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軍
摘 ?要:在核心素質教育背景下,好的教學理念變得尤為重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創新教學思維,采用分層教學的手段,不僅能讓學生整體素質得到良好的發展,也能讓語文這門學科變得有趣。所以,作為語文老師,應該將核心素養作為小學語文教學的理念,將這個理念實踐到小學語文教學中去,讓學生在語文課堂中收益。本文主要闡述了分層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意義以及應用分層教學的策略。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語文;分層教學;策略
新課改以后,以核心素質教育為背景,要求教師在教學中不斷落實和提升分層教學方法,要求教師因材施教,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習進行不同的教學要求。當然,對小學生來說,他們每個人對事物、知識的理解和認知肯定有差異性,而這種差異性往往來自于家庭教育、成長環境等一系列原因,因此,教師必須注意這一點,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不同方式的教育,讓學生整體素質得到提升,從而提升語文教學效果。
一、核心素養下分層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意義
對于小學生來說,由于他們的生活環境、家庭教育等一系列原因不同,導致他們對事物的認知水平有差異性,因此,教師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要懂得因材施教,善于發現不同層次的學生,并對其實施不同層次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整體的素質得到提升,沒有笨學生,只有笨的教學方法,只要教學方法恰當,每一個學生都能在知識的海洋中翱翔,而分層教學法的實施,不僅提升了學生整體素質的提升,也展示出了分層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優勢。
二、核心素養下分層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根據學習程度劃分小組,促使學生均衡發展
眾所周知,每一個班級中,都有優劣差三個層次的學生,然而,好多教師在班級中,將學生進行分組的時候是優等生一個組,差生一組,這樣無異于雪上加霜,讓優生學習越來越好,差生學生越來越差,同時也打擊了學生學習的信心,因此,教師分組的時候,要將優劣差三個層次的學生進行均勻分配,讓優生帶動和引導差生,讓全班所有學生都參與到學習的氛圍中,這樣不僅可以提升學生學習的信心,也能讓差生感覺到自己被重視,從而更加努力學習。
例如,在學習《背影》這篇文章的時候,教師可以提出問題,文中作者是在什么背景下寫自己父親的背影的?作者父親的背影是什么樣子的?讓學生帶著問題閱讀全文,然后進行小組討論,最后教師提問,提問的時候,提問每小組的語文成績的學生,讓他代表他們分享他們小組的討論成果,這樣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信心,也能讓他們感受到語文課堂的樂趣和教師的關愛。
(二)根據學生實際學習情況,設計分層教學目標
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成績都有差異性,有的學生思維比較理性,他們擅長邏輯性的考慮問題和看待事物,而有些學生相對比較感性,他們在語文的學習中比較偏向于情感的抒發和課文的背誦記憶,而好多教師都會忽略這一點,認為所有的學生認知都差不多,并沒有多少差異性,因此導致教學效果越來越差。作為教師,要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對學生進行分層式的教學活動,讓班集體中的每一位學生都能學習到語文知識,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例如,在八年級語文課《三峽》這一節課中,教師在講課之前先給學生科普三峽的知識,歷史背景和修建情況等,然后讓學生閱讀課文,閱讀完以后,教師給學生布置課外作業,讓學生學完這節課以后,回家通過上網、翻閱書籍的方式去搜集一些關于三峽的資料,然后下次上課的時候老師進行提問,這個時候,有的學生家里有電腦網絡,搜集起來比較容易,而一些家庭里沒有電腦這些,因此教師在提問的時候,可以讓學生自主發言,無論是哪種搜集方式搜集到的信息,都積極發言,給同學們分享,這樣的方式不僅可以提高學生課堂學習氛圍,也能讓語文知識得到分享和拓展。
(三)加強分層授課觀念,構建高效語文課堂
教師想要課堂效果好,就必須做好課前備課工作,一方面要了解自己學生的語文水平,另一方面也要合理備課,通過學生語文水平層次的差異性進行相應教學方式的改變,分層教學法是核心素養下語文教學中必不可少的教學方法,教師應該善于運用分層教學法,讓班級每一位學生都能學好語文知識,讓學生整體的核心素質得到提升。
例如,教師在講解語文課文的時候,要事先備課,在學習《觀潮》這篇課文時,教師要提出一些層次不同的問題,難易程度大的問題,教師提問語文成績好的學生,中等難度的問題,教師提問成績中等的學生,簡單的問題,教師提問語文成績相對較差的學生,這樣可以讓所有學生都參與到課堂學習之中,也有利于培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對學習語文學科的自信心。讓學生在歡樂有趣的語文課堂中學習知識的同時,也提高了語文教學質量。
總而言之,語文教師可以把核心素養作為語文教學的理念,更好地融入到語文分層教學中,使小學語文教學內容更加豐富,也讓小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受益最大。這是需要語文教師去不斷探索和研究的,來更有效地激發每名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每一名學生的積極性,從而來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相應地對應的核心素養也會得到相應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楊樹園.語文教學中立德樹人的途徑[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32).
[2]陳花.小學教學中的“立德樹人”教育[J].教育學院學報,2016(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