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蘭
摘 要:校本課程的開發是踐行生本教育理念的重要策略,是踐行素質教育的有效手段,從字面意思上分析,校本課程是由學校自主決定的課程,校本課程的開發主體是教師。一般情況下,校本課程的開發程序分為需要評估、確定目標、組織與實施和評價四個階段。因此,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應該以積極的態度主動去認識校本課程,開發研究校本課程的實施方案,在校本課程中使學生得到各方面能力的鍛煉和提高,從而在此基礎上促進自身專業的發展,使教育教學活動能夠更好地進行。
關鍵詞:小學數學;校本課程;開發研究
在新課程改革的教育形勢下,廣大教師正在積極主動地更新自身的教學思想,盡自己的努力為了學生的發展創新教育教學形式,由此須知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遠遠比被動地接受知識更重要,所以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已經成為新課改中的重點內容。因此,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首先,應該了解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將學校資源與小學數學課程活動進行有機整合。其次,根據學生近期的發展需要實施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的校本活動策略。最終從根本上促進小學數學教學效率的提升,實現學生的全方位進步與發展。下面,筆者將結合自身從事小學數學教師這一職業的教學實踐經驗,對小學數學校本課程的開發研究做以下幾點分析。
一、開發研究小學數學校本課程的重要性
數學是小學階段課程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生數學學習生涯中的基礎內容,而小學時期學生的數學學習水平往往影響著其綜合能力的進步與發展。雖然新課程改革中為教師開展課堂教學實踐活動提供了良好的教育理念做指導,但并不是對每一所學校的學生都適用。基于此,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應當根據自身學校學生的不同特點,充分發揮學校教育資源的價值,開展校本課程活動,讓學生以積極的學習情感參與到數學校本課程活動中,以求能夠滿足新時期教育教學改革的需要,從而達到優化小學數學教學效果、綻放小學數學精彩課堂、提升學生數學學科素養和數學學習水平的目的。
二、充分利用活動課對學生進行數學教育
以學校為本是開展數學校本課程活動的基本思想,但同時更需要注重學生的實際發展情況來實施校本課程活動策略,如此才有可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基于此,作為一名新時代下的小學數學教師,應當明白學生是活動課程中的主體,自身則是促進學生進步的引導者,從而通過組織學習小組的方式體現生本教育思想,再在其中酌情增加實踐性的活動,以求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發展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如此可使學生處于輕松愉悅的課程活動環境下。無論對學生吸收數學知識,還是獲取數學技能都能起到極好的促進作用,是實施校本課程活動的一舉多得之策。
比如,在開展“我們一起來排排隊”校本課程活動時,教師應當先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分析制定此次數學課程活動的依據,找到可以利用的學校教育資源,以求活動課程的開展可以表現得充滿趣味性,達到提升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發展學生數學素養的目的。
首先,教師可帶領學生利用學校資源做熱身活動,比如先拿出4個方塊、1個圓片進行擺放,通過動手操作幫助學生鞏固左右和方位,活躍學生的思維,提升學生正確辨析左右的能力,為學生順利了解新知識作鋪墊。然后,我利用多媒體技術出示了動物王國的圖片,對學生說道:“在一個神秘的森林里面,住著許多可愛的小動物們。有一天,猴子國王說:聽說外面的世界很有趣,我們一起組隊去外面的世界看看吧。小動物聽了非常開心,急急忙忙跑過來排隊報名。國王卻發出了公告,要挑選最聰明的動物做隊長。”在講述故事的過程中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為圍繞故事主線安排數學問題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之后,教師可對學生分發動物頭飾,激發學生參與課程活動的動機,進而將學生劃分成活動小組,對學生分三個層次進行關于動物排隊的相關提問,難度逐漸升高,由此讓學生在合作交流中經歷了排隊的具體操作,使學生認識到了畫圖對解決數學問題的重要性,幫助學生懂得不同的問題條件要靈活選擇不同的方法解決。最后,教師可以對這次課程活動進行簡單的總結與評價,讓學生思考身邊有沒有關于“數數”的應用,教育學生在具體的生活場景中理解排隊的意義,進而組織學生相互交流學習收獲。這樣,教師通過充分利用課程活動,讓學生經歷從具體到抽象的過程,提高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發揮學生活動主體地位的基礎上,培養了學生的團結合作意識,從而極大程度上優化了小學數學課程活動效果。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校本課程的開發可以使學校的教育資源被充分利用,更能讓學生的學習水平和教師的教學能力得到高效提升。因此,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要增強開發研究校本課程資源的意識,讓學生得到知識的同時獲取實踐能力的提升,使學生在相對開放的空間中得到進步與成長。
參考文獻:
[1]陳伴榮.關于研發小學數學校本課程的實踐研究[J].小學教學研究(教研版),2018(3):58-60.
[2]唐琴珠.數學校本活動課程的開發與實施[J].教育研究與評論(小學教育教學版),2019(2):40-43.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