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健慧
摘?要 隨著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新課程標準特別強調了數學教學應該與實際生活相結合的教學理念,在教學過程中將數學知識生活化,才能夠在生活實際中發現數學問題時,也能夠將所學習到的數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從而增強數學教學的趣味性,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引發學生的探索求知欲,進而拓展學生的邏輯思考能力。在小學數學教學階段,應該將數學與生活相結合進行實踐教學,本文以四年級數學教學為例,對小學數學與生活結合的教學實踐進行了以下分析探討。
關鍵詞 小學數學;生活實踐;四年級;數學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20)26-0199-01
眾所周知,任何知識的來源都起源于生活實際,數學知識也不除外。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階段,教師應該將數學知識和生活實際相結合,在生活實踐中深切感受數學的魅力。在數學教學中,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應該以自身的生活與教學經驗為前提,再根據學生已掌握的數學知識進行教學,在生活實踐中,為學生提供數學知識探討的學習機會與知識平臺,讓學生在掌握小學數學知識的同時,也能夠學會學習數學的方法。除此之外,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可以在生活實踐中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在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思考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探索過程中踐行邏輯思維的拓展,最終可以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實際中的數學問題。
一、在生活實際中發現數學知識
數學與生活關系息息相關,為了便于小學生對數學知識了解、數學知識的運用等,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中應該積極運用生活實例,教會學生在生活的點滴中切身體驗數學的魅力,從而能夠將數學知識應用于生活實際,比如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教材中《大數的認識》一節中,教師首先可以引導學生在班級中發現“數”,找找教室內有關數字的相關信息,然后可以擴大發現范圍,例如在操場上、在上下學路上、在家里等都可以讓小學生進行發現探索“數”的存在。此外,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課外作業的布置與實際問題的實踐,引導學生積極體會生活中無處不存在的數學小事例。比如學生在學習長度單位時關于“千米”的認識時,首先學生只是粗淺地了解了“千米”的概念,1千米=1000米,但是對具體實際的“千米”到底有多長是不大清楚的,教師這時候就可帶領學生去操場進行實地測量,同時也可以同其他長度單位進行比較學習,例如一米、百米、千米等。這樣不僅使學生對于數學的認識不再抽象化,可以在具象化的認識中加深理解,而且也是學生在切身體驗中感受數學學習的趣味性,增進學習的動力,為數學課堂教學的深入引導打好了基礎。
二、將數學知識運用于生活實際
在學生學習掌握數學知識之后,它的用途并不僅僅是進行解答習題與數學考試,而是為了將數學運用于生活實際,能夠讓學生運用數學的方法解決生活中所遇到的問題。在這一生活實踐方面,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在課后作業的布置與社會實踐活動的開展上做出相應的教學方案。比如小學四年級下冊教材中《四則運算》這一課中,教師在課堂中教完學生加減法之后,可以布置類似這樣的作業:在某一商店中,調查打折商品與不打折商品的區別,要求學生在了解同一款商品香腸、火腿、泡面的總費用后,對其打折價與不打折價進行比較,計算差價。這樣的課后作業不僅使學生在生活發現數學,也可以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再比如在教學《三角形》這一課時,在了解三角形的形態特征后,教師可以在課堂安排一個結構松散的物體,例如一把椅子,讓學生利用三角形的穩定性分組討論如何穩定這把椅子,然后經過動手實踐親自修理。通過這種教學方法,不僅加深了學生對數學運算和知識特性的了解,而且也是學生深切感受到數學與生活密不可分的聯系。
三、實際教學中數學與生活結合的教學方法
在深刻了解了數學與生活的密切關系之后,小學數學教師應該采取適當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比如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結合生活實例,創設相應的問題情境,將抽象的數學模型轉化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從而使數學教學順利進行。所以小學數學教師在編題解題時應該結合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事例,使學生容易理解題目的大意,同時培養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思維能力。比如,在學習《平行四邊形與梯形》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安排學生對教室內相應物體進行測量,比如平行四邊形實物的現場制作,通過剪刀、紙張、尺子等工具進行平行四邊形物品加工,在動手操作的同時可以讓學生帶著以下問題進行考慮:如何進行測量?測量那些數據?平行四邊形與長方形有哪些共同點又有哪些不同點?通過這種在教學中營造相應的實例情境,不僅增強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思考能力,也營造了輕松有趣的課堂環境,使數學教學課堂更加貼近生活實際的同時,也促進了小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思維擴展。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發展,小學數學教學的課程重點已經從數學知識的應考能力轉移到生活實用能力上去。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中應該適當地改變教學方法,結合生活實際,將抽象的數學問題轉化為容易理解生活事例,在營造良好課堂教學氛圍的同時,也能夠增強數學學習的趣味性,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引發學生的探索求知欲,拓展學生的邏輯思考能力,進而實現小學數學教學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寧.淺談小學數學與生活結合的教學實踐——以四年級數學教學為例[J].新課程·上旬,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