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永紅
摘 要:語文學習中,閱讀與寫作占據著相當重要的地位,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需要培養學生閱讀以及寫作的興趣。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讀寫結合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手段,能夠有效提升小學語文整體的教學效率。本文就主要對讀寫結合教學模式下的小學語文寫作教學進行了深入的探究,希望有效提升小學語文整體的教學水平。
關鍵詞:讀寫結合;小學語文;寫作教學
引言:
閱讀與寫作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基本內容,也是直接影響學生語文素養提升的主要方面。同時,閱讀與寫作之間存在著不可分割的關系,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寫作是閱讀的外化,二者相輔相成、互相促進。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將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相結合,實施“讀寫結合”的教學策略,以有效提高小學語文的教學效果和學生的語文素養。
一、讀寫結合在閱讀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一)促進教學的改革
在語文教學中,閱讀是一個積累素材和知識的過程,而寫作則是將學的知識變作自己的知識,并通過不斷地運用來提高自身修養的過程。沒有正確有效的閱讀,則不會完成優秀的寫作,不會有基本的寫作能力。在語文教學中,所有的課程基本都可以歸納為閱讀和寫作的學習,只有將兩者有效結合起來,才能將更正確、更優質的語文學習方式貫徹到學生的思想中,這對初次系統接觸閱讀和寫作學習的小學生來說至關重要。而且讀寫結合也是以當下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為中心,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具有重要意義,有利于推進教學改革的進程。
(二)提升學生語言應用能力
應用讀寫結合的方式,讓學生利用閱讀,積累寫作的素材、資源以及詞句,通過對文章的思考,用仿寫、續寫等方式來進一步提升對文章的理解,逐漸積累閱讀的技巧和寫作思路、方法。在讀寫結合的應用中,引導學生對語言文字的表達方式進行創新,發散他們的思維,培養想象力,讓其通過不斷的訓練,掌握適合自己的寫作方法和閱讀技巧,將閱讀積累的知識通過書面或者口語表達出來,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和信心。
(三)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一般是教師引導學生對課文進行閱讀及理解,而沒有注重在閱讀之后對其寫作能力進行鍛煉,許多教師往往是將寫作放到另外的部分來專門學習,這種脫節式的訓練并不能有效幫助學生將所學知識靈活地運用。所以,讀寫結合就是在閱讀時,引導學生根據閱讀的內容進行創新,或者根據內容的特點進行仿寫等,既能加深學生對于閱讀內容的理解和記憶,又能提高學生活學現用的能力,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促使學生在閱讀和寫作能力上更進一步,有效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二、小學讀寫結合教學方式的融入對策
(一)利用閱讀提升學生寫作興趣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采用讀寫結合的教學方法,教師需要根據教學內容,以學生的認知水平為基礎,實施多種形式的讀寫聯動的訓練活動。首先,對優美語句進行仿寫。模仿是獨立創作的必經之路,因此,教師就可以在閱讀教學中,組織學生對重點或優美的語句進行仿寫。其次,發揮合理想象進行補寫訓練。小學語文教材中有很多文章采用了“留白”的描寫藝術,這為學生提供了充足的想象空間。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就應抓住這種教學時機,引導學生進行積極的思維訓練,并進行補寫、續寫等訓練。再次,根據閱讀內容進行改寫訓練。改寫訓練也是對學生進行思維能力、寫作能力訓練的有效形式,學生結合對文章的理解,并加入自己的想象和情感,能將原本的文章進行精彩的改寫。最后,自我理解的再現,進行擴寫訓練。小學語文教材中有些課文中的段落敘述雖然簡單,但是對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及思想有著重要的作用,學生在對這類段落進行閱讀時會有自己的理解與想象,教師就可以指導學生將自己對這類段落的理解通過寫作的形式再現出來,這種擴寫的形式既是對學生寫作能力的鍛煉,也有助于學生對文章的深入理解。
(二)由淺入深落實讀寫結合教學工作
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方式較為多元化,小學教師應該結合不同年級不同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針對性的教學方案,本文以統一的閱讀方式配以不同的寫作方式來體現“漸進式”的讀寫結合,即假定教師的課本講解方式是無差別的,但輔之以不同的寫作途徑。在小學語文課本中,可以很明顯的感覺到一年級更注重字詞的學習與積累,這一階段的寫作就可以采取近義字詞的延伸與拓展。隨著年級的上升,學生語言能力提高,課文的難度也隨之提升,二到五年級的學生可以將自己喜歡的句子摘抄并進行仿寫擴寫;或者在課本上進行批注,將自己的感想記錄,形成個人的素材庫。
(三)培養良好習慣,提高寫作能力
首先,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積極了解小學生的興趣和愛好,特別是要及時詢問他們的學習狀態,鼓勵其勇敢說出自己的問題,對于一些想法奇異的學生,教師不僅不能忽視,還要大力贊賞,肯定他們的想象力,鼓勵他們做好自己,實現個性成長。其次,教師要重視對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因為習慣是學習中最好的增強劑,而且好的習慣越早形成,越有利于學生的學習。小學生正處于初步接觸正式教育的階段,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多發掘小學生的優勢。在閱讀教學時潛移默化地引導學生在閱讀中累積素材,包括好的詞匯、好的句子,甚至是豐富的寫作手法等,然后再鼓勵學生將積累的知識進行運用,既是一種檢驗學生掌握程度的方式,又能激勵學生積極創作。另外,教師可以通過設計關于閱讀與寫作的游戲和比賽來激勵學生,特別是對學生在寫作中積極引用閱讀素材的做法要大力表揚,鼓勵學生將閱讀和寫作進行充分融合,提高讀寫的綜合能力。
結語:
小學語文教學中,讀寫結合是教學的基本原則之一,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閱讀以及寫作能力。
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對這一教學方法進行科學的把握和積極的運用,進而有效促進學生的綜合語文素養的培養。
參考文獻:
[1]韓瑞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應用——基于文本精讀與寫作技巧的綜合性教學研究[J].考試周刊,2019(15).
[2]李麗.讀寫雙翼,合而為美——小學語文高段讀寫結合的教學探究[J].中華少年,2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