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娟
【摘要】合作是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推動力,也是現代人類最基本的社會行為之一。團隊合作也是學生核心素養的核心內容之一,因此,立足初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學現狀的基礎上,對關于初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中團隊合作的反思展開討論。
【關鍵詞】初中教學 綜合實踐活動 團隊合作 教學反思
所謂的團隊合作,實際上就是指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通過將學生分為幾個相應的小組,從而展開相應的課堂教學活動,促進學生對于課程知識的理解與認知。其中,讓學生在小組內,結合課程知識內容,展開探究,這一系列活動,就是團隊合作。在學校課程教學中,團隊合作這一教學模式并不是什么很新鮮的課堂教學模式,很多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都會采用的教學方式之一。對于綜合實踐課程教學來說,更是如此。因為對于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而言,它是屬于實踐性和活動性比較強的學科,而學生自己的學習和應用能力比較差,這個時候,就需要教師在實際的課程教學中,采用一定的方式,擴大學生的應用能力,從而推動學生學習能力的發展。除此之外,在綜合實踐課程教學中,通過應用團隊合作,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意識,促進學生之間或者是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
一、綜合實踐活動中團隊合作實施現狀
對于初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學來說,教師想要做好對課堂中團隊合作的實施反思,就需要知道初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團隊合作的實施現狀。從現狀的角度入手,展開具體、細致的把握,從而才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推動整體課堂教學的發展。而在筆者看來,初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的團隊合作實施現狀,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把握和分析。
(一)好的一面
從好的角度來看,初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在學校課程設置中,還是得到的普遍的開設。并且在實際的初中學科課程授課中,也很少教師會利用這一節課程來上其他學科的內容。除此之外,給學生進行相應課程授課的老師,也是專業的課程老師,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學生接受知識來源的專業性。對于初中學生來說,因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基本上的課程內容都是以實踐為主,所以大部分學生對于該門課程還是具有一定的學習興趣,因此,能夠保障學生對于課程知識的吸收和掌握。
(二)不足之處
對于課堂教學來說,既然有好的一面,其中自然也會有不足之處。而對于初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來說,其所呈現出來的不足之處,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點:
教師在應用團隊合作這一教學模式進行課程教學的時候,其給學生選擇的隊伍都是隨機的。這樣一來,便出現了合作團隊不固定的問題。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對于很多教師來說,教師在采用團隊合作的時候,都是在正式上課的過程中,將學生隨機進行組合分配,然后給學生相應的實踐主題,讓學生之間展開具體的實踐活動。對于學生來說,雖然說大家都是一個班級的學生,但是不見得每個學生與每個學生之間都有深刻的交流,從而在合作的過程中,容易出現這樣或者是那樣的問題,影響團隊合作的有效性。
第二,在初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學中,能夠發現教師與學生之間缺乏合作。對于教師和學生來說,是課堂教學中,最為重要的兩個主體,教師與學生之間不僅需要形成一定的交流,而且還有形成一定的合作,從而學生在才能明確教師對于自己的引導,從而感受到更好的課堂學習氛圍。然而,在實際的而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明確,大部分教師都是讓學生自己進行相關的探索與合作,教師本人卻沒有投入其中。這樣一來,學生對于活動的推進存在疑惑的時候,也無法有效地指引,影響學生整體學習能力的有效發展。
第三,初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師在應用團隊合作的時候,沒有讓學生形成明確分工。既然是團隊合作,那么彼此與彼此之間應該是由明確的分工,不然,彼此之間就失去了應有的合作性。然而,在初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學中,教師將團隊合作的自主權完全交給學生,而對于初中學生來說,他們彼此對于責任分工也沒有形成相應的意識,自然就容易出現團隊中,有人多做事,有的人少做事,甚至是有人不做事的情況。長此以往,容易造成團隊之間的矛盾,不利于團隊合作在課堂上的長久應用。
第四,在初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教師發現學生責任認知感不強。對于一部分綜合實踐活動教師來說,教師有給學生形成相應的小組分工,但是學生卻不一定能準確完成自己的任務。對于現在的孩子來說,自己的責任意識還比較薄弱。在平時的授課過程中,教師給一個的職務給學生擔任,讓學生在小組內和同學一起合作完成。而有些同學往往會因為這一項任務過于繁瑣,或者是比較難,在或者是和同隊成員中鬧了點小矛盾,從而放棄完成自己的任務,影響整個小組的實踐進程。
第五,對于初中綜合實踐活動教師來說,教師沒有建立公平的獎勵體系。在平時的授課之中,教師一直都很鼓勵學生進行參與到實踐活動中,同時也會有意識讓學生之間形成比拼,從而來加強學生對于課程知識的感知能力,并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然而,從學生的角度來說,他們每次在實踐中都努力做到最好,可是教師到最后僅有兩句不咸不淡的表揚,這樣無法激勵學生保持在綜合實踐課堂上的激情與活力。
二、對于綜合實踐活動中團隊合作實施的反思
對于初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學來說,教師在明確了解了初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教學現狀之后,教師便需要在立足教學現狀的基礎上,結合相應的教學案例,展開具體的分析與反思。因此,在接下來的論述中,筆者將來說說筆者的幾點反思看法。
首先,對于教學現狀中的好的一面,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要予以堅持和保持。具體來說,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需要結合教材中的具體內容,以及學生的學習心理,從而展開相應的課程教學設計,通過設計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保障學生對于課程知識的吸收。
其次,對于教學現狀中不足之處,教師需要結合其具體的內容,展開相應的反思,從而為后續的課程教學奠定基礎。因此,在接下來的論述中,筆者將針對上述的不足之處進行細致的探討和反思。
針對第一個問題,教師需要在第一節課授課的時候,便給學生形成固定的合作班底。具體來說,教師可以在正式授課之前,讓學生先將自己所想要合作的對象寫在紙條上,交給教師。然后由教師進行整合,從而給學生形成固定的團隊合作隊伍,以此來保障實踐活動的有效開展。
針對第二個問題,教師要轉變自己的觀念。教師要明確知道雖然說學生已經是初中階段,但是有很多問題還是不能夠及時解決。具體來說,教師在帶領學生進行紅色文化之旅的時候,可以針對小組內學生不懂得知識,舉手表示,從而由教師來進行解答,以此來形成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合作。
針對第三個、第四個和第五個問題,教師還是需要給學生進行明確的分工,在分工結束之后,要讓學生知道,如果不及時完成自己得任務,將會受到什么樣的懲罰。除此之外,教師還需要將相應的獎懲制度羅列出來,以此來保障綜合實踐活動的正常開展。
綜上所述,團隊合作不僅具有促進教學實踐的作用,而且可用于指導教學法,在教學實踐中可以大力推廣團隊合作。
參考文獻:
[1]倪娟,李廣州.理論反思與實踐關懷——初中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J].當代教育科學,2003,(5):24.
[2]杜文彬.“做中學”對解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中的問題的啟示[J].教育教學論壇,2014,(31):221.
[3]張俊峰.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現狀與反思[J].中小學教師培訓,2004,(9):36.
[4]蔡曦卿.基于項目學習的初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師指導框架設計[D].河北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