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曉萍
摘 要:在小學生的語文學習過程中,寫作是學生必須面臨的一個題型。但是許多小學生對于寫作這方面都十分恐懼,他們十分懼怕寫作。究其原因,是小學語文老師對學生進行作文講解的過程中教學方式存在一定的問題,這就使得許多學生對于寫作漸漸地失去興趣。無論是在小學、初中還是高中,寫作都是語文考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在小學階段應為學生打下一個良好的寫作基礎。具體闡述了小學語文三年級起步作文指導方法的有效探究。
關鍵詞:小學語文;三年級;起步作文;指導方法;有效探索
學生在學習作文早期打好寫作基礎是十分重要的,如果老師在早期對學生的作文講解過程中,能夠使學生逐步地培養起對寫作的興趣,這對于學生后期的寫作會起到很大的作用。但是如果學生在早期就對寫作失去了興趣,那么學生在后期的寫作中只會越寫越厭煩。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對三年級起步作文進行講解過程中,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激發學生對于寫作的興趣。
一、有效指導三年級起步作文的意義
如果老師在早期指導學生學習作文的過程中,能夠通過一些有趣的教學方式,逐步地調動學生對于作文寫作的熱情,那么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學生就會更加熱衷于寫作。與此同時,愛好寫作的學生大多數也是極其愛好閱讀的。老師在指導學生學習作文寫作的過程中,不僅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促進學生對于作文寫作的學習,還能夠有效地促使學生養成熱愛讀書的好習慣,這對于學生個人的綜合素養以及學習成績的提升也是有很大幫助的。因此,小學語文老師在教導學生學習作文寫作的過程中,一定要對有效的教學方式進行一定的探索,從而在三年級的起步作文講解過程中,使學生逐漸愛上寫作。
二、小學語文三年級起步作文的具體指導方法
1.在寫作前帶領學生賞析優美作文
老師在帶領學生寫作前,首先應該采取一定的措施使學生愛上寫作,只有學生從內心深處開始認可寫作這件事情,他們才會慢慢地將寫作當成自身的一種樂趣。因此,老師在為學生講解作文前,首先可以帶領學生賞析一些優美的作文。或者老師在帶領學生學習教材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讓學生分析教材中作者所寫的文章有什么優美之處,學生在不斷賞析的過程中,也會慢慢被語言的魅力所吸引,這對于寫作是十分有幫助的。
比如,在小學語文三年級統編版的教材中,有一個習作是《我的植物朋友》。如果說老師讓學生對這個題目進行寫作,對于剛開始接觸寫作的學生而言是十分困難的。這時候老師可以首先帶領學生對于這種類型的作文進行賞析,比如說在教材中,在這個習作前面會學到一篇文章《荷花》,這篇文章主要就是對荷花的各種形態進行詳細的描寫。老師在對學生講解這個作文題目的時候,可以帶領學生對《荷花》這篇課文進行一個簡單的回顧,并帶領學生領略這篇課文中的語言魅力。在這個講解過程中,老師也可以積極地鼓勵學生參與到課堂互動中,使學生互相探討這篇文章的寫作特色,這樣可以使學生很好地融入課堂中,有利于增強學生對于寫作的熱情。等到學生分析完這篇課文之后,再讓學生對于單元練習中的題目進行寫作,這樣學生會認為寫作比較簡單,這樣在一定的基礎上也可以使學生更加熱愛寫作。
2.對于學生的寫作老師及時給予鼓勵
小學生的世界是十分單純的,他們對于老師的鼓勵是十分看重的,老師的鼓勵在很大程度上能夠促進學生的學習。在小學語文三年級起步作文的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采取鼓勵的措施,對于一些寫作比較好的學生及時給予一定的鼓勵,這樣可以使班級內形成一種競爭向上的氛圍,有利于促進學生投入寫作過程中來。
比如,在小學三年級統編版語文教材中,有一個單元習作題目是《我做了一項小實驗》。在對這個題目進行寫作前,老師首先可以為學生講解一下這個題目的關鍵點在哪里,這樣學生在具體寫作的過程中會比較有針對性,避免一些學生出現偏題的情況。然后等到學生寫完之后,老師應該認真地對待每一位學生的作品,并且對每一位學生的作文都認真給予一定的評價。對于一些表現比較好的學生,老師應該在評價中進行贊揚,而一些寫得不是很好的學生,老師也應該及時地為這些學生批評指正。在課堂上對這篇作文進行講解的過程中,老師也可以列舉一些寫作比較優秀的學生作文作為案例,并對這些寫作比較優秀的學生給予一定的鼓勵,這樣可以加強學生對寫作的熱愛。
在三年級學習語文作文寫作的過程中,最終的目的不是為了讓學生學到一些具體的寫作技巧,而是在老師為學生講解作文的過程中,使學生逐步愛上寫作這件事情。老師在為學生講解的過程中,首先應該明確自己講解作文的最終目的,然后根據自己的最終目標,逐步探索一種適合學生學習的教學方式。
參考文獻:
[1]況倩倩.論小學三年級起步作文教學的困境與出路[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7.
[2]陸晶晶.小學三年級作文起步教學的實踐與研究[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7.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