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真
摘? 要:興趣是使學生掌握科學文化知識和能力的重要催化劑,對于學生終身學習能力的養成起著重要的影響。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改變灌輸式的教學手段,鼓勵學生自主地學習數學知識,激發出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熱情,提升學生在整個教學環節中的參與度,從而優化高中數學教學的結構,使學生在興趣的引導下獲得學習能力上的提高。
關鍵詞:高中數學;學習興趣;教學策略
數學是基礎教育階段的一門重要學科,學生一直在學習數學,但是很多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探究卻并不感興趣,究其原因是數學知識有著抽象性的特征,并且學生容易受到應試教育思想的干擾,從而使學生將數學學習看作是一件十分單調的工作,影響了學生的興趣養成。因此,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針對高中學生的性格特點來采取必要的教學措施,改變學生對數學的片面認識,讓學生體會到數學學習的樂趣。
一、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
學生對教師的接受程度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學生的興趣養成。數學作為高中階段一門占時比較長的學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接觸也會比較多,因此,高中數學教師更要注意自己對學生的影響,與學生建立起平等的師生關系,讓學生可以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下學習新知識。
一方面,教師要不斷地提升自身的專業技能。一成不變的課堂很容易招致學生的反感,進而影響學生對教師的態度,身為教師,我們應當不斷地學習新的教學手段,尤其是對媒體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教師應當主動學習各種信息技術軟件,學會利用信息技術來制作課件、微視頻、思維導圖等學習輔助材料,在方便我們進行資源整合的同時為學生提供更加多元化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在媒體資源的幫助下更加高效地學習;另一方面,高中數學教師要積極主動地與學生進行交流,了解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面對學生犯下的錯誤,教師絕不能一味地責備學生,而是要通過耐心交流的方式來鼓勵學生克服困難,增強學生的抗挫折意識。如此,更有助于建立起平等的師生關系。
二、加強形象教學手段的應用
數學有著抽象的特征,給學生的學習帶來了一定的難度。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積極對教學的內容進行優化,盡可能地使用直觀生動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將抽象的內容與直觀的數學問題聯系在一起,從而降低教學的難度,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要充分地發揮出信息技術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優勢,利用信息技術強大的信息呈現功能來豐富課堂教學的內容,擴充課堂的容量,達到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
比如,在教學“集合的概念”這一節內容時,如果只按照教材上給出的概念去講解,學生也只能一知半解,而本節課的知識對學生后續的函數學習起到著重要的奠基作用,因此,教師可以以游戲的手段來進行教學。教師可以自制一個簡單的小游戲,讓學生在游戲當中自然而然地接受集合的概念,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課堂教學的效率。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使用實驗的教學手段,引導學生動手拼一拼、剪一剪,在實物的觀察中掌握數學的本質。形象化的教學符合學生對知識的學習規律,有助于學生形象思維能力的發展,促進學生數學核心素養水平的提高。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斷地開發實驗、媒體等教學資源,對課堂教學進行擴展延伸。
三、強調學生在課下的實踐探索
很多學生對數學不感興趣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學生感受不到數學學習的作用,將數學學習的價值限制在了考試的范圍內,從而降低了學生的積極性。數學與我們的現實生活之間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展開課下探究,給學生指明方向,讓學生可以帶著一定的目的性去應用學到的知識,從而拉近學生與數學之間的距離,讓學生感受到數學不是高不可攀的,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比如,在教學“指數與指數函數”這一節內容時,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調查類型的課下任務。指數函數的知識在現實生活中有著較為廣闊的應用,例如投資方面,教師可以讓學生選擇某一個具體的方向,通過在網絡上搜集相關的信息、整理數據等手段來進行探索,將獲得的知識整理到調查報告中去;再比如,在教學“用樣本估計總體”這一節內容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選擇自己想要調查的方式,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來獲得需要的信息,利用教材上給出的方法去處理信息,得到相應的結論。這樣,通過引導學生進行課下實踐探索,可以有效地改變學生對數學的單板印象,提升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本文針對高中數學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策略展開了一番敘述。學習興趣的培養是新課程改革環境下高中數學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是體現素質教育精神的重要標準。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形成開放的教育觀念,尊重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為學生提供開放、包容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可以以積極向上的態度參與到數學課堂學習活動中去,感受數學學習的價值,增強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促進學生的終身發展。
參考文獻:
[1]王一帆. 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學模式分析[D].信陽師范學院,2015.
[2]王麗娜. 關于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