位學生在參主動參與到課堂中。
二、“分層教學一小組合作”的學習形式
通過教學實踐,筆者認為比較適合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分層教學一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有:角色表演、游戲、調查活動。
1.角色表演
在大班教學的英語課堂中,我們最缺的是語言氛圍,也很難讓每位學生都有發言的機會。所以角色表演對操縱句型、對話、語言運用起到重要的作用。比如,PEP教材學生用書四年級下冊第六單元B Let'stalk,學生學完對話內容后,讓學生小組內分角色表演對話,可以讓L的同學扮演媽媽,讓G和O的學生扮演Mark,L的同學在課本內容的基礎上可以改編更長的對話,學生們都演得非常投人。每個人在組內都發揮了作用,對角色的表演特別到位,讓語言達到很高充分的交流作用,對語言知識的輸出也起到較大的積極作用。
2.游戲
學生的性格是多動、好奇。有效的游戲可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但游戲的設計要有一定的目的性,以免流于形式。如,進行PEP四年級下冊UnitIMy shool A Let'sdo時,因組內成員層次不同,讓L/G同學負責發指令,O組的學生聽指令做動作。這樣,組內的每位成員都能積極發揮自己的作用,達到良好的交流效果。
3.調查活動
調查活動,可以讓學生把本課時的重要詞匯、句型巧妙地運用在生活交流中。比如,學生在學習完PEP教材四年級下冊Unit3 Weather中這一句型:
What is the weather like in...?——It's…筆者設計了這樣一個調查活動:Lookat the word weather report.Make a survey in agroup,share your idea in your group,then givea report.
調查結束后,讓學生先在小組內交流調查結果,再向全班同學進行反饋。不但鍛煉到學生的表達能力,還能讓學生注意傾聽,集中課堂注意力。
三、“分層教學一小組合作”在英語教學中的實踐效果
1.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團結合作的的精神
在小組合作中,學生之間平等、協作、交流、討論,通過分層設計教學任務、分層組合刁、組,能保持幣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而且對培養學生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小學生好勝心強,樂于參加各種學習活動,但由于他們能力水平的不同會有不同的表現,比如,學困生,在學習活動中互相幫助、共同提高,知識和情感都得到發展。
例如,教一些水果單詞apple\watemielon\banana…筆者把“摘玉米”的故事改編,設計了一個“猴子摘果記”的故事情景:用動畫呈現猴子在果園里摘水果,邊摘邊扔,最后追兔子去了,結果一個都沒摘到。這是一個學生熟悉又感受興趣的故事,在播放動畫前提出要求:要認真觀看,0的同學要記下水果單詞的發音和兩個句子,G的同學要讀出你所學會的單詞和句子,L的同學能把故事的大意用英語表達出來。先在小組內進行討論交流,誰先學會單詞的同學教會其他的組員,每個組員都有機會代表小組進行發言,比賽看哪個刁、組記得多說得準。實踐證明,學生很認真地觀看故事的發展,也專注于每個單詞的發音,看完后在小組內分分享,一些記得多的同學還主動教自已的組員。就這樣,在輕松、育趣的情景下,學生們能爭先恐后地說出剛才學會的單詞和句子。由此可見,有效的“分層教學一小組合作”能培養學生的興趣、激發學生的積極性。
2.讓每位學生都積極參與學習,有效地提高課堂效果
英語作為一種交流的語言,其學法不同于數學等其它學科,必須強調學生在學習中的主動性。英語課是語言課,語言的交流、溝通是重要的教學目標。小組活動讓學生更好婦腸云用語言進行交流,掌握語言能力。比如,在學習:What are these/ those? They'resheep/horses/-二句型時,先掌握基本句型,再讓組內利用游戲形式操練動物的單詞時,在教授單詞時教師伴以一些形象的動作,以加深印象,然后讓學生分小組進行操練,L的同學做動作并問What are these/ those?G&O的同學猜單詞,并說出:They're…,沒想到學生做的動作很逼真且有代表性,印象最深的是elephant這個單詞,有學生雙手相握,手臂垂于面前,腰彎曲,然后兩臂左右搖晃,特別形象。而“monkey”這個單詞,有學生則抓耳撓腮,一腳提起,那樣子真活潑生動。這些都是在“分層教學一小組合作”學習中產生的火花,“分層教學一小組合作”讓每位孩子都積極參與學習中,課堂效果也會隨之提高。
四、存在的不足之處
1.參與程度的差異
本應該經常輪換L、G、O的小組角色的,但在實際操作中,角色轉換有點困難,雖然全體的積極性有所提高,但參與程度和學習能力仍存差異。
2.時間不充足
“分層教學一小組合作”有一定探究和實踐的價值,提出的問題和刁、組學習的任務具有開放性。學生的合作學習如果沒有時間保證,有時會成為走過場。
3.評價的片面性
教學中,音盼教師趕著講授教學內容,忽略了對學生的評價;或只對小組評價了,而忽略了個人的評價;或進行了小組的整體評價,而忽視了小組的進步評價。
五、結語
“分層教學一小組合作,,的教學模式,在教學實踐中,雖然存在一些不足,但它的意義和效果是明顯的,不足之處在未來的教學實踐中也是可以不斷改進的。《小學英語新課程標準》鼓勵學生獨立而富有個性的學習,倡導任務型教學模式和合作學習方式。實踐證明,開展“分層教學一小組合作,,學習,能培養學生英語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效果。
參考文獻:
[1]李萍.《新視野英語教程》一課的教案設計[J].衛生職業教育,2008(07):86-88.
[2]文秋芳.英語學習者動機,觀念策略的變化規律與特點[A].英語學習策略實證研究,2003[C].西安: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55-259
[3]郭硯冰.英語課堂合作學習的實施與評價[J].廈門教育學院學報,2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