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定斌
【摘要】無論是在學生的成長中、學習中,還是社會發展的歷史長河中,數學都發揮著積極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數學作為一門邏輯性、科學性較強的學科,老師在教學中要努力從合作、能力、品德、意識、思維等方方面面,提高學生數學素養,升華課堂教學意義,以滿足學生成長過程中的營養需要,也使高中數學教學質量更上一層樓。核心素養理念下的高中數學老師,與時俱進,積極探索,大膽創新,在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教學手段、課堂模式等方面,積極引導,啟發學生,從而提升學生學習能力,切切實實提高他們學習數學的品質和意念,為將來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核心素養 ?高中數學 ?有效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34-0046-02
1.引言
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提高全民素質成了我們每一個人關注的問題與努力方向。高中數學作為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一門主要學科,老師的教學要從以往單一的知識灌輸邁出一步,兼顧到高中生能力發展,智力開發,要讓學生在學習中不但有合作意識、學習能力,還有要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勇氣。所以,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品德,使新一代高中生做一個全面發展的好學生,才能為將來培養國家和社會需要的復合型人才做好鋪墊。好多老師以為,數學學科自身的特殊性,除了知識的傳授,好像在培養學生品德和一些素養方面沒有作用。其實不然,數學的難度,探索性,正是學生在學習中培養和提升其意志、堅持等一些優良品質的主要途徑。不過作為高中數學老師,真要在教學中有所創新,無論是理念、方法、手段,還是課堂模式的搭建上,都要努力適應學生、啟發學生,讓學生能融入其中的同時,還能引導其不斷探索,才能提升學生能力,提高其學習數學的品質和意念,從而實現核心素養下高中數學的教學目的。
2.核心素養教學理念與傳統理念的區別
2.1 課堂主體性的不同
在以往的教學中,課堂上老師是主體,所有教學活動都要圍著老師轉,學生只是一個陪襯,雖然不能說是可有可無的存在,但其學習過程的態度、狀況完全是被忽視的。學生的學習處在一種被動狀態,老師并不關注,或者根本不會關注到每個學生。而核心素養教學中,學生是主體,課堂上的一切教學活動不但要根據學生學習能力、習慣、需要進行設計,就連問題的設計、方法的選擇也要結合學生的學習,以適合學生學習目的,為學生打造全能型、活躍性的課堂,讓學生的能力、智力、習慣,在課堂學習中都有所發揮和提升,得到更好的培養。
2.2知識與能力地位不同
傳統數學教學,老師都是以成績為評價標準,所以大多數高中數學老師在課堂上想法利用一切時間,總想著給學生傳授盡量多的知識,也希望學生能在學習中無條件、無質疑地接受全部知識,完全忽略了學生是有思想的,尤其是高中生已經有了相當成熟的思想和思考能力,所以導致學生在課堂上不積極,課堂教學質量也很差。在核心素養教學理念下,老師的重點既在知識的傳授上,更在學生能力的發掘、發現、培養上。把給學生灌輸知識變成給學生一些方法,并給予一些能力,讓學生能根據一點觸及并探索全面,把課堂上每個知識點都貫穿起來,形成自己的知識構架和體系,從而,從根本上全面提高學生綜合學習能力,實現高中數學教學的根本目的。
3.核心素養理念下高中數學教學策略
3.1結合具體教學,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作為一個高中生來說,具備一定的學習能力,是抓好一切學科成績的關鍵。高中數學這樣一門抽象、復雜的學科,更需要學生有一定的學習能力,才能結合課堂上的教學,徹底學懂課堂所學知識,增強自己的學好數學的信心,也保證以后學習的有效性。因此,作為素質教育背景下的高中數學老師,在教學中一定要給學生傳授一些科學的數學學習方法,讓學生把教與學主動地結合起來,不斷思考、探索,提升數學的思維能力。多年的數學教學,我發現對于現代的高中生來說,要想真正提高其學習能力,保證學習成績,課本上的內容不但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內容也過于死板、單調,所以,老師要結合生活,把學生熟悉的生活問題引入課堂,讓學生把學與用結合起來,就會使學生更熟練地掌握課堂所學知識,靈活運用課堂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如,在學習“空間幾何體”相關知識時,老師為了給學生講清楚內容,讓學生容易理解,可以讓學生觀察一些更簡單的圖形,如自己的課桌、筆盒、水杯等一些學生熟悉的物體。這樣不但能讓學生放下學習壓力,循序漸進的掌握知識,還能讓學生對知識產生親和感,促進教學,也保證課堂教與學的有效性。
3.2想方設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1)巧用信息技術,提高學生思維能力
毋庸置疑,在現實教學中,對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確實不夠重視,尤其是在傳統教學方式下,對于一些抽象內容,學生就無法從根本上真正理解,只是一知半解,剛教過,貌似掌握了的知識,放在課堂例題上會做,放到其他變相的題干中就不知道怎么做了。這就是學生對知識沒有達到透徹的、真正的理解。隨著時代發展,信息技術以它獨有的教學形式走進了課堂,以豐富多彩的內容改變了教學模式,極大地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所以,作為數學老師,一定要明確新時代對老師的要求,熟練掌握一些信息技術教學設備,有效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在課堂上根據內容需要,靈活運用多媒體、電子白板、幻燈片等,給學生營造不一樣的數學課堂,并使抽象、復雜的數學知識變得直觀、簡單,方便學生分解、理解,探究知識本真,達到理解、掌握、運用的目的。
(2)通過解題,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從小學到初中的數學學習雖然也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會培養學生一些解題的技巧和思路,但是真正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還是高中階段的學習,尤其是高中數學,所以說高中階段無論從學生學習上還是成長上,都是最最關鍵的幾年。學生的思想、思維不但能得到培養和提升,他們知識、品質、性格都會有很好的提升和塑造。所以,具體在課堂教學中,老師要充分利用教材上探究型的習題,有目的、有意識地尋找數學中的邏輯因素,培養學生嚴謹的邏輯性,科學性,使學生在學習中不但能創新,而且還能遵循數學學習的原則和規律,從實際出發,結合課堂教學,積累知識,提高學習能力,思維能力。當然,老師還要在教學中采用一個問題多種解決思路的這樣的題型,引導學生多方向,多層次、多維度、多角度地思考問題,分析、討論,發現一個問題的多種解決方法,并通過問題的增加,條件的改變,激勵學生發現新的思路,進而無形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3運用一些手段,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可能是這一代高中生都是獨生子女的原因,從小家庭教育、社會觀念的影響,學生不但在學習中,還是在生活中都比較自我。這當然在一定程度上來說是學生自信的表現,說明學生有一定的學習能力。但是在這個競爭非常激烈,發展又飛快的社會下,合作意識的培養,似乎更能幫助學生學好數學,也能為學生今后的社會競爭力的提升做好鋪墊。我們知道,高中數學已經有了相當的難度,無論任何一個學生,在學習中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這個時候,不但需要老師的幫助,更需要與身邊的同學進行合作,互相探究,互通想法,打開思路,抓住契機,吃透知識點。因此,作為高中數學老師,在課堂教學中就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這種合作的精神、意識,樹立學生的團體意識,合作意識,增強學生的團結精神,同時也提高學生的集體榮譽感。比如,老師可以把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也可以讓學生自己組隊,尋找組員。當然,老師要把握小組的結構,優秀生、平行生、學困生要互相搭配,這樣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每個學生有進步的機會,才能發揮合作學習的作用,有效完成教學任務。
3.4 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習數學的自信心
興趣在學生的學習中可以說是一股無可替代的力量,在興趣的驅動下,學生不但敢于探索,解決問題,還能獲得更多的未知,幫助學生不斷提高成績,保持學習的熱情和自信。因此,在高中數學教學中,要想培養學生的自信心,老師一定要采用一些有趣的教學方法,如,多媒體、情境設置、生活案例、游戲滲入、多種導入等等,生動、形象地打開學生了解數學、學習數學的思路,實現寓教于樂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快樂學習。比如,“奇偶函數”的內容比較抽象、難懂,老師用傳統的板書加講解,很難讓學生一下子明白,如果老師運用多媒體,把奇偶函數的關鍵知識點,相對的解題技巧還有理論、概念,通過生動、形象的方式展示給學生,不但會大大降低其難度,還能培養學生的興趣,拓展學生思路,增強其學習的信心的同時,也促進課堂教學的效率的提升。
3.5撰寫數學小論文,提高學生綜合學習能力
(1)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數學小論文,其實就是學生對某一個知識學習的獨特方法,或者是學生對某一個問題進行的獨特解答。這就能培養學生在學習上不拘泥于一種形式、課本,不受限于老師的講解和思路。他們會在課堂上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對教學內容提出自己的見解和論證,從而使學生的創新精神得到培養。
(2)培養學生面對問題的能力。對于數學學習來說,沒有比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更有效的學習方法了。所以,老師在指導學生進行數學小論文的寫作過程中,也正是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是學生勇敢摒棄傳統的學習方法,主動進行實踐活動,從而發現、解決問題的一種活動,它相比傳統的學習方法,能更加有效地增強學生的問題意識,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3)培養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在以往的傳統學習中,學生對知識的獲得通過老師在課堂上的教學,學生是被動的接受者。而今有了撰寫小論文這樣一種幫助學生進行有效學習和總結學習方法的手段,學生既能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更深入理解知識的結果,又能體驗成功的快樂,還能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濃厚興趣,提高其學習能力和成績。
四、結束語
總之,核心素養理念下的高中數學教學,老師首先要考慮到的是學生,關注的也是學生,并要結合學生綜合能力和實際情況,設計教學內容,選擇德才兼修的教學方法,在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教學手段、課堂模式等方面進行有效探索,使學生的數學素養和綜合品質得到更加有利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陳彩虹,趙琴,汪茂華等.基于核心素養的單元教學設計——全國第十屆有效教學理論與實踐研討會綜述[J]. 全球教育展望,2016(1):121-128.
[2]陳獻娟.如何運用自主開放、合作探究的課堂教學模式滲透高中數學學科核心素養[J].數理化解題研究,2018(27):19-20.
[3]樊照樹.基于核心素養理念的高中數學教學的四種策略[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8(05).
[4]彭艷香.核心素養理念下的高中數學教學策略研究[J].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2019(02).
[5]劉凡云.給學生發展的空間——高中數學“留白”藝術[J].新課程學習(中),2013(07).
[6]向應容,冉隆俊.立體幾何學習入門難的原因與對策研究探討[J].青春歲月,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