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燕龍
摘?要:中職院校為了提高旅游服務與管理專業學生的教學效果,也為了增強學生專業歷史知識的記憶力,調整了學校的教學模式。對中職旅游服務與管理專業實行了行動導向教學法,讓學生們在遇見歷史問題時,可以以一個客觀的態度,站在歷史的角度上去看待問題,解決問題,結合歷史的角度,運用所學知識正確地向游客們進行講解。
關鍵詞:中職旅游管理專業;行動導向教學法;歷史教學;分析探討
這是結合當前中職教育新推出的一種教學方式,學生是課堂上的主體,老師作為主導輔助學生的一種教學方法。行為導向教學規定學生要積極地主動參加整個教學的過程,又要求老師在進行教學時,一定不要脫離歷史,要嚴謹地尊重歷史的內容,同時要結合學生的掌握程度,考慮學生自身的學習能力,老師在此一定要發揮主導作用。在旅游與管理專業中,歷史課課程是每一個學生必須要修的一門課程,掌握歷史文化是身為一名導游最基本的要求。接下來,本文將會以行動導向教學法為主要討論對象,去探索在中職旅游服務與管理專業中的歷史教學應用。
一、行為導向教學方法是歷史教學所服務的
在進行旅游服務與管理專業的教學過程當中,一定要將歷史教學與當前社會對導游這一職業的需求緊緊地聯系起來。與其他課程不一樣的是,該課程不需要追求博大精深的知識,只需要學生用生動優美的語言去精準地講解歷史,由一件歷史文物、一處優美的風景,向游客們講述在此發生過的歷史事件,或這件文物所經歷的事情,因此一定要以精準的語言去描述這些歷史故事,讓游客可以通過這些風景或文物在腦海中想象出這些真實存在的歷史事件。當講解到一些比較復雜的歷史知識時,教師在這個時候就不能再運用過于生搬硬套的行動導向教學法,因為這會讓學生對歷史知識產生一定的畏難情緒,同時還會導致教學時間的浪費。行動導學教學法在中職旅游服務與管理的歷史課中,要去選擇合適的內容,才可以真正地將其作用發揮出來。帶著學生學習中國近代史的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就可以結合一些學生可能熟悉的旅游景點---北京圓明園。將其作為一種知識點插入,一層層地帶領學生,深入探討知識,能夠讓學生深入了解總統府成立的歷史背景,以及相關的歷史人物和事件發展等等。可以將中國現代史融入到一定的實際旅游景點中。最后,可以讓學生根據自身學習到的理論知識,對圓明園開展一種自主的模擬講解,有效推動學生對歷史學科學習積極性的上升,還可以讓學生將知識與導游服務這兩項技能進行融合,讓學生真正地學會在實際生活中運用自己的歷史知識。
二、進行充分的學情分析
老師在進行教學課程前要做好針對學生學習情況的分析,首先要去了解課堂上每一名學生的心理情況。中職在校生的年齡平均都在16~21歲之間,這一階段的學生正處在青年的初期以及中期,這是學生們人生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時期,在這一時期發生的事情將會嚴重影響學生未來人生的走向。再加上中職在校生的生活環境以及職業教育的不同,以及身份角色和擔當的使命不同,很容易發生一些與其他同齡人不一樣的心理特征,從而產出一些新的心理問題以及心理障礙。因此身為一名中職院校的老師,不僅要了解學生的心理情況,還要對學生進行引導,緩解學生的心理壓力。其次,要時刻關注學生對歷史文化知識的掌握情況,根據學生的學習水平去進行下一步的教學安排,還要根據學生在學習上遇見的問題去分析,如何進行下一步的教學。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點,老師要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才可以推動行動導向教學在課堂上的有效實施。在我國的大部分中職院校中,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都不是很高,因為在中職學生的心里,一直都給自己貼著一個“差生”的標簽,他們以這樣一個理由,不去學習,不去努力,認為自己資質差,頭腦差,學習什么都不會有太大的成就,也對自己喪失了學習的信心。因此這批學生不斷地去挑戰學校的權威,挑戰老師的教學模式與管理制度。但是在當前的教育發展理念中,技術教育與文化教育一樣重要,國家需要高學歷的人才,同時也需要專業性的人才。老師在進行教學時,也要平等地看待這些學生,與學生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打造出一個和諧的學習氛圍,才可以成功地進行教學。
三、進行教學時一定要充分發揮老師的主導作用
(一)課前進行良好的教學設計方案
為了保證每一節課都可以順利地進行,老師需要在上課前對課堂上所講述的知識進行一個教學設計。第一步,對課程的設計一定要結合專業的內容,符合旅游服務與管理專業的要求,最重要的是要結合學生的基本情況,也就是前文所講的以學情定目標。第二步,要隨著學生掌握的知識水平去設計教學方案的難易程度,使學生可以達到學習基本目標,才能推動學生去學習,如果設計的目標太高的話,學生一直達不到所要求的目標,很容易影響學生對知識的求知欲,挫敗學生的學習自信,也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行為。因此要設定一個夠得、著握得住的基本目標,但也不能過于低,容易形成自負的現象。可以在設計學習目標時設計一個初級目標,再設定一個中級目標,讓學生們一步一步地向前前進。學生在探索的過程當中,不僅可以學習到更多的知識,還培養了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興趣,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對歷史知識的掌握程度。
(二)做好監督與指導工作,促進課堂效果的實現
在課堂上,老師還要做到對學生的監督和指導工作,督促學生專心地學習知識,當學生在學習上遇見難題時,及時地為學生指明方向,讓學生可以繼續深入地進行研究。一名教育家曾說,職業人才是一種可持續發展的資源,所以學校和老師在培養在校職生時,不要只是簡單地加深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記憶力,更要鍛煉學生對歷史知識的運用,以及對歷史知識的思考能力,為社會培養出更多名可持續發展人才。
四、結束語
行動導向教學法在進行中職院校的歷史教學實施中,不僅與基本的歷史課程內容相呼應,也與學生實際的學習情況相符合,更在實施的過程中充分地體現了老師的指導作用。因此老師在實行這一教學法時,一定要做好指導工作,正確地引導學生去學習歷史知識。
參考文獻:
[1]陳曦萌.“行動導向”職業教育教學的沿革及內涵.[J]職業技術教育,2016(22):6-7.
[2]劉邦祥.試論職業教育中的行動導向教學[J].職教論壇,2016(1):45-46.
[3]徐朔.論關鍵能力和行動導向教學——概念發展、理論基礎與教學原則[J].職業技術教育,2016(28):12-13.
[4]徐朔.論“行動導向教學”的內涵和原則[J].職教論壇.2017(10):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