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富明
【摘要】數學教學是小學教學的重點之一,如何選用恰當有效的教學方法成了教師重點研究的課題。小學的數學教學主要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和思考習慣。類比法以其簡單便于理解的特點得到廣泛運用,教師對其實踐研究的經驗越來越多,其得到的教學效果也就出眾。本文據此對類比教學法進行了應用研究。
【關鍵詞】小學教學;數學教學;類比法;應用研究
小學是學生學習理解數學的初始階段,小學數學教學為學生打下良好的數學基礎。為了讓學生在這一基礎且重要的階段得到有效的數學學習,教師應當善于利用學習資源及教學方法。類比法作為廣泛應用的方法之一,對促進學生類比推理,邏輯思維的培養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師應充分利用類比教學法,提升學生數學素養,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一、類比法融合知識,提升學生的知識理解度
小學數學知識是基礎且相互關聯的,因此教師可以利用類比法將所教授的知識融合,相互類比,構建知識網絡,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記憶和理解,對重點進行梳理,對知識大綱有整體把握,從而達到教學目的。
如在教學小數乘法、小數除法運算時,學生往往跨不過小數的坎,在計算過程中常常弄混小數,得到錯誤答案,教師可類比普通乘法計算教學,將難點簡單化,讓學生不再畏懼小數計算。如在計算25×1.2的過程中,可以類比為25×12,因為是一位小數,所以在答案處添一個小數點即可。小數除法較小數乘法難,學生依照方法先將小數點省略,通過普通除法計算后再將小數點加上。
通過知識類比,不僅加深學生對過往知識的印象及理解,也讓學生接收新知識,理解新知識,提升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能力。
二、類比法提高學生思維能力
在小學學習過程中,學生應當逐步提高其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小學生正是天馬行空的年紀,對世界、自然有著美好想象。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不應扼殺學生天真真誠的想象能力,而應使用合適方法手段對學生思維能力與應用知識能力進行培養。
類比教學法將理論性的知識類比到實際生活中,將對學生來說復雜難懂的數學問題延展到日常生活中,便于學生理解運用知識,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
三、類比法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小學數學教學不僅是知識的教學,也是對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學生應逐步掌握理解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僅在簡單的數學應用題上,也在實際生活中找到普適的解決策略。很多數學應用題也是密切與生活實際相關聯的,是建立在生活的基礎上,學生不僅是在解決數學應用題,也是在解決生活問題。
生活中當家長與孩子購物時,可以讓孩子對兩種商品進行比較,對其保質期的日期進行計算,可以讓孩子自己通過所學習的加減乘除運算方法計算購物金額等?;蛘呖梢詥枂柡⒆雍唵蔚臄祵W小問題,如與哥哥姐姐分水果,每人10個少9個,每人8個多7個,那么有多少個小朋友有水果可吃?又如,計算爺爺的年齡,爺爺50歲的時候爸爸23歲,爸爸50歲的時候我24歲,那么現在我7歲,爺爺多大呢?通過簡單的數學問題激發孩子對數學的興趣,也幫助孩子解決生活中的小問題。
【參考文獻】
[1]吳新敏.類比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考試周刊,201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