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秋月 何悅
摘? ?要: 《白夜行》在東野圭吾書迷心中地位頗高,出版后多次獲獎。作品以雪穗和亮司的畸形之戀折射社會現(xiàn)實問題,反映家庭教育對孩子身心發(fā)展的重要影響。本文分析影響家庭教育的三個主要因素:親子關系、夫妻關系、社會關系,論述《白夜行》帶給現(xiàn)實社會的關于家庭教育的啟示,為開展家庭教育提供一些借鑒。
關鍵詞: 白夜行? ?家庭教育? ?啟示
家庭教育不再是簡單的家長對晚輩有意識地實施影響的教育,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它變得越發(fā)復雜。在家庭教育過程中,教育和受教育的人,既是孩子又是家長。家長有時有必要向孩子學習。受教育的場所是家庭環(huán)境,不僅指物質條件還包含家庭氛圍等要素。從時間跨度來說,家庭教育的影響是終身的。總之,優(yōu)良家庭教育下成長的孩子一生都在回味甘甜,不良家庭教育下成長的孩子一生都在治愈傷痛。家庭是社會的縮影,每個人在各自的家庭成長,繼而通過個人的行為與活動影響社會。家庭教育對個體、對家庭、對社會都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基于此,為了個人幸福、家庭和睦和社會和諧的美好愿景,作為家庭教育的一分子應當對自己實施的家庭教育做理性的反思。
一、在親子關系方面盡心盡責
(一)父母要和孩子共同學習進步。古人云: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對孩子的影響具有先導和基礎作用”[1]。這種影響體現(xiàn)在家庭教育中。然而家庭教育是復雜的,并非簡單地指父母對孩子的耳提面命,包含關于家庭環(huán)境、父母、孩子等相關的隱性的無意識的因素和顯性的有意識的因素。家長應當始終遵循以下原則:平等、統(tǒng)一、感情交流、寬容、尊重、榜樣、信任、自由、鼓勵、方法轉變。父母和孩子是平等的,并且要相互學習、相互影響,從而共同進步。然而在亮司的家中,父親和母親是家庭教育路上的幼兒,他們幾乎對亮司放任不管,更談不上教養(yǎng)亮司,教給亮司為人處世的道理。雪穗的媽媽西本文代亦是如此,她對雪穗殘暴專制,絲毫沒有尊重雪穗的意愿就將無力反抗的她推向火坑。這些父母顯然不是天生就要禍害孩子,他們的悲劇在于不會教育孩子,也沒有學習如何教養(yǎng)孩子,更沒有放下姿態(tài)和孩子平等對話。父母們要謹記,養(yǎng)育孩子需要和孩子共同學習、共同成長、共同進步。
(二)父母要同時注重對孩子的養(yǎng)和育。智慧的父母都知道: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白夜行》中亮司的父親知道他喜歡剪紙,于是給他買了精致的剪刀,這是愛孩子的表現(xiàn)。雪穗的母親在丈夫早逝家庭貧困的時候依然獨自撫養(yǎng)著雪穗,或許是愛孩子的一面。但是這些父母都將養(yǎng)育孩子的意識概念停留在“養(yǎng)”上而忽視“育”。“育”不僅指口頭教育,父母的一言一行也對孩子的身心產(chǎn)生影響,倘若想對孩子產(chǎn)生良好的影響,父母就要和孩子共同學習。可是有些父母就像雪穗和亮司的父母一樣,給予了孩子物質條件卻很少過問孩子的情感需求,以至于讓他們在是非觀念還不成熟時誤入歧途。所以,滿足孩子物質享用的同時,適時傳授“寒士家風”的教育以磨煉孩子的意志品質,將更有益于孩子身心發(fā)展。因此,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家長切不可養(yǎng)、育失衡,更不可不作為,任由孩子野生野長。
(三)父母要在日常生活中做好孩子榜樣。美國總統(tǒng)里根曾說:建立生活的是非觀念最好的辦法,是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以身作則。畢竟父母是孩子成長的首任教師和品德塑造的引路人。因此,父母必須小心檢視自己的行為[2]。他們作為孩子樹立是非觀念的基礎時期最常見的人,大部分生活作風將被孩子模仿。正如雪穗,她在日常觀察母親的所作所為中學會利用男人牟取利益,即使出賣親人朋友也在所不惜。亮司也是不幸的,他從小便見慣了父母的出軌生活,早已將愛情看淡。雖然幼年時期的他非常厭惡父母的放縱行為,但是長大后又不知不覺中成了同類人,他甚至可以為了獲取殺人的藥品誘騙典子的感情,仿佛他的靈魂和身體已然沒有生命,只是為了交換所需的軀殼。由此可見,作為孩子心中的第一個偶像,父母日常的為人處世、待人接物皆為孩子所吸收。父母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為孩子樹立良好榜樣。
二、在夫妻關系方面和諧一致
(一)夫妻關系應保持和睦。著名教育家盧梭指出:幸福家庭是培育孩子成人的溫床,家庭生活的樂趣是抵抗壞風氣毒害的最好良劑。家庭幸福的前提是夫妻感情和睦。教育名人趙秀朵認為,如果夫妻教育觀點不一,就會讓孩子分不清正誤,不利于美好品德的培養(yǎng)。可見夫妻關系的和睦與否對家庭教育效果的強弱有著重要的影響。和諧的家庭氛圍會讓孩子生長在愛的家庭教育環(huán)境中,有利于孩子身心發(fā)展。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先生曾強調:撫育作用不能由一女或一男單獨負擔,既要有母親又要有父親。因為夫妻間對孩子的教育如果沒有達成共識或缺失任何一方就可能給孩子留下潛在危機。反觀雪穗和亮司,在他們的人格還未發(fā)育完善,辨別能力不強的時候遭遇了不和諧的家庭教育。其中雪穗從小喪父,在家庭教育中缺失了父愛的養(yǎng)分,這本就是先天的心靈創(chuàng)傷,然而雪穗的母親不僅沒有察覺和顧及孩子的情感缺陷,反而因為家庭經(jīng)濟困難出賣女兒,無疑加深了對孩子的傷害。一個弱小無助的孩子,正是需要雙親關愛的時候,卻在失去父愛后又被親生母親出賣,雪穗當時應當是極度缺乏安全感的,這就為她后來以不斷掠奪的方式滿足自己埋下了種子,也是她不幸人生的開端。同樣如亮司,本應和諧溫馨的家因為父母的出軌而破裂。雖然亮司的父母愛他,但這種籠罩在整個家庭里的壓抑氣氛始終揮之不去,對孩子早期人性的形成是極為不利的,以至于成年以后的亮司尋找不到生命的意義,活得如同行尸走肉一般。綜上所述,夫妻關系和睦對孩子良好人性的形成是非常重要的。
(二)夫妻雙方對孩子的愛應保持完整。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告訴我們:教人要從小教起。幼兒好比幼苗,培養(yǎng)得宜,方能發(fā)芽滋長,否則幼年受了損傷,即使不夭折,也難成材。雪穗恰是眾多不幸孩子中的一個。自小父親去世,失去父愛。雪穗心中就缺失了父親的偉岸形象,難以找到安全感,對父母之間如何相處更是無從知曉,唯一相處的成年異性卻是個惡魔,所以雪穗長大以后很難真正與異性相處得當。在她的認知里只有母親熏染她的那種方式,利用男人牟取利益。雖然亮司幼時有一個結構上完整的家,但他的父母并沒有發(fā)揮太多的積極作用,反而讓亮司很痛苦。母親常年出軌,無暇關愛亮司。父親猥褻兒童,很少給予亮司真正的關懷。失去父母同心協(xié)力撫育的亮司變得安靜內斂,因為他失去了自信開朗的源泉。正如季彩君所說:“當父親或母親缺位后,兒童在學業(yè)、情感、心理、性格、行為等諸多方面,必然出現(xiàn)嚴重的偏差。”[1]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夫妻雙方應盡可能給予孩子完整的愛。
(三)夫妻應增強對家庭的責任感。著名作家辛唐米娜提出:凡事都有游戲規(guī)則,國家依靠法律來治國安邦,家庭依靠責任來維持安康。家庭的良好秩序是離不開夫妻雙方的責任感的。倘若有任何一方失去了對家庭的責任感,那么家庭教育便無從談起。亮司的母親便是極不負責任的,首先是對丈夫不負責,公然出軌,進而對孩子不負責,沒有給亮司一個母親應該給予的關愛和教導。對于亮司來說,不幸不僅來自于母親,還來自于父親。父親在與母親關系不和時,沒有將父愛傾注于他,而是放縱自己的欲望,逃避對家庭、對亮司的責任。雪穗的母親亦是如此,一心專注于如何維持生計,完全忽視自己還有教養(yǎng)好女兒的責任。最終兩個純潔如白紙的童心就這樣被隨意污染,往后余生只能背負童年的不堪,既沒有光,又沒有幸福。夫妻之間隨著愛情激情的消退應該增強對家庭的責任感,以便給孩子提供健康的成長環(huán)境。
三、在社會關系方面進行幫扶約束
(一)社會風氣要對家庭教育成員進行道德引導。二戰(zhàn)時一位校長曾寫道:讀、寫、算只有在使孩子具有人性的時候才具有重要性。這就告訴我們社會需要人才卻不需要心術不正的人才。雖然雪穗和亮司是聰明伶俐又才華橫溢的,但他們并沒有將自己的才華用于正途。雪穗從小就各科成績優(yōu)秀,跟著姑媽后又精通茶藝和插花,剛踏上社會就在事業(yè)上成績斐然。亮司的能力更是卓絕,高中肄業(yè)的他卻對計算機十分精通[3]。他們用骯臟的手段牟取不義之財,鉆法律漏洞,濫殺無辜。倘若他們的父母在當時受到正能量的社會風氣引導,雪穗和亮司的人生將會明亮一些。適當發(fā)揮社會風氣對家風的影響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樹立了良好家風,然后內化為每個家庭成員的品行與氣質,沉淀為代代流傳的文化基因,才能使千千萬萬個家庭成為國家進步、民族發(fā)展、社會和諧的重要支點,讓家庭教育煥發(fā)出新的時代活力。可見良好社會風氣對家風的影響將會帶給孩子更美好的人生體驗。
(二)社會專業(yè)人士要對家庭教育成員傳授正確的方法。著名詩人羅夫·瓦爾多·愛默森說:幫助他人的同時幫助了自己。正如贈人玫瑰,手留余香一樣,使人受益。傳授家庭教育方法給大眾就是贈人玫瑰之舉。著名作家托爾斯泰曾說,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幸福的家庭大體相似。把幸福的秘訣普及給大眾就很有必要了。給那些尚不知道如何實施家庭教育的父母,抑或是還沒有意識到家庭教育重要性的夫妻一些適當?shù)慕ㄗh。如此不僅讓父母學會教育孩子的正確方法,更重要的是在健康家教下長大的孩子將會給社會大眾帶來舒適感。然而雪穗和亮司幼時生活的社會是冷漠的,沒有人會關注一個家庭是否和諧,孩子是否被虐待或放任不管,使他們在三觀扭曲、憎惡世界的時候沒有得到及時的糾正,以至于愈演愈烈、貽害四方。其實,許多父母不是不想教育好自己的孩子而是苦于沒有正確的教育方法。倘若在家庭教育方面頗有研究的專業(yè)人士能夠給普通大眾普及一些正確教育孩子的方法,那么孩子們的悲劇將會減少許多。
(三)社會法律要對家庭教育中的違法行為進行約束。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社會教育是從家庭教育開始的。幼年的亮司與雪穗生存的世界,是一個缺乏正義和幸福的社會。在亮司的家中,母親和店員通奸,父親因戀童癖強奸雪穗。雪穗的母親卻是這齷齪交易的促成者。“基本的家庭人倫在主人公的世界里是缺乏約束效力的,國家法律對這一行為明顯具有懲罰的滯后性”。尤其是日本的“《少年法》給加害者以庇護犯罪的誤解,給受害者及其家庭帶來了深深的傷害,這一點在作品中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發(fā)人深省”。應當完善對家庭教育成員的法律約束,作為社會的基本細胞,家庭是每個人的靈魂所系、血脈所在、精神所依,是連接個人和社會的重要紐帶。良好的家庭教育、和諧的家庭關系,不僅是塑造一個人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基礎,對于社會穩(wěn)定發(fā)展也同樣具有重要意義。法律應當加強對家庭成員不當行為的約束,守護家庭和睦亦保障社會和諧。
參考文獻:
[1]劉乾躍.家庭教育啟示錄[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
[2]翟博.家庭建設是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基礎[J].兒童大世界,2017(1).
[3]杜麗麗.《白夜行》人物形象創(chuàng)作的表現(xiàn)特色[J].語文建設,2016(29).
基金項目:本文系攀枝花學院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項目“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項目編號:JP1302)階段性研究成果之一;攀枝花學院2017年首批混合式教學課程建設項目“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項目編號:HJK1779)階段性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