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文生
摘 要:為了有效地提高進城務工人員子女的素養,學校進行了多方面的主題研究,努力縮小進城務工人員子女與城區內子女的文化差異與文化沖突,促進進城務工人員子女能夠有效地融入城市文化與校園文化中。這主要是為了契合“情系農民工子弟,構建和諧校園”的主題,有效提升農民工子女的素養,提高學習效率,逐步培養文化素養和綜合素養,促進其全面發展。
關鍵詞:進城務工人員;學習素養;策略研究;綜合能力
由于外來務工人員忙于工作,早出晚歸,無法顧及孩子,對于孩子的素養,也缺乏重視,即使孩子有比較強的學習能力,但是沒有比較好的家庭教育和學習環境,因此很難養成正確的學習習慣。當前大多數的學生由于家庭環境比較差,或者所處環境的局限性而存在著一些問題,業余時間無法進行有效的課前準備,寫字不規范,缺乏情感教育,朗讀不完善,缺乏有序性等問題。這些問題導致了學生的學習效率低下,對今后的發展與成長產生了重要的影響,為了有效提高我校的教學質量,推動學生的整體發展,我校就如何提高外來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學習素養的策略展開了研究。
一、發揮學校功能,促進學生學會學習
首先,需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素養意識,針對當前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素養落后的情況需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良好素養,首先需要讓學生明白其中的道理,認識到培養自身素養的重要性,從而有效激發學生提高自身素養的動力。學生主動進行充分的反思,其自我行為讓學生在日常行為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也能夠投入積極的情感因素[1]。鼓勵學生在日常的小事中學會反思,認識到思想道德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能夠嚴于律己,逐漸養成良好的道德習慣和行為習慣,不僅形成良好的學習素養,而且養成良好的道德素養。
其次,需要教給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學生之所以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素養,主要是學生的學習方法有所忽視,老師需要結合具體的教學來進行學生學習策略和學習方法的指導,讓學生能夠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道德與法治課中,老師需要盡量給學生舉例,讓學生將道德與法治所學的知識能夠與生活進行銜接,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方法,讓學生能夠認識到自己在生活中應該怎么做,朝著什么樣的目標去努力,讓學生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逐漸得到正確的方法指導。
最后,需要重視學生反復的訓練,及時對學生的學習素養進行反饋,讓學生的學習素養能夠形成自動化的行為,有正確的學習策略與學習方法,以后還要重視學生的鍛煉和實踐,從而能夠進行反復強化。當然,學生在具體的實踐科學方法的過程中,也會受到一定的挫折,老師需要對學生的情況及時做出反饋。在實踐課程和道德與法治課程中,老師可以教給學生正確處理對待生活中一些問題的方法,提升學生的抗壓能力和應對挫折的能力,逐漸提升學生的品德和素質,讓學生可以在日常生活學習中逐漸鍛煉自己所形成的品質,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二、促進教師自身發展
為了有效地促進學生學習素養得到提升,首先需要提高教師的學習素養,讓教師的教學重視學生的素養提升,在備課聽課的過程中都需要重視學生的學習素養問題,重視相關的研究成果,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素養,在教學過程中,能夠有效地通過教學實踐來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與綜合素養,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夠了解到素養的重要性,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2]。
三、重視家校合作,重視家庭教育的作用
學生最早的教育來自家庭,家庭教育對學生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為了有效地培養學生正確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需要充分地發揮家庭教育的作用。
(一)完善家校合作的關系,更好地促進學生的發展
家校合作的主要目的是促進孩子能夠健康成長,讓孩子能夠有效地感受到來自學校與家庭的關愛與關懷,充分了解孩子的家庭情況和家庭實際教育,才能更好地對孩子展開素質教育,讓孩子能夠得到正確的引導,促進學生的正確發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
(二)家校合作的關系能夠有效地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
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與綜合素養是全方位的,需要持續性的努力,除了家庭方面還需要學校方面的有效結合,需要重視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之間的培養與合作,共同促進學生全方位的發展,有效促進學生綜合素養和良好學習習慣的形成與建立,推動孩子成長成才[3]。
(三)和諧的合作關系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家庭與學校之間的聯系交流
學校與家庭要想形成良好和諧的合作關系,教師需要和家長及時進行信息交流,需要了解學生在家庭中的表現,與父母之間的關系,從而有效地對學生進行良好的思想教育,同時,家長也需要了解學生在學校中的表現,學校的工作開展的狀況,從而能夠更好地對學生進行家庭教育,引導孩子發展。
學校里建立了三級委員會,以后每學期都按照相關的制度來進行,家庭與學校教育的合作,有效地促進了家庭與學校合作關系的提高,更加具有針對性地提高了家校合作的有效性。
四、開展校園文化活動,促進良好學習素養形成
學生綜合素養的培養也需要學校來引導,可以讓學生在參與校園文化活動中潛移默化地感受到學校的良好教育,使其行為習慣得到良好的培養,進而提高其道德品質。學校可以有效地開展讀書活動,通過環境布置和活動開展等體現文化特色,從而形成良好的育人環境,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讀書愛好,讓學生在參與活動中陶冶情操、塑造心靈,有效激發學生開拓進取的精神,促進其身心的健康發展。校園文化活動的開展,還有利于營造良好的校園氛圍,讓學生在良好的校園氛圍中進行學習和成長,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綜合素養和內心品質的發展。在校園文化中可以更多地融入道德素養與學習素養的內容,鼓勵學生在學習的同時,能夠真正提升自身的內在道德品質,進而讓學生能夠在良好的學習氛圍中提高自身的學習素養。
總而言之,為了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素養和綜合能力,教師需要對學生的性格進行磨煉,需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此外,還需要進行有效的家校合作,共同促進學生的成長成才,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為學生未來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王一鵬.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課外閱讀現狀及提升策略[J].基礎教育研究,2018(12):72-73.
[2]岳華.初中階段流動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現狀及原因分析[D].成都:四川師范大學,2018.
[3]尤佳茜.數字化時代背景下App融入城市初中設計課程的研究[D].海口:海南師范大學,2016.
編輯 王彥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