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分析產教融合的意義,論述產教融合視域下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音樂素養的培養策略,提出了解幼兒園各崗位對音樂授課的需求;豐富教學內容,開展情境授課;在實踐中修正學生的不足;小組合作進行點評,完善授課內容等做法,以提升學生的崗位對接能力。
【關鍵詞】產教融合 學前教育 音樂素養 崗位對接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0)06B-0167-02
為了滿足幼兒的多樣化需求,幼兒園教師需要具備多種才藝,不僅要掌握歌唱技能,還要學習鋼琴以及彈唱結合技術,并且要具備一定的音樂鑒賞能力。因此,學生需要在實踐中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才能適應未來社會的發展需求,更好地對接幼兒園教育教學工作。
而產教融合理念是專門針對職業學校的學生而言的,即根據學校開設的專業課程發展相關產業,將產業與教學完整地結合,在相互的促進中完成對在校學生的綜合培養。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培養的學生就是幼兒園教師,學校可以與幼兒園合作,在課外實踐中帶領中職生去幼兒園實習,使學生通過實習更深入地了解自己所學的專業,更有效地提升自身的職業能力。本文對產教融合視域下的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音樂素養培養策略進行探討,以提升學生的就業競爭力,達成校、企、生三方共贏。
一、了解幼兒園各崗位對音樂授課的需求
要想勝任幼兒園崗位工作,必須深入了解幼兒園對音樂教師的專業要求。在產教融合視域下,學校要積極爭取與合作的幼兒園達成共識,帶領中職生到幼兒園實地考察,讓學生切身體會幼兒園教師如何對幼兒授課、如何調動幼兒的興趣和積極性,了解課程教學需要準備的工作有哪些等。幼兒園教師在授課中有著豐富的經驗,學生可以有選擇地穿插到不同班級了解學齡前教育的具體工作內容。首先,學生在幼兒園音樂課上發現教師更多的是先引導幼兒產生情感的共鳴,即對幼兒常聽的樂曲進行彈奏,激發幼兒跟唱;之后開始這節課的學習,并根據授課內容補充相應的知識以增加師生間的配合;然后再進行重點內容的講解。整個授課過程,需要教師具備即興發揮的能力。其次,學生在實習中能夠發現聲樂課堂的綜合性,對課堂上的內容進行詳細的總結,并結合自己的理論知識體會崗位的真實需要,進而配合教師完成授課。再次,教師通過到幼兒園中進行調研,發現需要對課上使用的教材進行一定程度的改進。教材中的許多內容太過理論化,很多知識在實踐中并不適用,教師要針對實際需要,充分考慮學生今后的發展情況,制訂新的授課大綱。最后,在班級中展開小型交流會,師生一起交流在幼兒園中的體會、總結理論與現實的差距,進而探討出一套完整的授課流程。
在學校與企業的合作中,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到不同的幼兒園中考察與實習,及時將自己的專業技能學以致用,在發現問題和總結問題中提升自己的音樂素養、培養自己的學科思維,從而更加全面地了解到現階段學習內容的重要性,總結并形成自己的授課流程,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再在幼兒園中進行實踐,實現將所學知識與幼兒園崗位對接,最終達到學有所成的目的。
二、豐富教學內容,開展情境授課
由于音樂課所使用的教材編排較為陳舊,很多內容無法靈活地運用到實際崗位中,為了讓學生更好地適應未來的工作需求,教師應該結合幼兒園的具體授課內容對課上的教學內容進行一定的刪減,豐富授課內容并采用情境教學,以此完成學生學科素養的培養,確保學生扎實掌握理論知識并能夠更多地在實際中應用,為將來的工作做好準備。在產教融合視域下,學生有更好的資源,更加真實地面對在課上出現的問題,拓寬視野,提前思考自己未來從事的工作崗位需求,不斷地提升自己的音樂素養,提升對未來工作的應變能力,從而順利對接將來的幼兒園工作崗位。
(一)結合現實需要,調整教學內容。一是鋼琴的訓練,鋼琴是每一個學前專業的必修課,現在社會需要的是全面發展的人才,鋼琴與聲樂兩者是相輔相成的,因此鋼琴的教學在中職學校是十分重要的基礎內容。在以往的教材中,學生需要掌握不同類型曲目的演奏方式,但在實地考察中筆者發現在崗位上更多需要的是兒歌的彈奏能力,在課上應該重點對兒歌演奏進行訓練。二是針對鋼琴的兒歌演奏訓練,要求掌握最基礎的識譜能力,能根據譜子準確地哼唱出這首歌的曲調并進行演奏;同時能將曲子與歌聲結合,區分不同的節奏;針對在幼兒園中第一次了解這首歌的幼兒不能在第一時間跟著伴奏合唱的情況,彈奏者能夠放慢節奏,逐字逐句分解教學。這就要求學生能夠無間斷地彈奏一首曲子并能夠隨機停頓,減緩節奏重復練習。這樣的授課內容既鍛煉了學生的基本功,又培養了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為學生將來的幼兒園崗位對接做好充足的準備。三是要拓展多種類型的兒童歌曲及歌曲演唱方式。幼兒對未知事物存在著十分濃厚的好奇心,拓展學生的音樂儲備能使其在實際應用中取得良好的教學成果。同一首曲子能夠出現多種不同的演唱方式,在課上可以對演唱方式進行拓展,如《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是最為基礎的兒童歌曲,在課上可以分別對流行唱法與美聲唱法展開教學,引導學生了解不同的音域,達到豐富課外內容的同時打造較為有趣的課堂環境。四是授課內容要與相關產業呼應,使學生在實際應用中能夠滿足幼兒的需求,培養雙方的音樂素養,實現有效教學。
(二)創設相關情境,考查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在產教融合模式中,可以將班級改造成幼兒園,即班級成員代表不同的學齡前兒童,隨機抽取幾名學生在班級中授課,在創設的情境中模擬學生在崗位對接時可能出現的種種情況。一方面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另一方面培養學生音樂學科素養,在演練中體現學科素養的真實含義,拓展學生的學科思維并在情境中有效應用。
三、在實踐中修正學生的不足
學生在實踐中能夠直觀地發現自己的不足,并在實際生活中有針對性地加強鍛煉以在短時間內提高自身的學科素養。在產教融合視域下,學生有了更多的實習機會,他們能夠在崗位對接中充分地了解音樂專業的具體應用,吸收自己沒有掌握的知識,同時拓寬自身的視野,不斷地完善專業技能,進而總結出屬于自己的授課方式。
(一)及時發現問題。在崗位對接的過程中,教師要適當放手,讓學生自己感受作為一名教師應該具備的最基本的素質。同時,學生要熟悉幼兒園的授課流程,雖然在前期的實習中感受過大致的上課情況,但是很少有機會進行完整的講述,故學生應該珍惜產教融合模式下提供的實際演練機會,及時發現自己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二)克服緊張情緒。在實踐練習中,學生要學會如何與兒童進行溝通,有些中職生掌握了充足的理論知識,但由于緊張等情緒以致不敢和幼兒交流,導致課堂教學達不到預期效果。對此,一是教師可以先在在課上由多個學生共同完成音樂課的講解,通過“人多力量大”以緩解學生的緊張情緒;二是要求學生先了解教學內容,在腦海中構思出相應的授課流程,之后按照自己的想法完成授課,做到胸有成竹便能緩解緊張情緒。
(三)完善專業技能。加強對學生實踐的考查,促使學生更加直觀地了解自己的不足并加以完善。音樂素養包含讀譜、視唱、聽音、節奏等方面,將這些方面的能力綜合應用能有效提高音樂素養。學生可以先了解兒童教材,將課本中的譜子通過鋼琴演奏出來,并結合自己準備的素材,對相關內容進行拓展,之后帶領幼兒完成歌曲的學習。在學生實踐課程結束后,請專業教師進行點評,分析學生在課堂中的具體表現,最后請幼兒對實習教師進行點評。在完整的課程結束后,教師再適當地提出一些改進建議并對學生進行鼓勵。通過這一環節,學生的音樂能力和音樂素養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同時能夠明確在實際授課中應該具備什么樣的條件,從而在之后的學習中及時補充自己的理論知識并完善專業技能。
四、小組合作進行點評,完善授課內容
在中職階段的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開展多種不同的活動加強對學生音樂素養的培養。為使學生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順利對接幼兒工作崗位,教師可以采用小組合作方式進行教學。在前期的授課過程中,學生已經在幼兒園中至少完成了一次完整的講課過程,在課后要及時回顧課上出現的問題。對此,教師先根據學生擅長的不同領域進行分組,每組中要保證各個方面的技能都涵蓋;然后要求學生根據實習中出現的問題展開深刻的反思,同時在小組討論中制訂一套修改方案,并提前預估在課上可能出現的問題;最后根據學生的匯總情況在課上進行分析總結。在這一環節中,學生的思維能夠得到拓展,考慮問題也更加全面,能夠全面分析出自己在音樂專業中的不足,從而有針對性地提升自己的音樂素養,更好地對接幼兒園教育教學工作。
總的來說,產教融合視域下,教師結合幼兒園崗位需求及時地對音樂教學內容進行調整,能夠更有效地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幫助學生更全面地發展,為學生今后的就業打下更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姜 楠.中職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學改革探析[J].中國民族博覽,2019(03).
[2]范子琪.提升幼兒教師音樂素養視角下的學前教育音樂課程改革探討[J].藝術評鑒,2019(10).
[3]黎娟秀.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幼兒歌曲彈唱教學研究[J].當代音樂,2019(06).
[4]王 宇.談中職學前教育專業聲樂教學現狀及改進措施[J].中國校外教育,2019(21).
[5]易文君.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音樂素養的培養[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9(07).
[6]崔 茹.分析中職學前教育專業視唱練耳教學[J].中國新通信,2019(15).
[7]鄔文娟.中職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師專業化發展探析[J].華夏教師,2019(22).
[8]陳繼紅.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音樂素養的培養[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9(11).
【基金項目】廣西技工教育“十三五”期間第一批立項科研課題“產教融合視野下中職學前教育學生音樂素養與幼兒園崗位對接培養探索”(GXZZJG2019B086)。
【作者簡介】韋志軍(1966— ),男,壯族,籍貫廣西桂平,本科,高級講師,現就職于廣西科技商貿高級技工學校,研究方向為中等職業教育管理和辦學模式創新。
(責編 羅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