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平平
◆摘? 要:在人類社會中,每個人都需要參加一定的社會交往活動,且聯合國已經將“學會合作”看成是21世紀四大教育支柱之一,也直接強調了人際交往能力的重要性。在這一現實背景下,小學教師也應該及時引導學生參與集體性的人際交往活動,及時優化學生的人際交往意識,使其能夠順利融入集體生活,逐步提升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本文將從設計集體性交往活動,解釋人際交往要點;觀察學生人際交往問題,做到對癥下藥;關心學生個體需求,實現一對一輔導三個角度來分析小學教師應該如何優化學生的人際交往心理與能力。
◆關鍵詞:小學教育;人際交往能力;培養策略
不得不面對的一個現實問題是,受到現實環境的影響,有許多小學生都無法適應集體生活,存在自私自利、缺乏服務與犧牲意識的現實問題。這是因為小學生本身的性格問題、家庭成長環境等因素造成的,直接影響了小學生人際交往能力的形成與發展。與之伴隨產生的現實問題便是,一個班級的凝聚力不強,小學生的團體榮譽感、責任心也差強人意。如果放任不管,那么小學生是很難實現健康成長的。對此,小學教師則要及時培養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使其學會合作、主動適應集體環境。
一、設計集體性交往活動,解釋人際交往要點
要想真正讓學生懂得與他人和諧交往的重要性,就必須要引導小學生參與團體性的實踐活動,切實不得不與他人交往、合作,親身感受團體的強大力量,通過豐富的實踐體驗總結出與他人交往的方式方法。對此,小學教師則應組織集體性的團對活動,引導學生自主與他人交往,并在此過程中解釋人際交往原則,以便讓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
比如,為了增加生生合作、交流的機會,筆者就會定期設計一些主題教育活動,比如拔河、黑板報比賽等等,讓學生在趣味活動中積累與他人交往的經驗,使其逐步學會與他人和諧交往。記得有一次,為了讓學生信任同伴,筆者就利用心理學中一個非常經典的信任游戲組織了教育活動,即學生在地面上排排站,用自己的胳膊搭成一個人橋,另外一個學生則需站在高臺上,仰面倒在“人橋”上。這個游戲需要學生之間做到彼此信任、彼此依賴,任何一方的退縮行為都無法讓實驗取得成功。因此,筆者就及時引導學生做好心理建設,使其積極參加信任游戲,感受將自己的全身心都交付給同伴的美好感受。
二、觀察學生人際交往問題,做到對癥下藥
客觀來講,小學生在集體生活中會經常面對人際交往矛盾,比如師生之間的誤會與隔閡會直接影響師生交往質量,而生生矛盾也會影響同伴關系,不利于構建一個凝聚力高、向心力強的班集體。對此,小學教師則要認真觀察學生在人際交往活動中的現有問題,及時提煉人際交往矛盾,據實確定人際交往輔導方式,對癥下藥,讓學生逐步學會友善待人、和諧交往。
就如本班有一些學生在人際交往活動中不善于服務他人,不懂得為他人做妥協,也因此經常發生人際交往矛盾,還總是抱怨同伴小氣、自私,絲毫認識不到自己的問題。對此,筆者就設計了一個拔河游戲,將學生分成兩隊,使其自主排兵布陣,盡全力拔河。在此過程中筆者就及時介入了人際交往指導活動,告訴學生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就像團隊拔河一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位置,除了要完成個體任務之外,還要主動配合同伴,否則便會出現踩踏、摔跤等意外,而且也會分散力氣,無法在拔河比賽中取得勝利,但是如果學生能夠自愿做出犧牲與退讓,主動配合同伴,那么整個團隊則可擰成一股繩,爆發出令人驚喜的力量,所以學生一定要懂得適當妥協、自覺犧牲,主動服務集體、服務他人。
三、關心學生個體需求,實現一對一輔導
在小學生的成長過程中,每個學生都會因為性格、品行問題與他人產生交往矛盾,會經常因為個人利益、他人利益、集體利益的沖突產生疑慮。針對這一現實問題,小學教師則應秉承因材施教的指導原則,關心每一個學生在人際交往活動中所產生的困惑、所面對的問題,通過一對一的實時輔導幫助學生掌握與他人交往的方式方法,進一步提升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
就如有一個小學生一直都是獨來獨往的,通過長期觀察可以判斷,這個學生內心十分渴望融入集體生活,卻因為“嘴毒”,總是傷害他人、批評他人,根本不能發現同伴的優點,反而會揪著其他同學的缺點、不足不撒手,總是嘲笑對方,導致其余學生開始抗拒與這個學生交往。對此,筆者就指出了學生的溝通問題,告訴學生與他人真誠交往的基本要點是尊重對方、欣賞對方,而非一直貶低、嘲笑同伴,要求學生主動改變自己與他人交往的態度與說話的方式,然后再嘗試參與集體活動。
總而言之,在小學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十分關鍵,既可幫助學生順利適應學校生活,構建和諧、平等、民主的師生、生生關系,也可直接發展學生的社會性發展能力,為學生的長遠發展做準備。因此,小學教師要通過動態豐富的實踐活動來培養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根據學生在人際交往活動中所面臨的突出矛盾、個體需求進行實時輔導,促使學生學會合作,使其順利融入集體生活。
參考文獻
[1]劉曉閣.農村小學寄宿生的人際交往問題及對策研究[D].西北大學,2018.
[2]陳丹丹.小組工作方法提升流動兒童人際交往能力的實務研究[D].遼寧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