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娣
◆摘 ?要:在和諧社會構建背景下,從基礎教育階段加強學生法治教育,培養學生的法律意識十分必要。小學《道德與法治》作為一門培養小學生法律意識的主要學科,在引導學生學習文化知識同時,針對性培養小學生的道德素質,通過系統化教育幫助幼兒樹立正確的三觀和道德品質,為學生全面發展奠定基礎。但是由于種種因素,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效果同預期相差甚遠,這就需要教師轉變教學理念,以身作則,幫助學生了解法律是平等、公平的,每一位公民享有法律賦予的權利,同時也要承擔義務,懂得運用法律法法規來維護自身權益,為幼兒身心健康發展奠定基礎。本文對如何提高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有效性做出分析,希望可以為相關教師提供一定參考價值。
◆關鍵詞: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有效性;提高
一、小學《道德與法治》概述
《道德與法治》是小學課程體系的重要構成部分,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發生了不同程度的變化。結合新課程改革要求,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致力于以德治國、依法治國有機整合,培養公民社會公德、個人品德和職業道德,順應時代發展趨勢弘揚時代新風和中華傳統美德,提升全社會的道德水平。通過列舉實例鍛煉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積極承擔自身承擔的社會責任,注重真善美正能量弘揚,規范自身行為舉止促進良好的社會環境。
新時期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改革深化,重點是從小學階段培養學生的優良品德和健全人格,對于學生未來發展具有基礎作用。在當前激烈的國際競爭環境下,培養具有民族素質和創新能力的公民,對于提升民族、國家的國際地位,以及綜合國力持續提升具有重要作用。當前我國對于和諧社會的精神文明建設力度不斷增強,致力于創新型國家建設,這就需要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法律意識和道德品質同時,加深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知和理解,推動現代社會健康持續發展。
二、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現狀分析
結合當前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現狀來看,即便現代教育改革持續深化,新理念、新模式不斷涌現,在實際應用中取得了可觀教育成果,但不可忽視的是,部分教師由于自身創新意識和責任意識不強,未能積極轉變自身教育理念,秉承著現代教育改革先驅者職責踐行到實處。部分教師錯誤的認為低年級學生的學習任務主要是識字學習,不需要學習過于深入的法治內容,所以《道德與法治》家搜學流于表面,教學深度、廣度有所欠缺。教師習慣書面教育和口頭教育,缺少新型、完善的教學方法,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利于學生對《道德與法治》課程內容深刻理解記憶。即便強制性知識灌輸教學模式可以提升學生學習成績,但是也僅僅是應試能力得到提升,未能將所學知識內化于心,深層次理解和掌握。
《道德與法治》作為一門培養學生道德品質和價值觀的學科,伴隨基礎教育改革深化,結合現代教育和課程改革要求,應積極推動教學形式和教學方法創新優化,引導學生高效學習知識的同時,構建高效的《道德與法治》課堂。但是結合實際教學情況,教學方式單一、滯后,少部分教師忽視《道德與法治》的重要性,致使學科地位偏低,照本宣科強制性將知識灌輸給學生,學生學習自主性、主動性不足,僅僅是被動式聽從教師安排,未能聯系實際生活優化教學方案,致使最終的《道德與法治》教學效果不理想,亟待改進和優化。
三、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改革有效措施
(一)推動教材內容優化轉變,提升教學模式時代性
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改革,教師需要以身作則,加深學科內涵深入理解,引導學生學習知識同時,切身思考和分析各種道德與法治現象,理論聯系實際來吃透教材內容,獲得深層次的思想熏陶和感悟,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道德素質發展。因此,教師要拉近課堂和生活的聯系,結合新課程標準推動教材內容優化轉變,創設多元化教學情境,并通過實際案例引入針對性對學生思想教育,促使學生道德品格健全和發展,促使《道德與法治》教學有效性提升。
(二)契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理解記憶
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作為課堂引導者,需要契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確定合理的教學目標。由于小學生自身的生活經驗和閱歷不足,對于《道德與法治》中抽象性的內容理解難度較大,所以教師要注重教材深入剖析和解讀,引入趣味性較強的實際案例內容,適度引導探究學習,加深教學內容深層次理解。諸如,在講解“友誼”內容時,選擇《管寧割席》、《如高山流水》等典故,或是基于網絡收集視頻素材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明確友誼重要性,促使學生高效學習知識。
(三)創設教學情境,鍛煉學生素質能力
為了幫助學生高效理解《道德與法治》內容,應契合學生的學習能力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注重現代化信息技術應用,將抽象、復雜內容,通過文字、圖片、視頻和音頻多形式直觀呈現在學生面前,豐富教學內容同時,促使教學形式多樣化,循序漸進,逐步幫助學生深入理解知識點,提升《道德與法治》教學質量。
四、結論
綜上所述,為了提升小學《道德與法治》有效性,應注重對課程目標和課程內容深層次剖析,充分契合小學生的學習需要優化教學方案,創設便于學生保持高度學習熱情的學習情境,加深知識理解基礎上,素質能力高層次發展。
參考文獻
[1]侯多兵.淺析如何提高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有效性[J].南北橋,2020(02):116.
[2]黃賓.淺談如何提高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科學咨詢,2019(46):78.
[3]王兆峰.如何提高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有效性[J].天津教育(下半月),2019(03):46-47.
[4]孫偉亮.淺談如何提高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有效性[J].南北橋,2018(06):83.
[5]李紅玲.試析如何提高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有效性[J].明日,2018(39):256-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