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歷史是高中教學的重點內容之一,當前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化,培養學生核心素養也成為當前教學的最終目標。學習歷史能夠使人明智,教會學生冷靜客觀地面對過去,對完善學生的人格也有重要的作用。教師在教學時若是能夠突出歷史教學的核心素養,則可使得學生理解與分析能力得到顯著的提升,對提升教學質量就會有顯著的作用,為了讓培養學生歷史核心素養成為現實,文章將主要研究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有效培養策略。
關鍵詞:高中;歷史教學;核心素養
一、 前言
歷史學科核心素養是指學生學習歷史所需要形成的一系列學習能力以及觀念,具體表現在五個方面,分別是唯物史觀、時空觀念、史料實證、歷史解釋和國家情懷。高中歷史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應該圍繞這幾個方面去進行教學,使得學生能夠樹立全局意識,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以及理解能力,使得學生在學習歷史中了解人生哲理,提升學生適應生活的能力。為了實現對學生歷史核心素養的培養教師需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深入思考。
二、 轉變教學觀念圍繞核心素養進行教學
在高中歷史教學中,要想保證教學效果,教師的教學思想是十分重要的。雖然說高中階段的學生自主意識和思考能力較強,但是教師仍然是教學的引導者,教師的教學觀念將直接影響學生的思考程度以及對知識的重視程度。在新課改還未提出之前教師幾乎將全部的教學關注點都放在對歷史知識的教學之中,這種教學觀念一直影響著高中歷史教師的教學風格,部分歷史教師當前仍然無法擺脫傳統的教學思想,這將直接影響學生歷史核心素養的培養效果,為了讓學生能夠得到更好的發展,讓培養學生歷史核心素養成為現實,需要高中歷史教師主動地轉變教學觀念,首先教師需要主動地學習歷史核心素養包含哪些內容,深入研究歷史學科核心素養之中與傳統的教學觀念的不同之處,圍繞這些不同之處做出改變,以此達到提升歷史教學質量的最終目的。其次教師需要在進行教學時主動圍繞歷史核心素養進行教學,在教學過程中要減少對歷史基礎知識的教學比例,增加培養學生時空觀念以及歷史解釋等方面的能力培養。最后高中歷史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以學生為教學主體,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重視課前預習,為學生創造充足的思考機會使得學生依靠自身的力量去更好地掌握歷史學習內容,最終借此達到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教學目的。
例如,在進行《太平天國運動》的教學時,教師需要先從課前預習開始,讓學生自主預習,并且要求學生在預習時嘗試自己制作本單元的思維導圖,這是為了培養學生的整體意識,學生在依靠預習制作思維導圖的過程中能夠主動思考并且根據自己的預習內容對歷史知識進行概括歸納,對學生而言這樣可以更加迅速地理解歷史知識。其次教師在課堂教學時也要圍繞著核心素養進行教學,教師可以將培養學生歷史解釋能力當作是本節課的主要教學任務,在課堂教學時全程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思考太平天國運動爆發的原因,在學生充分思考后讓學生進行回答,多數學生是能夠分析出是由于階級矛盾的激化以及嚴重的自然災害這兩個方面,但是這個答案并不全面,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深入思考發現鴉片戰爭給中國社會帶來的影響這一原因。除此之外在進行太平天國運動失敗的原因方面也是教師需要關注的主要內容之一,要引導學生全面地思考問題,培養學生歷史分析能力,此時教師也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討論,通過討論活躍學生的思維,使得學生對學習內容產生更加深刻的認識。
三、 科學設計教學目標保證學生核心素養
教學目標是教師進行教學的主要依據,當前三維目標是需要教師首先明確的內容,按照傳統的教育思想,歷史教師在教學時常常會忽視的就是三維教學目標中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的目標,多數教師只會關注歷史知識點,這就導致歷史核心素養中的國家情懷方面的培養力度不足,歷史對學生思維品質的完善作用并沒有很好地實現。當前在歷史教學中若是想要充分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那么關于學生情感方面的教學目標就不能夠被忽視,教師在進行備課時需要明確教學目標,為此歷史教師需要科學設計教學目標以保證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有效。教師在設計教學目標時首先需要保證教學目標中包含教學重難點,要讓學生掌握基礎歷史知識,其次關于過程與方法方面的目標教師需要思考怎樣才能夠幫助學生更加迅速地掌握這些歷史知識,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歷史知識的能力。最后就是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歷史是發生在過去的事件,教師在進行歷史教學時需要讓學生明確了解歷史對當下仍然是存在深刻的影響的,教師在教學時要重視歷史教學中關于學生精神方面的培養。例如,在進行《辛亥革命》的教學時教師就需要圍繞著三維目標設計歷史教學目標,首先是知識與技能方面的教學目標,需要學生了解辛亥革命的背景,使得學生了解三民主義、武昌起義、中華民國成立以及《中華民國臨時約法》頒布等基礎歷史知識。其次是過程與方法目標的確立,要引導學生自主閱讀、分析辛亥革命爆發的原因,培養學生解讀材料的能力。還需要通過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理解辛亥革命的意義和局限,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最后是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目標即感受革命志士為實現中國的民主自由而勇于犧牲的精神。讓學生領悟革命與發展的艱難與曲折,讓學生能夠珍惜當前來之不易的生活。通過科學設計教學目標要求學生按照教學目標學習歷史知識,當教學目標足夠科學時就相當于為教師的教學提供了準確的教學方向,這樣在歷史課堂教學之中就能夠使得學生的歷史核心素養得到良好的培養。
四、 組織合作學習培養學生合作能力
培養學生的歷史核心素養最主要的方面就是通過歷史教學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為此高中歷史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學習以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讓學生在合作的過程中展示自己的主體地位。為了通過組織合作學習使得學生能夠得到長遠的發展,以達到培養學生歷史核心素養的教學目標,教師首先需要做到科學的分組,若是想讓合作學習能夠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就需要保證分組的科學性,為此教師需要做好充足的前期準備,利用測驗、提問等方式明確學生的歷史學習能力,其中主要包括的是學生的大局意識、思考能力以及探究分析等能力的檢驗,明確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然后根據學生的人際關系和學習能力將學生分成綜合能力相近,人數持平的學習小組,以此保證合作的順利開展。其次就是設計合作學習任務,教師設計的合作任務需要具備一定的探究性,引導學生深入討論,組織合作學習是為了更加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歷史核心素養,因此教師在設計教學任務時需要圍繞這一點,例如,在進行《鴉片戰爭》的教學時教師可以設計讓學生合作討論鴉片戰爭失敗的原因,在學生討論前教師需要讓學生挖掘深層次的原因。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會主動地思考,這種思考會使得學生的核心素養得到有效的培養,在討論的過程中學生能夠主動地分析鴉片戰爭失敗的主要原因,這樣學生對歷史內涵將會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對培養學生的時空觀念和歷史思維有重要的培養作用。
五、 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主動思考
問題是疑問的開端,而疑問則是學習的開端,歷史是過去發生的事件,而一件事情的起因、經過以及最終的結果都是多方面相互作用而導致的,這與歷史人物的主人公的性格和環境有著直接的影響。像是抗日戰爭會出現無數的英雄烈士也會有漢奸叛徒,而造成這種區別的原因是有很多的,因此任何歷史事件都是偶然性與必然性的統一,要想清楚地認識這一點需要學生能夠進行深入的思考,通過全面的分析學生才能夠充分地掌握歷史核心素養的五方面能力。雖然高中生的思考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升,但是學生畢竟社會閱歷少,思考上存在局限性,這種局限性會使得學生思考不全面,此時教師需要發揮引導作用,教師可以通過創設問題情境的方式引導學生思考,使得學生了解歷史的多面性,培養學生全面看待問題的能力。例如,在進行《英國君主立憲制建立》的教學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創設問題情境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深入的思考,像是教師可以設置問題“什么是資產階級代議制?”“英國議會對王權起到什么樣的作用?”“英國資產階級為什么要革命?為什么會被稱為光榮革命?光榮革命最重要的成果是什么?”
六、 構建多元評價體系發展核心素養
教學評價是教學中的重要環節,但是也是常被教師忽略的環節,通過教學評價學生能夠對自己存在的優勢和不足產生清晰的認識,也能夠使得學生樹立學習歷史的自信心。學生的核心素養要想得到有效的培養,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的是循序漸進。高中歷史教師需要將歷史核心素養的培養分成幾個階段,而教學評價就是保證這幾個階段順利銜接的支撐點,為此教師需要構建多元化評價體系以此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首先教學評價主體多元化,例如,在進行歷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作為評價主體,教師可以將歷史教學總目標展示給學生讓學生按照教學總目標去評價自己在學習歷史的過程中完成了哪些教學目標,同時在完成教學目標的過程中存在哪些問題。也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生生互評,如,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教師經常采用的一種教學方式就是小組合作學習,教師可以讓學生成為評價的主體去評價其他學生的具體表現。其次是讓評價內容多元化,歷史教學需要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教師可以將核心素養中的五個方面作為評價內容,針對多個方面對學生進行評價,制定學生歷史評價個人表,有針對性地去評價學生,使得學生對自己的學習能力產生更加深刻的認識。
七、 總結
綜上所述,在高中歷史教學之中培養學生歷史學科核心素養是新課改的教育要求,也是保證學生長遠發展的重要內容。為了進一步提升歷史教學質量,讓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成為現實,教師首先需要轉變教學觀念,要圍繞歷史核心素養進行教學,同時教師需要科學地設計教學目標,要保證每一節課都能夠有效地完成核心素養的培養要求。其次教師可以采取小組合作以及創設問題情境的教學方法,使得學生在課堂教學時間內能夠充分地進行思考,以此達到提升學生思考能力與合作能力的教學目的。最后教師可以構建多元化評價體系,引導學生進行反思,在反思中提升學生對自己的認識,也進一步強化學生對歷史知識的理解力。
參考文獻:
[1]楊玉華.生活化教學在高中歷史學科核心素養培育中的實踐探索[J].齊魯師范學院學報,2020,35(3):76-78+137.
[2]唐作莉.基于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多種史觀運用研究——以高中歷史教學為中心[J].西部學刊,2019(19):16-19.
[3]耿懷存,劉偉娣.高中歷史教學中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J].中國農村教育,2019(20):147.
作者簡介:
柏秀萍,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甘肅省臨夏回民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