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和基于核心素養教學模式的優勢不斷顯現,越來越多的教師不斷探討和摸索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化學教學策略。傳統的高中化學教學模式是以教師為中心,受應試教育觀念影響,以“填鴨式”教學和題海戰術教學居多。而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化學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中心,提倡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引導學生學習理解高中化學知識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實驗設計能力、創新意識、化學模型抽象能力等高中化學核心素養。文章結合教學實踐,從不同的角度出發探究了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化學教學策略。
關鍵詞:高中化學教學;核心素養;創設情境;培養思維
高中化學是一門知識點繁多、知識結構體系復雜、依托于實驗的學科,傳統的高中化學教學模式受應試教育觀念影響,將教學重心放在學生的學識教育上,而往往忽視了素質教育?;诤诵乃仞B的高中化學教學模式要求教師將培養并提高學生的化學學科核心素養也作為教學重點,在傳授專業課知識的同時,重點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和創新意識、樹立正確的科學態度和社會責任、以化學學科知識為載體提高實驗設計能力以及化學模型抽象能力等。文章將結合教學實踐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探討如何實現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化學教學。
一、 提高實驗動手能力和實驗設計能力
化學是一門在實驗中總結規律的學科,高中化學的知識大部分都是前輩們通過實驗總結出來的,所以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不注重實驗過程只知道實驗結果的情況?;瘜W是一門通過相應的實驗觀察手段,從宏觀上觀察實驗現象,再從微觀上得到相應的實驗原理。但若是學生將化學誤認為是一門只需要記憶實驗現象實驗原理的學科,在學習過程中沒有創新沒有總結,也就不會真正理解宏觀微觀的化學反應原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引導學生自主思考,不應該直接將化學反應的原理和現象“填鴨式”教給學生,而是引導學生自己總結實驗現象分析實驗原理,不僅可以讓學生記憶知識點更加牢固,而且可以讓學生形成完整的化學思維和化學學習方法。
化學實驗的地位如此重要,因此在考試中所占的比例也很大。但是往往有很多同學在化學實驗的考試部分丟分較多。主要原因在于,高中化學實驗缺少相應的實驗教學設備,而且學生的課業壓力大,能夠分配到化學實驗的時間很少,導致學生的實驗參與度較低,很難留下深刻的印象以及注意到實驗的細節。其次,化學實驗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和嚴謹性,因此每一個化學實驗步驟都有背后的化學原理或者實驗經驗支撐,而不是平白無故地加入進去的。而化學步驟之間也是有相應的順序的,學生只有完全理解了相應的實驗過程和實驗機理,才能把握出題人對題目所要考查的知識點。例如在學習中和滴定實驗時,教師應該給學生強調實驗步驟的先后順序以及背后的原因,可以采用問答的方式來加深學生的印象。比如用蒸餾水洗過的滴定管先用標準液潤洗后再裝標準液,教師可以在講解這一步驟的時候提出問題為什么要先用標準液潤洗后再裝標準液?能否用蒸餾水潤洗?讓學生思考后明白先用標準液潤洗的作用以及不能用蒸餾水潤洗是因為殘留的蒸餾水會降低濃度產生誤差。中和滴定實驗還有很多的實驗細節體現在實驗步驟的先后順序中:先用待測液潤洗后再移取液體;滴定管讀數時先等一二分鐘后再讀數;觀察錐形瓶中溶液顏色的改變時,先等半分鐘顏色不變后即為滴定終點。
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化學教學對同學們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不僅需要能夠清晰記憶重點實驗的實驗步驟以及實驗現象等,還要深刻理解實驗原理和實驗步驟的緣由,從而能夠在改變實驗步驟或者交換實驗步驟順序的情況下分析對實驗結果的影響。更深層次的,在完成對基礎實驗以及基礎實驗操作的學習之后,要學會自主設計實驗方案,包括設計反應物反應條件以及實驗步驟等,通過設計實驗方案反過來鞏固自己所學的知識,達到活學活用的目的,而不是只會死記硬背一個實驗所對應的步驟結論等。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注重對學生的動手實驗能力以及自主思考能力進行重點培養,通過布置相應的任務來督促學生完成實驗設計的任務,來鍛煉和培養學生的化學思維。
二、 創設問題情境,培養和提高化學思維
傳統的高中化學教學方式中師生的交流局限于問答式互動,雖然問答式教學能夠引導學生的思路在較短的時間里掌握知識點,但問答式教學對于沒有跟上老師教學思路的同學來說是一種煎熬,沒有教學參與感,慢慢會喪失掉學習的樂趣?;诤诵乃仞B的教學提倡教師能創造出一種新的互動教學模式,可以實現學生與老師平等交流、相互探討、相互學習,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角色更多的是為學生引導求知道路的引路人以及學生思想火花碰撞的陪伴者,而不是僅僅是傳統教學方式中的知識的灌輸者。因此,互動式教學是一種適合于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教學方式,既減輕了教師的教學壓力和教學負擔,同時也吸引了學生,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對新知識的探索性。
為了達到互動式教學的效果,教師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教學方式的改變和促進。首先,教師應該從培養學生的化學學科核心素質的角度出發,認真研讀教材,尋找重難點,結合不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時間安排來撰寫教學設計。例如在教學化學反應類型時,學生已經在初中所學的化學中積累了一些經典化學反應,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時候,可以讓學生分組討論列舉都有哪些化學反應類型,然后讓每個小組派代表發言,接著由教師進行總結并且講解每一種反應類型的特點,其次,出題讓學生分組搶答,通過這種分組競爭的方式創造出一種良性的互動式教學。但這種教學方式對于教師對于時間的把握要求很高,需要教師做好充分的課前教學方案規劃。最后,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要善于提出有開放式答案的問題讓學生進行討論,可以通過創設問題情境,達到發散學生的化學思維的目的。比如在學習制備氫氧化鐵的實驗時,教師在講解完實驗之后,可以向學生提出能否用不同的實驗方案制備氫氧化鐵的問題。學生在經過激烈的分組討論之后會得到各種方案,這時候教師再來對每個方案與學生一起進行討論交流。這種創設問題情境的互動式教學,很容易讓學生由被動接受知識變成主動式參與學習,能夠最大化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本班同學的具體情況,設計不同的教學情境,進行互動式教學,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化學思維,達到提高核心素養的教學目的。
三、 巧用多媒體,提高化學模型抽象能力
化學是從原子分子的微觀角度研究物質的組成以及化學反應的本質,化學理論具有很強的理論性和抽象性,并且化學物質的組成也五花八門,知識點繁雜,這對高中生的化學思維和抽象能力提出了極大的考驗。高中化學的抽象思維體現在通過對微觀粒子如電子、原子、分子等經過歸納總結,提出理論模型,對模型的正確性進行驗證,從而來揭示化學物質之間的反應過程以及反應原理。所以學生要從微觀本質上理解化學反應的機理如高中化學中的阿伏伽德羅定律、有效碰撞理論等,就需要經歷從宏觀現象假設微觀模型,再回到宏觀用假設的微觀模型解釋宏觀現象,在這個過程中,對于微觀化學模型的抽象理解能力是十分關鍵的。而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去引導學生尋找宏觀、微觀抽象思維的紐帶更深入地去理解化學這門學科的本質,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化學抽象能力,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化學反應原理,還可以促進學生自身的核心素養的發展。
而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這一利器去輔助教學活動,將原本抽象枯燥的化學知識變的直觀生動,更容易讓學生接受。多媒體的優勢在于可以利用圖片視頻動畫等形式去彌補同學們對于化學模型的抽象能力的不足,同時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形成良性循環,對所學的知識掌握地更加牢固。例如在學習“物質的量”這個抽象概念時,很多同學對于這個用于計量微觀粒子的新計量單位很難理解。如果能利用多媒體技術,將物質的量的單位(mol)用生動的小方塊來表示,然后將化學反應中物質的量的變化用小方塊的動畫來進行演示,教師再將物質的量的概念準確傳授給學生,加深學生對這個抽象概念的理解。又比如在教學化學反應平衡這一部分的內容的時候,僅僅依靠老師對化學平衡的描述,學生很難抽象出整個反應狀態,如果能利用多媒體動畫來模擬,可以幫助學生建立一個清晰的化學反應過程以及化學平衡的概念。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可以充分利用互聯網多媒體資源,將一些已經應用于實踐的比較好的動畫演示等放給學生看,可以彌補學生對于化學抽象能力的不足,幫助學生建立抽象思維。
四、 深入挖掘化學素材,強化學生化學生活觀念
化學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教師在教學活動中,也要去指導學生用所學的化學知識解釋生活中的化學現象,讓學生明白學習化學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強化學生的化學生活觀念。傳統的高中化學教學方式沒有重視對學生化學生活觀念的強調,只是要求學生學會解決化學題,而沒有去引導學生去解決生活中的化學題。這種題海教學模式雖然能夠提升化學學習水平,但是會讓學生逐漸將化學理論知識脫離了實際生活,也會讓學生逐漸喪失學習樂趣和探索化學知識的主動性。
教師在教學化學學科知識的同時,可以多舉一些相應的生活中的例子,引入知識背景的同時,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強化學生化學生活觀念。例如,在教學高中化學必修2中原電池部分時,教師可以在課前講一講電池的歷史發展,讓學生明白自己目前所學的原電池原理時大部分電池的基本原理,可以讓學生產生一種成就感,原來自己平常所見到的各種電池的原理都是自己所學的化學知識。同時在學習完所有原電池知識之后,可以跟學生分享目前的一些新型電池的工作原理,讓學生尋找創新點在什么地方,使學生對自己所學的化學知識產生一種創新感。
五、 結語
文章通過結合筆者自己的教學經驗,從提高實驗動手能力和實驗設計能力、通過創設問題情境培養和提高化學思維、巧用多媒體提高化學模型抽象能力、深入挖掘化學素材、強化學生化學生活觀念四個方面詳細闡述了如何開展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化學教學。通過強調與傳統教學模式的不同之處,分析了傳統教學模式的不足之處,突出了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化學教學模式在提高學生的實驗設計能力、創新意識、化學模型抽象能力等方面的優勢。
參考文獻:
[1]張文強.基于核心素養的有機化學教學策略[J].學周刊,2019(24).
[2]胡慧芳.基于高中化學核心素養培養的有機化學策略實踐研究[D].金華:浙江師范大學,2018.
[3]鐘小梅.新課標下高中化學“問題教學法”的研究[D].福州:福建師范大學,2008.
作者簡介:
郭軍乾,一級教師,甘肅省定西市,甘肅省定西市通渭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