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方紅 曹秀娟 王言英
摘要:在“課程思政”教育改革背景下,分析論證《線性代數》課程思政教育專題研究的迫切性,提出了課程思政工作中需要注意重塑教師的教育理念和堅持科學的方法。從數學文化等多角度探索挖掘線性代數課程的思政元素。
關鍵詞:線性代數 課程思政 教學實施
“課程思政”的內涵就是要在非思政課程的教學中注意融入思政教育元素,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于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在非思政課堂中著重做好思政教育,這是對高校課程教育理念改革任務目標的再次明確和劃重點,這是對當前課程教育改革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這就需要我們更加深入開展教學理念改革方面的專項研究。
一、《線性代數》課程思政教育專題研究的迫切性
數學是一門研究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的科學,是其他科學的“方法”科學。數學研究的對象和過程不受人的價值觀念影響,旨在通過嚴密的邏輯思維揭示客觀普適的自然規律。線性代數課程要教授學生掌握應用科學中常用的矩陣理論、線性方程組、二次型等理論及其有關的基本知識,培養學生的空間直觀和想象能力以及抽象思維和邏輯推理能力, 培養學生運用線性代數方法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并為今后利用矩陣這個數學工具處理專業領域內的復雜工程問題提供理論基礎。課程思政要求所有課程都要發揮思政教育的作用。《線性代數》課程也不例外,需要專項研究其課程思政的教學改革工作。
在大學數學課程體系中,線性代數同高等數學一樣是大學的公共基礎課,尤其是理工科專業的基礎必修課程。同高等數學課程相比,線性代數的學時較少,但其一般都會接續高等數學課程而被安排在大學課程的第一學年,或者都會在各專業課程之前開課。線性代數課程作為一門大學公共基礎課,可以看作是高等教育的“智育”基礎,為構建大學生的專業知識體系奠定基礎,引導學生認識科學世界。這一特點,決定了該課程必然要自覺遵循“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調效應”的教育要求,方能真正完成“立德樹人”的根本教育任務。即,根本教育任務對該課程思政教育改革工作落實提出了迫切要求。
從課程安排時間來看,一般大學公共基礎課和思想政治理論課都是在大學開學伊始同步進行的。此時的新大學生面對的是較中學時期更加開放而又陌生的學習生活環境,正處于人格思想教育的開蒙時期,這就要求該課程應同思政課一起抓住時機,責無旁貸地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協同思政課程,強化思想理論教育和價值引領。
當前有好多學者分別從諸多方面對諸多課程開展了“課程思政”課題相關研究。但是,很少有對《線性代數》課程進行的專門研究及成果。顯然,只有結合各個課程教學的特點,對其進行足夠深入細致的研究探索,我們才能夠形成有效的理論方案指導教學實踐,才能在課程教學中開展有效的思政教育工作。所以,當下必須要對《線性代數》課程思政工作進行專題研究。
二、線性代數課程思政工作的要點
作為大學數學課程的一部分,線性代數課程同樣可以借鑒高等數學及其他課程的已有研究成果,結合自己的工作經驗和理解,提出幾點工作建議。
(一)重塑教師的教育理念
線性代數課程教學內容沒有同現實生活現象發生直接關系,顯得抽象而不易理解,所以在課堂教學中,大多數教師會在課堂教學形式和技巧上下功夫,努力讓課程內容靠近生活經驗而便于知識的傳授。這也正是傳統教育方式方法改革的主攻方向。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對完成知識傳授型的教學任務起到了積極作用。但是在“課程思政”教學改革新形勢下,以上教育改革的努力還是不夠的,且需要跳出這種教育技巧改革思路模式,靈活運用思想政治理論的學科思維來處理課堂教學。對于日常以“不聯系”價值觀念的純粹的數學思維來從事教學研究工作的教師來講,這種轉變顯得更加急劇。
課程思政建設要靠教師去落實,首先考驗的是教師的育德意識和育德能力。所以,鑒于前述線性代數課程的特點和當前教師的傳統教學觀念,做好線性代數課程思政工作就首先要求教師尤其注意克服自身工作慣性的局限性,重塑教育理念,拓展授課思維,自覺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論水平和人文素養,不斷提升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學全過程的能力。教師必須要認識到課程思政的重大意義,堅持“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必須把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根本任務。
(二)堅持科學的方法
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的目的不是把在課程專業知識之外“增加”思政教育內容的方式將專業課程向思政教育進行轉化,而是要尊重課程教學的基本任務目標,注重在知識傳播中強調價值引領,即做到在教學過程中將知識傳授和價值引領兩項工作進行有機融合,充分發揮隱性課程教學的隱形思政教育功能。所以說,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的思路方向應是首先找出課程知識和思政教育的“融合點”——課程內容的思政元素,然后有的放矢的豐富課堂教學。
結合線性代數課程的特點,課程思政教育應注意同在一個時間段同步進行的思政教育課程的教學聯動,引導學生在課堂上運用思政教育課堂的理論理解課程知識。即通過從側面呼應式的隱性思政教育方式,提高思政教育效果。
同時,在教學方式方法上,以課程教育為主陣地的思政教育時尤其需注意規避當前思政教育課程因方法不當而存在的困境,即不能只進行簡單的思政理論灌輸和簡單重復,要注意發揮課程專業認知的優勢,抓住教學課堂時機,有的放矢,而不是牽強附會使思政教育流于形式。
另一方面,數學課程思政建設可以學習借鑒數學哲學相關研究成果。數學哲學是以自然辯證法為主要方法科學研究數學理論、概念及數學發展中哲學問題的學科,且已有相當深度和廣度的研究成果,可以為數學課程思政建設奠定基礎,提供理論思路借鑒。本著科學效率的原則,教師可以對數學哲學做深入的學習,并以此為方法論,發揮專業認知優勢,從專業角度深入發掘課程內容的思政元素。
三、線性代數課程課堂教學中的思政教育元素探索
挖掘課程內容思政元素,就是要堅定不移地將馬克思主義哲學作為方法論,在課堂教學中緊緊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挖掘課程內容的思政元素。考慮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進行探索式挖掘。

總結
本文針對《線性代數》課程中的思政元素進行了研究,在教學過程中注重進行德育滲透。在“課程思政”教育改革背景下,《線性代數》課程思政教育迫切需要我們進行專題研究。下步需要我們更深入探索挖掘線性代數課程的思政元素,盡快形成有效的理論方案指導教學實踐,真正高效地發揮課堂主陣地對學生的教育、思想引領作用,讓數學課與思政理論課協同共進,實現協同育人目標。
基金項目:山東科技大學濟南校區優秀教學團隊(JNJXTD201713);山東科技大學濟南校區改革研究與實踐項目(JNJG2017206)
參考文獻:
[1]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2卷)[M]. 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76-376.
[2]杜曉寧.《高等數學》課程思政教學改革探討[J]. 教育現代化,2019,6(52):60-61,74.
[3]李國娟. 課程思政建設必須牢牢把握五個關鍵環節[J].高等教育.2017:28-29.
[4]高德毅,宗愛東.從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從戰略高度構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體系[J].高等教育.2017:43-46.
[5]李曉紅.淺談線性代數中的哲學思想[J].教育教學論壇,2017,9(39):219-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