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美瓊
摘? 要: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單純的教師講課學生聽課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高效率的學習節奏了,教師需要針對學科特點進行新的探索。對初中數學的課堂來說,需要學生們積極思考,善于表達自己的意見。而分組教學的方式強調學生在課堂上的主導作用,弱化了教師的職責,是提升數學教學質量的一個探索。學生們被分成固定的小組,對課堂問題進行討論,對于簡單的問題組內自行解決,而對于較困難的問題說出自己的想法,與小組成員一起繼續分析,有效地改善“教師不斷輸出,學生左耳進右耳出”的問題。
關鍵詞:初中數學;分組教學;活躍氛圍;提升效率;拓展方向
初中生相對小學生來講,具備了良好的學習品質,理解能力提升,在課堂上保持專注的時間也更長。但是隨著對數學學習的深入,難度也在升高,學生在面臨難題時容易分心,而教師要顧及整體的課堂進度,無法一一提醒每個分心的學生,所以需要在數學課堂上融入分組教學。分小組討論問題,可以使學生更加積極思考,分享自己的解題方向,對活躍課堂氛圍也有良好的促進作用。本文筆者結合自身多年的教學經驗,對初中數學課堂中分組教學的重要意義進行一番探討,希望能對廣大教師與學生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
一、活躍課堂討論氛圍
數學課堂相對其他學科的課堂來說,需要一個活躍的氛圍,有助于學生們思維的調動。但是由于數學知識的難度在不斷加深,學生們在無法及時跟上教師節奏時,往往會分心,游離于課堂之外。通過分組教學,與小組成員進行對話討論,學生可以調動自己的思維,難以分心甚至打瞌睡。組內進行討論還可以使學生的思緒更加清晰,在反饋討論結果時積極地說出自己的討論成果,進行高質量的師生互動,活躍課堂的整體氛圍。
例如,在講授“相似三角形”這一節時,由于部分學生對圖形問題不敏感,難以把握證明三角形相似的條件,總是想當然地寫出答案,卻因為證明條件錯誤而丟分,于是我安排學生們進行小組討論。我觀察到有一組學生在討論時采用了畫圖的方法,假設忽略掉某個判定條件會出現什么樣的圖形,組內不理解的學生聽過后恍然大悟。每個組內講解的方法是不同的,但都集結了小組成員的智慧和思考,學生們討論的熱情很高漲。等到我總結方法時,有學生能夠積極地說出自己不同的思考角度,進行良好的師生互動,使課堂的氛圍更加融洽,引導學生們多角度思考,不斷探索。
二、組內解決提升效率
數學的學習,僅僅掌握概念是遠遠不夠的,還要能利用所學知識去獨立地完成題目,課后習題就是檢驗學習成果的方法之一。課后習題的設置往往包含了本節課學過的所有知識點,且題型多樣,題目也較多,教師在有限的課堂時間里難以把所有的題目都講解到位。但是通過小組教學,學生們可以在組內共同分析解決題目,小組成員都不會的習題往往是比較典型的、高質量的題目,反饋給教師后,教師在課堂上進行統一講解。如此,教師在課堂上講的題目可聽性和針對性都更強,學生也都會認真地聽自己不會的題目,同時,學生之間互相討論題目,講題的學生將會的題目記憶得更牢固,也能站在學生的角度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提升了學習效率,促進了知識鞏固。
例如,在教授“二次根式的乘除”這一節時,我提前安排學生對根式的相關概念進行了復習,并對本節內容進行預習,但講到課后習題的板塊時能夠感受到部分學生對根式乘除還不能完全理解,卡住的地方各不相同,于是我安排學生進行小組討論。經過討論,組內解決了大部分的學生難以理解的地方,并且將組員都不會的題目匯總給我,我根據這些匯總結果進行更具針對性的講解,解決了學生的疑難點。小組教學不僅能夠幫助教師更快地解決學生問題,提升課堂效率,還可以通過講題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幫助學生將知識點記憶得更加牢固。
三、集思廣益拓展方向
初中階段的數學題目往往不是單一地針對某一個知識點,而是將多個知識點綜合起來進行考查,所以會有多個方法能夠解答問題。學生們對數學知識的掌握和對題目的理解力各不相同,所以會產生多個或對或錯的思考方向。通過小組教學,可以將學生們的想法在組內進行討論,和小組成員們一起繼續分析這些想法的對錯。當遇到一些難題時,可以一起分析題目,進行多方面思考,分享自己的理解,更有助于集思廣益,拓寬思緒。
例如,在教授“反比例函數”這一節時,我問了學生兩個問題:“函數的內涵有哪些?我們已經學過哪些函數?”學生們都可以很快回答出函數的內涵,卻記不全已經學過的函數,于是我安排學生進行小組討論。經過討論,每個小組都可以準確地說出以前學過的所有函數及其圖像變化規律。對于這樣的問題,每個學生都會想起來幾個,但可能不全面,經過小組討論匯總,采納別人正確的答案,拓展了思考方向,進行融合,使答案更加全面具體。因此可以說,在小組合作教學中,學生可以通過集思廣益來對自己的學習過程與結果進行一定的補充,從而充分得到思維方面的發展。
四、得到更為全面的反饋與評價
在以往的教學中,學生可能只會從教師一個方面得到評價,而教師對于學生的評價可能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不利于學生更為全面地看待自己的學習過程,看待自己的進步與不足。而在分組教學中,學生可以進行一定的相互評價,從多個方面來對彼此在小組中的表現進行評價,并且同伴評價也更有利于學生接受,提高評價的有效性。
例如,在小組合作學習結束后,教師可以鼓勵小組學生從是否積極發言、和他人的合作情況如何、能否提出自己獨特的見解、是否遵守紀律等方面出發,來對彼此進行評價。小組成員間的互評,有利于學生依靠團隊的力量來改變自己的不良行為。同時,教師可以讓各小組間進行互評,看看哪個小組表現得更好。通過這樣的評價,可以有效提高小組教學的有效性,也能夠促使學生從更多方面來看待自己,有效改變以往教師單一評價的不足。因此,可以說,小組合作教學也能夠促使學生得到更為全面的反饋與評價。
總而言之,小組教學是提升傳統課堂教學質量的一個探索,能夠提升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性,給予學生討論平臺的同時,活躍了數學課堂的氛圍,使學生以更飽滿的精神狀態去完成課堂的學習任務。作為一名初中數學教師,需要保持一名教師的初心,不斷學習新思想和新技術,使用更適合學生風格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培養學生愛思考、善合作的優秀品質,為擁有趣味與質量并存的課堂不斷努力。
參考文獻:
[1]劉芳芳.初中數學教學中分層教學策略探討[J].西部素質教育,2016,2(23):255.
[2]譚秀玲.初中數學分組合作學習實踐與思考[J].科技創新導報,2015,12(09):175-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