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課堂教學是學生在校期間學習文化科學知識的主陣地,現今知識處于爆炸時期,基于物理核心素養下讓學生在短時間來使學生獲得盡可能多的知識素養,力爭成為一個全面發展的人,迫切要求我們物理教師在教學環境的打造、教學設計、教學方法、多媒體的應用等方面來提高教學效率,打造高效物理課堂。
關鍵詞:物理核心素養;創新;學習環境;教學設計;高效課堂
隨著課程改革的發展,基于核心素養下對學生的減負要求也越來越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因而作為教育工作者不能帶著老的思維去進行課堂教學,要用最少的時間讓學生去學習盡量多的知識,盡量不用或少用課后時間,這樣就要求我們教師要花大量時間在課外,充分利用物理學科的特點,學會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所有這些都對于課堂教學的創新,提高課堂效率的要求就迫切地擺在我們面前,對于課堂教學的創新,提高課堂效率就本人所教授的初中物理學科做了以下幾點思考。
一、 打造高效課堂營造積極的學習環境是成功的基礎
俗話說“近墨者黑,近朱者赤”,環境對每個人的發展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培育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這樣會使學生熱情不斷地得到提高,主動地投入到教學學習過程中,而且能夠使他們的思維活動處于最佳狀態,求知欲和創新動機能得到極大地提高;若在一個學習氛圍不濃的地方,會使他們對學習沒有興趣,尤其是在他們的心理中感到負擔,這樣會使他們處于學習的抑制狀態,對學生以后的學習形成惡劣的影響。良好的學習氛圍能使師生交流形成一種互動,而使學生能夠積極地參與,投入到學習當中去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從而發揮好學生的主體意識,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提高教學效率。
還有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做到心中有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心理環境;作為老師要真心地對待每位學生,不論其成績的好壞,相貌的俊丑,家庭出身如何,真誠對待他們,關愛他們,不能厚此薄彼,尤其是對于那些后進生,要學會多鼓勵,多多地去關心,相信他們的潛力,切實幫助他們。古人云:“親其師才能信其道。”我想你是一個讓學生歡迎并尊敬的老師也一定是能做到關愛每位同學,這樣的結果就是學生會對你所教的這門學科產生濃厚的興趣,也能自覺地學習學好這門學科。作為一名好老師,一定要加強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這種交流不能只是學科上的,更重要的是走進學生情感中,教師應在平常要做到不光關心學生的學習還要關心他們的日常生活,幫助學生克服心理上和學習上的困難,充分開發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努力創設一個愉快、和諧的教學氛圍,來提高教學的效率,這樣才能使教學氣氛得到進一步的“升華”,教師要學會對學生的情感有效地釋放。譬如,教師不要吝嗇自己的鼓勵和贊美詞句,要常有一種和藹可親的教態,常用一些贊許的眼光……這些都能讓學生體會到老師對他們的愛。當然,教師在課堂上,幽默風趣的語言,干凈而有風度的形象,精彩的分析,精辟的總結,印象深刻的談話等,更是能引起學生興趣,產生積極教學效果。另外,情感在一個人的學習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一個人的情緒狀態直接影響自己的大腦相關組織激素蛋白質的分泌,進而影響人的學習和生活。積極健康的情感能有效激發學習的熱情,消極的情感便會阻礙學習的進行。教師在教學中積極健康的情感會使學生也能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要用你們的激情來激發他們學習的激情,特別在上課的開始十分鐘內,這樣也會使教學效率大大提高的。
二、 打造高效課堂創新教學設計是有力手段
物理核心素養下的教學過程更看重學生獲取知識的過程,讓學生自主的發現問題,能自主進行知識的遷移、拓展,更看重學生的自主發展,因而在教學過程中教學設計對于教師來說就顯得至關重要,教學設計是教師對課堂教學這一動態進行預先的分析與決策。在物理教學中,我們可以利用物理學科本身的特點再加上學生心理特點,設計出各種具有感染力的教學情境,更能快捷的進入高效的課堂學習氣氛,更重要的是使學生的學習熱情得到極大的提升,從而使學生在心理上會產生一種輕松、高效、愉悅的情感來接受你這節課,理解和掌握教學內容。譬如:我們在講授分子運動論的時候,我問學生,“50+50=?”,很多同學不假思索地回答說100,然后我拿起兩個長玻璃管,一個加了50mL酒精,一個是50mL水,然后我再把兩支長玻璃管混合在一起封好后用力搖勻后,再看此時液面的刻度,發現比100mL少了好些,學生立刻對這一實驗現象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紛紛開始議論,有的說老師是不是在做魔術,有的說老師你封口有問題等,課堂氣氛頓時被激活了,學生的思維活動很快進入高潮,這個時候我會利用這個契機抓住學生的心理,大膽讓他們提出猜想和假設,引導學生自己揭開“謎底”。由于學生一開始就對這堂課的內容產生了興趣,所以課堂上注意力特別集中,課堂的教學效率就會大大提高。又如,我們在講壓強的概念時,學生會很陌生,為提高他們對概念的熟悉程度,我先從長征過程中紅軍過草地時的情境入手,很多紅軍戰士掉進了沼澤地里,當他們沉浸其中時我給他們一個思考,如果是你怎么讓紅軍戰士不再深陷其中,學生這時發言非常踴躍說出自己的想法,找出兩種情況,赤腳走與走在木板上,讓他們討論其中的奧妙,從而引入壓強這個概念,并在隨后讓他們估算出這兩者的壓強讓他們理性的認識壓強的概念,然后我又提出若是現在要開發草地為旅游景點,怎么設計一種車子不讓他們陷下去呢,這樣一問,課堂的氣氛立刻被激活了,此刻學生都急著說出自己的設計方案,我抓住這種探索心理,引導他們認識壓強的概念教學,這樣不僅使學生深刻理解了壓強的概念,而且學會了如何去創新發現,將教學從課堂引向課外生活,把物理從歷史中走出回到現實中,發展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三、 打造高效課堂創新教學方法是成功的關鍵
核心素養要求學生既要學好文化基礎知識,還要能自主發展,最終能進行社會參與,因而物理教學可以利用物理學科特點和學生這個階段的心理特點,利用物理來自生活,走向社會,在教學方法的選擇方面,我們可以考慮物理知識社會性、學生的好奇心理,其實教學方法是教師和學生為完成教學任務所采用的工作方式或手段。它包括教師教的方法和學生學的方法,教的方法制約著學的方法,學的方法也制約著教的方法,但學的方法靠教師的指導和培養,因此我們在制定教學方法時要多站在學生的角度上看問題,從學生的心理認知和整體認知水平上下手,做到知己知彼,下面我們就結合物理學科自身特點做一下探討。
首先物理科學方法是學習物理的一把鑰匙;在設計教學方法時可以進行有效的滲透,其中科學探究能力教學是創新物理教學提高教學效率的一個重要方面?,F在初中學生求知欲強,因而在教學中學物理的第一步就是學好科學探究的方法,這是學好物理的基礎,也是物理創新教育的基礎;因而作為物理教師從一開始就應把科學探究教育擺在首位,從點滴中激發學生的探究能力,探究能力的培養要有意識地讓學生有自己的創新意識,在平時教學和實驗探究過程中加強培養學生發現、提出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那么老師就要在教學中要有目的地為學生提供這種機會,我們可以有意識,也可以突發靈感,關鍵是使學生在探究過程中體會到成就感,加深對這門課的喜愛程度,也就提高了教學效率。我在講授歐姆定律時,讓學生設計一個調光燈,讓每個組想出至少兩種不同的方案,先說出自己的設計理念,引導出電流不光與電阻有關,還可以改變電壓來實現,那么我再讓學生思考,它們之間是什么關系,實驗該如何設計,充分利用學生的主體性以及教師的主導作用,層層引導挖掘學生的探究性、好奇性,完成教學任務。
其次創新物理實驗教學提高教學效率。物理學科是實驗為主的學科,其實在很多物理實驗教學中,我們不僅要讓學生學會具體的實驗做法,還要讓他們掌握一些基本的實驗操作技能,因為這些都是基礎,關鍵還要讓學生能有一種創新的實驗思維和研究物理問題的實驗方法,為以后學生的學習提供良好的基礎,為以后的物理教學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譬如我們初中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物理學習方法“控制變量法”,也有很多與現實生活常聯系的很多間接測量的實驗方法,如化整為零法、化零為整法、積少成多法、替代法等。作為物理教師應讓學生自主獨立思考學會與人合作,發揮其合作精神,讓他們自主設計來驗證物理規律,培養其創新能力,提高其學習的效率和教師的教學效率。
另外充分利用現代的多媒體互動教學,讓物理知識學習變得更加生動有趣,我們在講授分子與宇宙時,可以利用三維動畫,從牛頓到愛因斯坦再到霍金,立體展現宇宙的誕生與演變,再結合原子結構進行對比,讓學生更直觀更形象地理解分子與宇宙,更快更有效的理解教學內容,促進學生對科學知識的形成,對偉人的認識,更是對學生的價值觀、人生觀的形成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還有生活、物理、社會聯系應用教學是學生感受物理、愛好物理的一個重要途徑,也是創新物理教學,提高教學效率的有效途徑。在解決問題,特別是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的時候,讓學生大膽地動手去做,讓他的動手動腦能力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將得到進一步的訓練和發展,這必然會促使他自主去學習的動力更足。話說回來,這些日常生活中的問題絕對不能靠簡單的套用物理公式和死記硬背書本知識就能解決的,要讓學生能集思廣益,合作探究,學會創新。比如在現實生活中,我校突然停電,這時我們剛學過電學知識,我就讓我班同學查查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安全第一,教師指導),把停電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都能設計一下情境,這既能讓學生學會使用電筆、電表等各種電學儀器,還能提高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學效率。
四、 打造高效課堂做到精講、精練
核心素養中文化基礎在物理教學中體現為知識與技能的掌握,而提高課堂的效率也就意味著教師不能像以前一樣的長篇大論,要做到在很短的時間內做到讓學生能消化知識、應用知識;這三個流程中都強調精字,就意味著這里用的都是精華而且應當讓學生在其中做主角,教師少講少做,學生多說多做,當然作為物理這個學科本身的特點,習題教學是我們教學中重要的一個環節,同樣這也是我們檢驗學生學習情況的一個重要方法;當然習題教學中我們不能讓學生鉆進“題海戰術”這個雷區中去,教師要在精字上多做文章,能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常用一題多解的思維解問題,能讓學生從自己的角度看問題,自己也能看出問題,使學生從單一的思維模式中脫離出來,在教學中能學會使用發散或集中的思維方式來解答問題,這才是我們的目的。
我們經常說“教學有法,教無定法”,作為新時期的教育工作者,我們要勇于創新,銳意改革,勇敢面對,充分利用各種教學手段努力實踐打造好高效課堂,讓我們的學生能輕裝上陣,學有所得,滿足他們終生發展的需要,做一個全面發展的人。
參考文獻:
[1]王澤農.初中物理新課程教學法[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168.
[2]郭玉英,等.基于學生核心素養的物理學科能力研究/學科核心素養叢書A集[C].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7.
[3]邵朝友,周文葉,崔允漷.基于核心素養的課程標準研制:國際經驗與啟示[J].全球教育展望,2015(8).
作者簡介:
夏晨曦,江蘇省蘇州市,蘇州高新區實驗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