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少棠
摘?要:中華文明綿延至今,成為世界上持續時間最長的文明之一,其中至關重要的因素之一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凝聚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應該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融入其中,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服務。
關鍵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初級中學;歷史教學;路徑
引言:
初中學生正處于生理和心理發展的劇變期,其人生的閱歷尚淺,并且對世界的認識嚴重缺乏。而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網絡信息技術為初中學生提供了對世界的雜亂的、碎片化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對其心理造成不良影響。并且長期下來,不利于其身心健康成長。甚至初中生在思想道德方面會受負面信息的影響,形成某種程度的偏差。而在初中教學中,教師應更加關注學生在心理發展方面的狀態,并重點在教學活動中滲透一定的德育教育,及時規整學生的思想。
一、傳統文化與初中歷史教學相結合的意義
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富含豐富的道德元素,而傳統文化是在我國農業生產基礎上形成的一種優秀文明,且在歷代的流傳中,對無數人影響至深。其中包含著大量且多元的家國同構和倫理綱常,并且在政治結構等領域的認知上,有豐富的內容呈現[1]。而在我國的各階段教育教學中,這些優秀的傳統文化為學生提供具有高價值的優秀思想,對歷代學生產生深厚的思想品德上的影響。讓學生的價值觀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
而將傳統文化與初中歷史教學相結合,對于教師來講,能夠很好地為其在德育教育工作提供良好的引導,使得教師在進行歷史教學時,能夠適當地利用傳統文化展開德育教育思想,給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的形成提供厚重的文化基礎,能夠在一定德育教育下形成對世界的更好的理解,提升其思想境界,并提升其綜合素養。
二、傳統文化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滲透的策略
(一)教師更新其教學理念
在傳統教學思想的引導下,教師在進行教育活動時,通常在課堂教學中成為課堂的主導,并將相關的知識內容對學生進行強硬的灌輸,導致學生在課堂學習中處于極其被動的地位,不能很好地發揮其自主學習性[2]。學生在歷史課堂中,不能對自己遇到的相關問題。教師請教,教師不能對其給予及時的解答,使得學生心中的疑問越來越多,不利于其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因此,教師應在課堂教學環節中以學生為本,將課堂的主導地位還給學生,讓學生自己進行自主學習,而教師成為一個良好的引導者,當學生在學習中遇到一定的困惑時,及時向教師進行提問,而教師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解答,使得學生的學習效率有所提升,并在此基礎上提升其對歷史知識的新的理解。而在進行相關的傳統教育滲透時,教師應更多地注意將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合理地滲透在歷史課堂教學中,讓學生在進行相應的歷史知識學習時,能夠對傳統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二)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引入經典誦讀
初中學生思維活躍,其在課堂中的表現為經常走神,注意力容易游離在與課堂教學無關的事物上。因此,教師在設計歷史教學方案時,應充分結合初中學生的課堂行為表現特征,并根據其心理特點制定相應的教學方案。而我國傳統文化中包含一定的具有韻律美感的經典讀物,并且其中包含一定的優秀文化思想。雖然很多文章的年代相對較為久遠,但是其中蘊含的內容對每一代人都能產生積極的影響。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經典讀物進行誦讀。讓學生在誦讀過程中品味經典,并從中真切地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例如,在學習部編版八年級上冊中《鴉片戰爭》一課時,在充分掌握了本課歷史知識的相關內容后,學生已經了解了本課涉及的民族英雄人物林則徐,其主導的虎門銷煙事件產生了重大的影響。而在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關于古代的愛國詩人屈原的相關愛國作品,使得學生在對其進行充分的誦讀中感受詩人濃烈的愛國情懷,并且借此充分感受民族英雄林則徐的愛國情懷。
(三)將傳統文化在初中歷史教學中進行全面滲透
在進行歷史教學中,教師應對初中歷史教材有全面的了解和掌握,以便于在整體教學方案的計劃中能充分明確每個教學階段的教學重點以及相關傳統文化內容的滲透重點[3]。例如,在學習歷史教學中設計到的節日時,可以將節日的由來、演變的過程,到如今形成的相關習俗進行一一展示,并將節日演變過程中的一些重要變化節點進行重點講解,使得學生的學習目標也有一定的針對性,并且形成一定的條理性。而在學習中國的近代史時,教師可以為學生進行和“紅色文化”相關的教學方案設計,并在此基礎上將其滲透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使得學生在學習相關知識時,能在潛移默化中被感染、被影響。例如,在部編版八年級歷史上冊中,學習《七七事變與全民族抗戰》一課時,可以為學生展示相關的革命文化,讓學生對這段歷史有全新角度的認識。
結束語:
總而言之,將傳統文化滲透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可以對學生的德育教育產生良好的效果,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強學生的愛國情懷,并在此基礎上增強其民族自豪感。因此,教師應注重傳統文化,對其進行全方面的發揚光大。
參考文獻:
[1]姜軼平.初中歷史教學中憂患意識教育的現狀與對策分析[J].才智,2017,12:121.
[2]謝菡.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的家國情懷教育[J].西部素質教育,2017,313:33+35.
[3]于紅.初中歷史課堂“家國情懷”培養的“蘇式”表達探究[J].漢字文化,2019,23:1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