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凌
摘 ? 要: 高校輔導員對大學生群體起到模范帶頭和價值導向作用,從面臨的問題出發,分析一些人缺乏引領作用的原因,找出發揮高校輔導員在培育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引領作用的對策。
關鍵詞: 高校輔導員 ?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 引領作用
高等學校擔負著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培養各類高級人才的重任。因此,加強在校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不僅關系到大學生本人的成長成才,而且關系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進程,事關國家發展和民族復興中國夢的實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決定當代大學生的核心價值觀,是培養當代大學生價值觀的基礎和源泉。當前,高校首要任務之一是在大學生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習近平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規律,遵循教書育人規律,遵循學生成長規律,不斷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1]高校輔導員是高等學校思政隊伍中的先進分子,充分發揮他們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引領作用,對于在全體大學生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很重要的意義。
一、一些高校的輔導員培育和踐行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存在的問題
要發揮高校輔導員在培育和踐行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引領作用,首先要分析當前高校輔導員的思想狀態。總體而言,絕大多數高校輔導員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方面能夠起到先鋒模范帶頭作用,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先鋒帶頭不足。高校輔導員的帶頭作用是指高校輔導員要在日常學習、工作、活動等各方面起模范帶頭作用。他們要走在普通學生的前面,思想上更卓越創新、學習上更刻苦優秀、工作上更勤奮踏實、行動上更模范表率。但高校輔導員和普通大學生一樣,容易受到社會環境、親朋好友、同學和家庭等多重影響。一些人在思想上、行動上存在不確定性,表現在一些集體活動中存在“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現象。
二是中堅作用不足。高校輔導員的中堅作用是指高校輔導員在高校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過程中擔重任、挑大梁、起表率。輔導員作為當代大學生的思想引領者應該比普通大學生更高標準地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自覺做到忠誠于黨,熱愛人民、報效國家,奉獻社會,在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過程中勇挑重擔,但少數高校輔導員作為中堅力量顯得不夠。
三是橋梁作用不足。高校輔導員應成為密切聯系大學生同學的群體,是黨組織和同學們之間的橋梁。但少數高校輔導員入職后不能深入同學、發動同學、依靠同學。少數高校輔導員怕吃苦,怕擔當,橋梁紐帶作用不足。
二、高校輔導員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缺乏引領作用的原因分析
高校輔導員在大學生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帶頭和示范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總的來說,絕大多數高校輔導員在高校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過程中都能夠起到積極的作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距大引領作用還有一定的差距。筆者根據從事學生工作經歷認為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是錯誤思潮、觀念和不良風氣的影響。青年大學生是伴隨著我國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期事業發展而成長起來的,他們朝氣蓬勃,思想活躍,務實進取,勇于擔當;他們親身經歷和深刻感受了我國社會生產力的巨大發展、綜合國力的日益提高和人民生活的日益改善,處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時期;他們能從新時期社會發展前后的鮮明對比中,特別是從身邊發生的巨大變化中,深刻認識到堅持黨的領導和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中國繁榮富強、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等方面日益多樣化,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結構深刻調整,尤其是現在處于改革的攻堅克難期,復雜局面會出現,會對一些輔導員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產生沖擊。
二是部分高校放松對高校輔導員的教育和管理。高校輔導員群體相對年輕,工作客觀上受到入職高校教育時間相對較短的條件限制,對需要承擔在校大學生的思想引領和相關義務理解還不夠深透。高校必須強化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確保其先進性。
三是高校輔導員忽視政治理論學習。這些人雖然組織上參加工作,但思想上還仍未完全融入角色,缺乏堅實的科學的理論支撐。他們在過去的理論學習中往往傾向于形式主義,雖然表面上熱熱鬧鬧,但實際效果并不好。有些雖然學了,但在思想深處還未真正相信。有的存在學用“兩張皮”的現象,在用理論指導實踐、推動工作上還有不小差距。由于部分高校輔導員加入輔導員隊伍抱著很強烈的功利心,入職后不能正確處理好個人與集體、大我和小我的關系,缺乏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和他人服務的思想。說明他們對輔導員的認識還不夠深刻,對輔導員事業的艱巨性、復雜性和長期性缺乏充分的思想準備,不具備合格輔導員應該具備的素質和要求。
三、發揮高校輔導員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引領作用的對策
充分發揮高校輔導員在大學生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作用,筆者認為應加強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要加大理論學習的力度,充分發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職能。只有始終堅持用馬克思主義武裝高校輔導員頭腦,才能保持高校輔導員純潔性和朝氣蓬勃的活力,才能有效提高高校輔導員的思想政治素質,為大學生加強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足夠的思想武器。高校已經開展深入學習社會主義價值觀的相關活動,但這些價值觀要求得到全體大學生的接受、認同和自覺培育與踐行還需要長時間的教育和培育過程。一是要求高校輔導員自覺以馬克思主義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自己,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貫徹落實和自覺培育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上。要注意理論聯系實際,與大學生關心的熱點問題結合起來,與國際、國內形勢和新時期黨的總任務及大學生成才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擔當相結合,推動學習不斷深化。二是以班團集體、學生自治組織、學生社團、思政課堂和課堂思政作為主陣地,分工協作并制訂學習規劃,使理論深入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制度化、常態化、成效化,切實提高大學生培育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自覺性。三是抓好自我教育。要充分發揮高校輔導員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達到自我學習、自覺參與、自我提高的目的。
二要以廣泛的實踐性活動為載體,著力于實踐和行動。高校輔導員在引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根在實踐,培育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能坐而論道,只說不做,關鍵是付諸行動。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道不可坐論,德不能空談。于實處用力,從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價值觀才能內化為人們的精神追求,外化為人們的自覺行動。”[2]高校輔導員要讓廣大大學生在培育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過程中在實踐中磨煉,在行動中開鑿,從實處著力。一是通過開展主題教育實踐活動,提高大學生對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識,強化大學生的宗旨意識,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二是把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活動與社會調查相結合。讓高校輔導員帶領大學生走出校門親身感受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在實踐中正確審視自我,明確責任,加快成才步伐。
三要抓住關鍵,高校輔導員要積極響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進課堂、進教材、進學生頭腦”工作。一是充分發揮“兩課”主渠道、主陣地作用,高校“兩課”是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解決大學生思想問題的主要載體。二是抓好理論骨干培訓,使教育者先受教育,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真正照亮大學生的心田,高校輔導員必須首先武裝好自己的頭腦。三是加強理論研究,推動大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活動不斷深入。四是充分發掘身邊典型,引導大學生健康成長成才,生活在身邊的先進典型更直接,更具有感染力、說服力,教育效果更好。
四要抓住關鍵,高校輔導員積極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進課堂、進教材、進學生頭腦”工作。一是充分發揮“兩課”主渠道、主陣地作用,高校“兩課”是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解決大學生思想問題的主要載體。二是抓好思政課程,將思政政治教育融入課程,構建全員育人良好局面。三是抓好理論骨干培訓,使教育者先受教育,要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真正照亮大學生的心田,高校輔導員必須首先武裝好自己的頭腦。四是加強理論研究,推動大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活動不斷深入。五是充分發掘身邊典型,發揮典型引領作用,引導大學生健康成長成才,生活在身邊的先進典型更直接,更具有感染力、說服力,教育效果就會更好。
五要著力創新,高校輔導員要不斷增強大學生思想教育的時代感與針對性。輔導員需要“牢牢把握網絡教育的主動權、主導權、話語權”[3](104)。一是把思想教育和大學生成長成才的內在需求結合起來,當代大學生是有主觀能動性、有內在需求的大學生,他們不僅是單純被教育的客體,而且是主動改造世界的主體。二是把學生思想教育進網絡工作積極推進,主動適應現代信息技術發展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要求,建立QQ、微博、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網絡平臺,讓大學生在熱愛學習和持續教育的互動中強化自主意識,從而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更深刻的理解。三是強化學生黨支部建設,充分發揮支部戰斗堡壘作用。高校輔導員大多在學生黨支部擔任書記或委員,使學生黨支部處于高校黨建工作的第一線,自發承擔直接聯系、組織、團結、教育廣大大學生的重任,必然能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到實處的責任。要切實增強黨組織的政治性、思想性、實效性和吸引力,充分發揮高校輔導員在培育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引領作用。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6-12-09.
[2]習近平.青年要自覺踐行社會主義價值觀——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4-05-05.
[3]陳建宏,彭鳳蓮.論高校輔導員在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教育中的作用[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5(12).
本文系2018年度江蘇省教育廳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專題研究項目“新媒體視域下高校輔導員素質拓展研究(項目號2018SJSZ500)”和鹽城工學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會2020年課題“大學生素養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契和途徑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