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宗娣
【內容摘要】為了找到“火星上是否有生命”的正確答案,有科學家將地球與火星進行類比,發現火星的某些特征與地球很相似,如二者都是繞太陽而轉;二者都存在大氣層;二者都會遭遇季節的更迭,此外,大多數時間下的火星溫度都適宜讓地球上的某些已知生物進行生存……由此,科學家猜想:火星上也可能有生命存在。科學家做出上述猜想的推理過程就是類比推理。這種由兩類對象具有某些相似或相同的屬性事實出發,引入另一類同樣具備這些特征的對象的推理就叫作類似推理,或簡稱為類比。類比推理的過程則可理解為:由特殊到特殊,由此及彼的過程。
【關鍵詞】類比思想 高中數學 教學應用
類比作為一種重要的思維方法和推理方法,在數學發展的歷史長河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數學家波利亞(GeorgePolya)認為,類比對數學學習具有重要指導意義,求解立體幾何問題同樣有賴于平面幾何中的類比問題。筆者認為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我們必須認真審視和對待它。
在這里,筆者為大家展示一個基于“類比平面幾何結論,探索立體幾何性質”的假設。
如圖所示:對平面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作類比,從而得出空間四面體性質的假設。
這道題的類比對象為?其分別具備怎樣的特征?直角三角形內邊長的關系為?在空間四面體內做類比可從哪一角度入手?
學生1:由于直角三角形兩條邊垂直(相互),因此,這里可選擇三個面兩兩垂直的四面體,以此為直角三角形的類比對象。
學生2:在直角三角形中,有AC2+BC2=AB2;直角三角形中的C點對應四面體中的D點。
在四面體中有:PD2+ED2+FD2=PE2+EF2+PF2
學生3:他的結論不正確,根據邊長之間的關系可以知道結論是錯誤的。
學生4:猜想在四面體中有以下結論:S2=S21+S22+S23
教師:很好!這個結論正確嗎?可找一個特例先驗證一下.
學生5:我選取DP=DE=DP=1,驗證結論成立.
教師:這就增大了結論成立的可能性.但驗證代替不了證明,類比結果的正確的還須嚴格證明。
師生共同分析:與直角三角形ABC相對應的是四面體P-DEF,與直角三角形ABC的直角邊長相對應的,是四面體的面DEF,面FPD,面DPE的面積S1,S2,S3與直角三角形ABC的斜邊長相對應的是四面體的面PEF的面積S。我們用長度度量線段,當然用面積度量面的大小。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類比思想也應用在很多模塊中,比如等差數列與等比數列的學習、三類圓錐曲線的學習、圓與球體之間的性質對比,基本初等函數中的三類基本函數的學習,平面向量與空間向量之間的公式類比,處處滲透著類比的思想。
等差數列與等比數列是數列中的基本知識,它們之間有許多相似的地方,我們在講授等比數列的性質時,大多數老師都用的是類比法。讓學生根據學習等差數列的方法,類比得到等比數列的性質,更能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例如:通項公式和前n項和公式的函數性,等差中項與等比中項的性質應用。

總之,對于每一位數學老師來說,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類比教學,類比學習都是很好地讓學生通過探索,掌握其規律的方法,從而達到舉一反三的目的。所以我們必須要具備研究經驗的積累,通過合情推理完成課堂教學。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張乃達.數學思維教育學[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0.
(作者單位:甘肅省白銀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