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林
摘要:思維導圖源起自英國,是由英國東尼.博贊(Tony Buzan)先生于20世紀70年代提出,作為一種思維可視性的工具,思維導圖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廣泛。在教育教學中怎樣有效運用思維導圖,是廣大教育工作者關注的重要話題。從小學數學教學角度來看,大多數教師都是將思維導圖應用到知識的歸納中,這種模式促進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幫助學生構建完整有效的知識網絡,提升學生邏輯思維能力。但是很多數學老師對思維導圖的作用還是比較模糊,還需要不斷探索。本文闡述了思維導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分析了思維導圖在數學教學中發揮的作用。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 ?思維導圖 ?作用
一、思維導圖優化數學板書結構
傳統的數學板書結構大多是大綱式的板書,雖然將課堂上的主要內容都展示了出來,但是不便于學生掌握,學生更不清楚各知識點之間的聯系。運用思維導圖作板書,數學知識點能夠系統、全面地展示出來,給學生直觀、易懂、嚴謹的知識體系,便于學生理解。再者發散性的思維圖像模式,可以讓學生體會創造性的思維過程,一個個互相連接的節點則能體現知識之間的含屬關系;簡潔的方式便于學生的理解與記憶,提高學習效率,并且彩色的線條與圖形,則能讓板書看起來新鮮生動,不容易產生疲憊感,易于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思維導圖式板書讓學生看到各知識點之間的聯系,看到一個連續的整體性知識,又在學生面前展示思維過程的目的。
二、思維導圖在構建數學知識網絡中的作用
復習是教學的重要環節之一,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一環,尤其是對每個單元知識的復習更是搞好教學的前提。由于小學數學的各部分內容的知識點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聯系的,教師可借助思維導圖進行單元復習,從而有利于學生構建單元知識網絡,幫助學生系統地掌握本單元的基礎知識。學生通過全局把握提高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比如,在復習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長方體的認識(二)》(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這一單元時,由于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知識點較多,學生掌握起來具有很大的難度,很容易出現混淆現象。尤其是求表面積、體積等問題,學生經常在求表面積時用體積公式,或在求體積時用表面積公式,造成實際運用時不得要領。教師在復習時,可以先提出思維導圖的中心概念,要求學生自行對相關的知識點進行補充和完善,梳理有關長方體和正方體的有關知識點,包括概念、特征、表面積、體積、容積等。這樣教學,能夠幫助學生自己梳理每個單元的知識點,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總結歸納的能力。
三、思維導圖可以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
“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小學數學,作為基礎教育中的重要學科之一,對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新課標也提出:“數學教育在培養人的理性思維和創造能力方面不可替代”。小學數學課堂的教育是培養學生數學思維的重要途徑。思維導圖在小學數學中的運用,是建立在認知主義學習理論的基礎上,把概念圖、環狀圖、流程圖、氣泡圖等圖式方法,結合數學學習的結構化思考、邏輯推理、辯證運用等思維方式,融入到小學數學教學中。使得學生在老師的引領下,認識圖式、解讀圖式、甚至繪制圖式,這是一個新經驗和舊經驗結為一體的過程。在這一認知過程中,學生的內在思維結構發生了變化,思維形式更為豐富,學生的記憶知識、創造記憶方法、自主學習的能力在這一過程中得到培養。利用思維導圖輔助教學,將學生的思維可視化,是非常值得我們一線教師堅持去實踐一個教學方法。思維導圖是發散性思維的表述,因此也是人類思維的自然功能。這是一種非常有用的圖形技術,是打開大腦潛力的萬能鑰匙。
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從7歲到12歲。低段學生主要是形象思維為主,而四五六年級的學生,開始從具體形象思維,逐步過渡到抽象思維。但是學生的抽象邏輯思維自覺性還較差,抽象邏輯思維發展也不平衡,思維缺乏批判性和靈活性。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思維導圖主動搭建從形象思維導抽象思維的平臺,有利于學生數學思維的發展。
四、思維導圖改善了學生學習數學的方式
猶如安東尼.J.門托所言:“思維導圖是一項提高創造力和生產力的技巧,它能提高個人和組織的學習效率。它是用文字抓住靈感和洞察力的一套革命性方法。”傳統的數學學習,是對課堂內容的機械記憶和模仿,很多學生忙于抄筆記和例題,沒有時間真正去思考。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很難改變自己是課堂主角的地位,久而久之,養成了學生記憶知識而不是思考知識的習慣,形成思維惰性。引導學生構建清晰的學習思路,為學生創設一個富有想象力、創造力、生命力的學習方法,是當下我們老師的責任。只有賦予學生一種新型的學習方式,才能有效激活學生的學習興趣;只有為學生構建起分析理解知識的橋梁,學生才能在六年的小學數學中,理清知識的脈絡與聯系;學生才能構建起知識發展體系的邏輯思維發展,從而提高學習的效率。使用更易于學生接受和記憶,有視覺刺激、多重色彩、多維度的思維導圖,而不是單調煩人的線性筆記,更加符合大腦的運作模式和學生的思維記憶特點。在數學學習和記憶過程中運用思維導圖,大腦不斷地利用其所有的皮層技巧,使學生的思維越來越清晰,越來越愿意接受新事物。因此,思維導圖比傳統的學習方式更容易掌握所學內容。
五、結語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應用思維導圖,形象直觀、圖文并重,不但優化教師的板書結構,提高教學效率,還幫助學生構建數學知識網絡,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對于小學數學教學而言,不僅僅要能夠運用思維導圖,還必須了解運用思維導圖發揮的作用。在實際應用中才能夠得心應手,才能夠讓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更大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