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澤華
【摘要】語文寫作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鍛煉學生觀察事物的能力、描述事物的能力,對于年齡較小的小學生來說,語文寫作更為重要,有利于為學生今后學習打下夯實的基礎。就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來看,小學語文教師需要重視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積極引導學生用心觀察周圍的事物,掌握事物的關鍵點并使用文字形象地描述出來。本文就小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展開研究,總結相關對策期望可以為教育工作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寫作;觀察能力
小學生的經歷不夠,在這個年齡階段中學生聽到的、看到的、親身經歷的事情都是有限的,且接受學習的時間較短,學生的閱讀量不多,而且沒有足夠的寫作練習,缺少寫作素材和詞匯量的積累,在語文寫作方面具有較大的困難,寫出來的作文也十分空泛。因此,小學教育要求語文教師注意引導學生觀察身邊的事物和人,增加閱讀,積累詞匯,通過觀察和積累將自身寫作能力提升。
一、激發并引導學生對事物進行觀察
學會觀察是開展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第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對于年齡相對較小的學生來說,發現生活中有趣的事物,從而主動參與進來觀察方可達到理想的效果,也有利于學生發現總結生活中美好的事物,積累大量的寫作素材,為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開展奠定夯實的基礎。
1.選擇學生有興趣的事物
語文教師在課前需要做好備課工作,可結合學生的愛好及特點在備課課文中尋找其感興趣的事物,在課堂上確定內容引導學生觀察,結合寫作,讓學生在寫作時能夠有明確的方向。以五年級寫作課為例,在學習《松鼠》這一篇課文后,引導學生通過認真觀察自己喜歡的小動物,發現它們的特點,并運用學過的各種寫作方法把這種小動物的特點寫具體,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2.激發學生的好奇心
小學階段學生對外界事物的好奇心較強,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學生這一生理特點,通過問題設計、目標設定等方式激發學生觀察事物、積累素材的興趣和適當的想象力,引導學生保持對外界事物的質疑態度,使其能夠帶著探索欲望去觀察,去總結。
二、培養學生在寫作觀察方面的能力
大部分的寫作素材來源于生活,因此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要培養學生觀察生活的習慣。小學語文教師在提升學生觀察能力的過程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出發。
1.引導學生對周圍事物進行觀察
在課堂上,語文教師可結合課本內容,例如在學習到寫作“這兒真美”時,教師可給學生安排一個任務,觀察教室外面和里面美麗的事物并加以形容,讓學生在課堂上回答。這樣的方法反復運用,能夠逐漸讓學生形成習慣。同時,語文教師可以每天給學生安排一些觀察任務,例如特定的人、花、草等,讓學生逐漸成為會觀察生活的有心人。
2.激發學生對事物進行觀察的積極性
只有激發學生對事物的積極性,才能夠使學生產生濃厚的觀察興趣。教師可鼓勵學生及時記錄自己在生活中觀察到的內容,并寫下自己的所聽所想,堅持寫日記。教師可定期選擇某一課堂來讓學生進行交流。這種互動訓練能夠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培養持之以恒、樂于觀察的好習慣。
3.培養學生全面、細致的觀察習慣
在教學時,教師指導學生對靜態事物的各個部分進行全面細致的觀察,例如在學習到寫作“我的心愛之物”后,教師可安排學生回家拿出自己最喜愛的事物,進行全面觀察并記錄,包括形狀、顏色等;而對于變化發展的事物,教師則舉例指導學生觀察其發展過程、每個階段的實際情況,讓學生能夠養成全面、細致觀察的習慣。
三、傳授學生有效的觀察方法
觀察也是具有方法和技巧的,小學生經歷較少,不知道如何進行全面、有效的觀察,因此語文教師可通過以下幾個方面對學生進行指導。
1.觀察具有順序
觀察必須要有順序、有邏輯,才能夠進行更加全面、細致的觀察。觀察順序有很多種,小學寫作有季節順序、時間順序、方位順序、事情發展順序等。教師可結合具體事物,科學地對學生進行指導,讓學生逐步掌握在不同類型寫作中可選擇不同的順序,讓學生的寫作邏輯更加清晰。
2.指導學生觀察時要抓住觀察對象的特點
在對任何一類事物進行觀察時都需要把握住事物的特點,例如景物描寫,不同的景物具有不同的特征,哪怕是同一種事物,在不同的時間段中也具有不同的狀態。在寫作“我的家鄉”時,描寫家鄉某一事物,如樹木,不同年齡樹木的樹高、形狀都不同,教師可指導學生抓住其特點去形容,形容時可結合學生自身的理解,這種引導方式能夠將學生的想象力和實際生活進行結合,展現事物的狀態,豐富寫作的內容。
3.指導學生觀察時抓住重點
觀察時需要把握好重點,在全面、細致的觀察中突出重點,這樣才能使得文章留下深刻的印象。對于小學語文教師來說,引導學生觀察事物前一定要身先士卒,實地考察并確定觀察事物的重點以后再讓學生去觀察、去探索。這樣一來,引導學生觀察事物的過程中可以根據觀察重點來循循善誘,幫助學生掌握發掘觀察重點的技能,在寫作時也可以做到描述事物本質及發現本質的過程,文章的真實性顯著提升。
四、開展各類趣味性課堂活動,激發學生的興趣
語文教師在進行寫作教學時可結合小學生愛玩的游戲來進行教學,在游戲進行時指導學生進行觀察,游戲結束后讓學生自行整理觀點,運用文字來描述出自己所看到的內容,再形成作文。例如,可以進行詞語接龍的游戲,游戲詞匯和寫作內容相關,發音可以相同但是字不同,保證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參與到游戲當中,也不會擔心會影響到學生的自信心。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也會潛移默化地積累詞匯,提高自身的詞匯量,在寫作時也能夠擁有豐富的語言。同時,游戲進行時,教師可以適當協助學生觀察,教師在旁可觀察學生的情況,包括答題時的表情、動作等,教師自身也要體會答題時的心理狀態。在完成游戲后,組織學生將自己觀察到的內容以生動、有趣的文字形式描述出來,再形成一篇作文。這種結合游戲寫作文的方法更能吸引學生,非常適合小學階段的學生,不僅能夠對學生的觀察能力進行進一步鍛煉,學生的言語表達能力以及交流能力也得到提升。
綜合文章分析,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對提升小學生的寫作水平具有幫助作用,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寫作教學時先認識到觀察的重要性,在語文課堂中能夠靈活運用恰當的方式來引導小學生進行觀察、學習,并指導學生在觀察當中表達自身情感和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由學生自行表達。提高小學生的觀察能力能夠開發學生的思維方式,也能夠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獲得更多的知識,找到寫作的樂趣,不斷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提高自身寫作水平。
參考文獻
[1]湯芹. 試論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觀察能力的培養研究[J]. 作文成功之路(中), 2015(4):11.
[2]任曉花. 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觀察能力的培養研究[J].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 2019(3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