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彥龍
摘?要:家長作為學生第一任教師,對學生身心發展有著不可忽視的教育影響。尤其在初中生正處于叛逆期,其心理與生理發生著重要的變化,其德育的有效教育將為學生的身心健康保駕護航,而家庭教育又是德育教育重要的一環,只有提升家校聯合教育的質量,才能更好地為學生健康成長奠定基礎。本文主旨初中家校聯合教育模式的構建,通過分析家校聯合教育模式的必要性,通過總結家校聯合教育模式的普遍問題,進而提出家校聯合教育模式的構建策略,希望能夠提升家校聯合教育質量,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初中班主任;家校聯合;構建研究
學生在基礎教育階段基本受到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培育,兩者之間都對學生身心健康發展起到不可忽視的影響。因此,學校作為社會系統教育的主陣地,不僅要積極發揮自身教育的主體作用,也要擔負指導家庭教育科學育人、科學教育水平的提升,只有當家庭教育成為學校教育的補充與延伸,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只有當學校與家庭構建一個穩固有效的溝通橋梁,才能及時發現學生學習及生活的隱患,從而提早介入實施德育策略,保證學生身心健康的和諧性、長足性發展。
一、家校聯合教育模式的必要性
班主任與學生家長在初中階段都發揮著重要教育做賬用,但是現實情況很多家長只是過度重視學生的文化課成績,對于其他素養僅限知道,忽略了學生心理與生理的健康教育。再者,家長忙于工作,疏忽對學生的教育管理,與學生之間的溝通次數減少,久而久之,學生沒有溝通的主動性,一旦發生學業上或者心理的問題,多數將責任歸咎到學校。只有當學生出現了嚴重性問題,家長才能重視并且積極找尋解決策略,但這一階段的干預必然是事倍功半。因此,家校聯合教育模式的構建是具有現實性必要性,只有加強家庭教育對學生成長有著整體認識和科學育人觀,才能更好地助力學生學業及其他素質的長足發展。
二、家校聯合教育模式的普遍問題
在初中班主任構建家校聯合教育模式上,基本存在三個方面的合作問題。第一,雙方溝通意識不足。班主任具有邀請家長了解學生學習情況的責任,但是多數由學生代替傳話。但在學生畏懼心理下是不敢于邀請家長到校進行溝通,同時,這也忽視了學生的主觀情緒,并非所有到校都是指責學生,沒有讓學生認識家長到校是提高教育質量,而非是批評教育,從而學生與家長都是有一定心理負擔。第二,班主任與家長信息不對稱。這個體現在學生實際情況的了解上,關于家庭中學生的實際情況,班主任獲取信息時效性差,而學校學生表現上家長獲取信息時效性差,雙方沒有穩定與便捷的溝通方式,造成雙方教育存在脫節。第三,社會風氣不良影響。在人情風、請托風、圈帶風、攀比風的過程中,導致一些家長對班主任有些偏見,造成了與班主任不正確溝通,為班主任工作的順利開展造成了影響。
三、家校聯合教育模式的構建研究
(一)充分發揮家長會的橋梁作用
基于家長會平臺,加強班主任與家長的討論學生在學校和家庭的各種表現,雙方可以根據學生的特點制定針對性與成長計劃,從而促進學生獲得更好的發展。如,在正式召開家長會之前,班主任要提前做好相關準備工作,協調好家長的時間,讓盡可能多的家長可以參加班會。此外,教師還要向家長介紹家長會召開的目的,各科目教師對自己近階段的教學計劃和教學思路向家長進行說明,爭取獲得更多家長的支持。
(二)積極開展學生家庭走訪工作
在家訪工作中,班主任應當注重以下幾方面問題:第一,制定家訪計劃要盡可能科學合理,對于突發情況要積極有備案,或者采取視頻通話方式,溝通與肯定學生近期的表現,營造良好的溝通氛圍。第二,班主任要注重自我口語交際能力,溝通上要注意自我表達方式與行為習慣,言辭要真誠懇切,也要勇于指出問題,使得家長與教師雙方基于學生健康成長問題進行具體溝通。第三,在不同的家庭教育背景下,班主任溝通層面與方式要具有針對性與靈活性,要根據家長群體的教育理念,逐步地引導家長或者啟迪家長有著更加時代性、科學性教育理念。
(三)借助信息技術現代化社會工具
在信息時代上初中班主任應該學會應用現代化社交工作,進而融合到家校合作教育過程中成為雙方便利溝通的橋梁,如,以通過錄制學生在學校的一些表現視頻,與家長交流,同時也可以將學生的成績、表現等拍成照片,匯總成文件,發送給家長,家長也可以及時通過社交軟件將學生在家里的一些表現傳達給教師,雙方通過即時交流的方式,促進學生更好地發展。
總而言之,在初中班主任管理中積極構建家校聯合教育模式,既能做到對學生的監督與管理的進一步完善及提升,也能夠推動家庭教育逐步形成科學化、合理化教育方式,有效統一家庭教育的立場,從而使得家校教育理念一致化,幫助學生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張立. 初中班主任與學生家長溝通現狀及改進策略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9.
[2]徐雁波.初中班主任班級管理中家校溝通藝術探討[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8,2(06):192+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