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霞
【摘 ?要】 ?小學數學課堂中有多種解題策略,轉化是應用最廣泛的一種方法?!稗D化”指的是運用一定的方法、策略,將那些難于解決的、復雜的問題轉化為學生熟知的、簡單易行的問題來解決。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轉化思想,不僅可以極大地激活學生的數學思維,更能讓學生感受數學的迷人魅力。
【關鍵詞】 ?數學學習;轉化思想;數學思維
在小學階段,學生的思維能力是有限的,很難解決那些邏輯思維較強的問題,這時就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幫助學生完成知識轉化,將抽象的問題具體化,讓學生能夠直觀地感受問題,通過轉化,尋找問題解決的方法,發散學生的學習思維,促進學生身心的發展,發現數學知識之魅力。
一、圖形轉化,知識形象化
對于小學生來說,解析數學教材中的幾何圖形,尤其是不規則的圖形問題是有一定難度的,因為這個階段的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發展還不完善,無法用大腦構建立體模型。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運用轉化思想,借助相減、割補、分割或是重新組合的方法,將學生難以理解的不規則圖形轉化為規則圖形,降低了問題的難度,激發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興趣,有助于學生數學思維的發散,提高課堂解題效率。
例如:在小學教材中有這樣一道例題:學校要建一個拱形的門(門的上面是半圓的形狀),已知底端到門最高點的高度為3米,半圓直徑為2米,現在想要給這個拱形門刷上一層漆,計算一下,需要刷漆的面積為多少?初遇這道題,學生的思維還不能理解問題內容,教師可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轉化,通過動手繪圖,畫出門的形狀,這樣學生對問題就有了一個直觀的認識。然后借助圖形分割,將門分成直徑為2米的半圓和邊長為2米的正方形,分別計算半圓面積3.14×(2÷2) 2×1/2=1.57(平方米)和正方形的面積2×2=4(平方米),再將結果相加就可以得到刷漆的面積,即1.57+4=5.57(平方米),如此簡單就解決了這個問題。
上述案例表明,解題過程中運用轉化,實現了問題的具體化過程,將不規則的圖形分割形成兩個規則的圖形,然后再計算圖形面積的方法,促進學生思維的轉變,改變了學生解題的思路,提高了學生解決問題的效率。
二、問題轉化,解答簡單化
知識轉化是小學數學解題過程中最常用的方法,在數學課堂中,處理數學問題的過程中,經常會有一些數量關系復雜的問題出現,憑借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很難解決這類問題,這時,教師可引導學生轉化解題思路,轉換解題策略,將煩瑣復雜的問題簡單化,降低知識問題的難度,易于學生理解,讓學生能夠利用現有的思維能力加以解決,不僅有利于新知識的學習,建立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還可以提高學生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
例如:稻田插秧,5個人手工插秧一天可以插秧0.25公頃;若改為機器插秧,3臺插秧機同時工作一天能夠插秧4.8公頃。請問手工插秧的速度是插秧機工作效率的幾分之幾?仔細分析這道題目,發現這道題是由三道簡單的數學計算組合而成的。對于成績中等偏下的同學來說,根本無從下手,但如果將這道題進行拆分,變成三道簡單的題目學生就能夠解決了。①5個人手工插秧一天可以插秧0.25公頃,問一人在一天中能夠插秧多少公頃?②3臺插秧機同時工作一天能夠插秧4.8公頃,問一天一臺機器能夠插秧多少公頃?③插秧機的工作效率是人工效率的多少倍?單獨的計算每個小問題,對于學生來說,難度系數都不大,學生很容易得出結果。
教學過程中將知識進行轉化,使問題的結構變得簡單,有利于學生理解題意,把握解題的方法,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提高了學生對問題的分析、綜合能力,讓學生學會了解題方法,認識了轉化在解題過程的意義。
三、策略轉化,方法多樣化
新課程改革以來,小學數學教材發生了很大變化,其中策略轉化對學生思維方式的變化以及思維能力的提升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小學教學中,教師在了解學生知識文化基礎上,結合教材內容,轉化教學策略,使教學形式多樣化,教學內容更加充實,引導學生主動地進行學習,促使學生積極進行知識探索,增強學生學好知識的自信心,夯實學習基礎,讓轉化策略廣泛應用教學課堂,在課堂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例如:在教學“比較不規則圖形大小”的內容時,教師先出示兩個長方形(長相同,寬不同),讓學生動手比較大小,學生通過測量計算或是重疊的方法來比較。教師繼續出示兩個長方形(長和寬都不同)讓學生進行比較,學生除了用上述方法之外,還借助了數方格的方法來比較。這時,教師提問:通過這些方法,我們可以比較規則圖形的大小,如果出現不規則的圖形,我們應該怎么解決呢?學生主動的進行不規則圖形的比較測試,發現雖然圖形仍在方格圖中,但卻沒有辦法直接比較圖形的大小,學生明顯的發現了上述方法的局限性,急需轉變思路解決問題,產生了轉化的需求。
由案例可知,教學過程中,為了實現教學目標,教師要引導學生轉變解決問題的策略,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積極探索現代學習技巧、方法,促進知識的理解,拓寬學習思維,調動所有感官參與學習活動,提高學生的能力。
總之,在小學階段的教學中,教師在循序教學原則的基礎上,通過設計轉化途徑及方法,引導學生完成知識間的轉化,使學生逐漸養成轉化的意識,加強了新、舊知識間的聯系,使學生對知識的認知更加清晰。
【參考文獻】
[1]鞠成兵.小學數學教學中轉化思想的培養[J].小學教學參考,2003.4
[2]蔡玉玲.淺談轉化思想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滲透[J].學周刊,2016.4
[3]李志剛.淺談轉化思想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滲透[J].課程教育研究,2016.9
(作者單位:江蘇省淮陰師范學院第一附屬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