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A校當前學生英語學習差異大,但是因為其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發育的特殊性,對童話始終保有濃厚的興趣。為了能夠提升小學生英語思維品質,文章從思維品質的內涵入手,以麗聲英語故事屋分級閱讀為例,闡述了A校的英語教學中學生思維品質存在的問題,探討了童話教學實施的原則和思維品質培養的相關策略。
關鍵詞:童話教學;思維品質;麗聲英語故事屋;分級閱讀
一、 引言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指出思維品質是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心智特征,包含邏輯能力和水平、批判能力和水平和創新能力和水平。課標設定的思維品質培養目標為:學生能辨析語言和文化中的具體現象,梳理、概括信息、建構新概念,分析、推斷信息的邏輯關系,正確評判各種思想觀點,創造性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具備多元思維的意識和創新思維的能力。英語學科中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思維品質,就是幫助學生養成學會觀察、比較、分析、推斷、歸納、建構、辨識、評價、創新等思維方式,增強思維的邏輯性、批判性和創新性。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需要教師能夠根據教學內容設計有梯度、有深度、有廣度的問題。當前的英語教材所提供的教學內容雖然能夠讓學生進行基本的提問,但是如何激發學生的提問意識,如何通過閱讀進行問答的分享,如何設計多層次多元的問題,將思維的過程趣味化?筆者認為故事教學是一個有效的方式。一來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決定著他們對故事有著濃厚的興趣,二來故事的文本內容也非常適合學生進行不同層次的思考。
文章采用麗聲英語分級故事屋進行教學,著力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包含形象思維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以及在其過程中表現出的獨立創意的思維品質。形象思維能力主要指對圖片的觀察能力和聯系上下文進行詞、句的理解。抽象思維能力主要是初步發展學生以下三方面的能力,包括:①辨析語言與文化現象;②梳理概括故事主要信息;③分析推斷故事細節之間的邏輯關系;獨立創意的思維品質包含批判性地看待各種思想觀點和創造性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兩個方面的內容。
二、 存在的問題
A校是一所地道的鄉村學校,隨著外來務工人員大量涌入,外來務工人員的子女隨之就學。因為家庭環境的影響,A校學生大部分都缺乏豐富的英語課外知識儲備,對英語閱讀缺乏強烈的興趣,難以長期建立英語學習的自信。但是他們對童話故事、童話歌曲、韻律兒歌、童話電影、童話劇本等充滿了興趣,在學習的過程中敢于挑戰語言困難。而反觀當下童話的應用,A校教師雖然采用故事教學的形式,但因為種種限制,將有限的時間放在詞句的教學理解上,比較重視語言能力的培養,而忽視了童話情境、人物思想等語言的功能和意義理解,忽視了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未能激發其主動學習的潛力。為了改善這一現狀,筆者以童話教學為抓手,通過觀察、提問、討論、改編等方式,讓學生在聽說讀演編的過程中,提升形象思維能力,培養初步的抽象思維能力,進而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
當前我校英語教學中面臨的問題有如下幾點:
1. 教師解讀文本的問題意識不突出。教師面對文本時,容易糾結語言知識和技能,對學生思維品質的提升沒有深刻的認識,在研讀文本的過程中思考不夠深入。
2. 學生學習文本的提問意識不明顯。學生在面對文本時,習慣性讀記和回答是非問題,對“why、how”等類型的問題沒有深入的思考。當老師引導學生進行提問時,學生沒有提問的意識,也不知道怎么進行提問。
三、 童話教學應遵從的原則
(一)以產出導向法為抓手進行教學的原則
“產出導向法”(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是由我國學者文秋芳(2015,2016,2018)提出的有關對外漢語教學的相關策略,以解決大學課堂中語言學習“學用分離”的教學問題,提出三項教學假設,即輸出驅動,輸入促成,以評為學。通過整合教材與繪本的話題,設計任務驅動教學;關注學生的思維發展,形成支架促成學習;建立評價標準,完成任務。該理念強調語言產出的重要性,強調教師在教學中發揮支架作用,起到促進學生完成任務的作用,強調多樣化的評價方式,培養學生批判思維。教師以產出導向法為教學方式,注重教學支架的搭建,通過觀察學生的輸出,來評價學生思維品質培養的具體情況。
(二)優選童話作品的原則
文學作品是學生思維品質培養的最佳素材,經典的文學作品需要能夠與學生學習實際相適應;能有助于學生語言的吸收;并要與學生教材的關聯性高。這樣才能保證輸入的有效性和教學的連貫性。為此筆者精選了麗聲英語故事屋系列分級讀物。這套書籍精選了世界各國家喻戶曉的36個童話及民間故事,由英國21位深諳兒童語言發展的作家改編,并經過36位國際插畫大師重新創作,是一套科學、嚴謹、精彩的兒童英語讀物,適合6~12歲孩子在老師的指導下閱讀。此外,外研社少兒分社是專門出版外文童書的權威機構,這使得這套讀物的語言質量得到保障,而分級閱讀讀物又能夠保證學生的詞匯量、句子難度、話題深淺度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智力發展水平,是一套非常合適的教學素材。
(三)重視學生學習質量的原則
PISA之父Andreas Schleicher在2017年華東師范大學的《數據告訴我們,學校可以辦得更好》主題演講中提到:要想提高學習成績,關鍵要從教育質量上進行提升,把學生的學習時間用在刀刃上,即教師應該將更多的時間放在指導學生進行思維能力的指導和學習能力的指導,幫助其養成自主學習能力方面,而非死記硬背方面。這也進一步地為一線教師指明了培養學生思維品質的重要性。童話教學從培養思維品質出發,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而且也能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對學生的成長大有裨益。
進行童話教學時,為了不增加學生的學業負擔,同時又能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筆者以思維品質培養為抓手,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為抓手,每周壓縮出一課時進行補充教學。在補充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首先做到精心備課,研讀優秀案例,提高每節課的教學質量,真正將培養思維品質這一任務落到實處。其次是采用學生朗讀分享的形式,以優秀的學生為代表,分享朗讀,表演故事,采用多樣的形式鼓勵學生展示自己,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了讓學生能夠真正從讀書中有所收獲,最后教師還讓學生繪制讀書筆記和小報。正是通過多種不同形式的學習,學生真正理解童話,在學習過程中掌握了語言知識,增長了能力與品格。
四、 思維品質的培養策略
(一)深入解讀文本,培養老師的文本解讀能力
根據A校實際,從四年級起開始進行《麗聲經典故事屋》的補充教學,每學期進行一級故事書的學習,教師首先學習這套分級故事書,分析文本,細化形象思維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梳理每一級童話書籍中的學生思維能力維度,并進行教學實踐,內化能力,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
表1是分級閱讀過程中思維品質的分解例舉,旨在通過教學,有梯度有層次地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根據新課標的思維品質細分目標,教師把學生的思維品質具體分為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兩個方面,并從這兩個方面進行具體的闡釋。
(二)采用多種形式的指導策略,培養學生提問意識
1. 觀察故事圖片,提升學生形象思維
每本童話書都有封面和插圖,學生通過觀察,能簡單梳理出故事所設計的主題詞匯。再通過頭腦風暴、觀察對比等形式激發學生關于經典故事的已有經驗,通過圖譜或單詞銀行的形式羅列故事所涉及的主題詞匯,增加學生的表象輸入,提升學生的形象思維。
2. 大情境大任務設計,培養學生抽象思維能力
多種形式閱讀,培養學生深層次理解文本的能力,引導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為了保障學生讀故事的完整性,教師尋找故事發生的大情境激發學生閱讀興趣;設計大任務探尋童話細節信息;通過速讀、精讀、泛讀的方式,鍛煉學生分析處理信息的能力、歸納總結信息的能力。
3. 多層次讀后設計,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教師通過引導學生評價故事人物的行為,討論自己的觀點,幫助學生理解并內化童話故事蘊含的寓意;通過分角色表演,體會故事中人物的感情,用自己的經驗詮釋故事情節;通過續編、改編故事,培養孩子創造力和辯證思維力。
(三)多樣化的特色作業展示策略,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
學習不應該僅僅局限于40分鐘的課堂表現,也應該包含課堂外的表現。為了鼓勵學生堅持獨立思考,認真創作,教師創設了多種主題的故事特色作業展示活動,如讀書摘記活動、我的故事會分享、我的故事我來演。在作業展示的過程中彰顯學生獨立思考的品質,并將抽象的思維轉變成具體形象的內容。
五、 結語
當然,筆者因為個人專業能力的有限和時間的局限,在開展具體的研究過程中采取的策略還不夠豐富,今后筆者還將從繪本導讀、歌謠助讀、表演化讀方面進行再思考和設計,進一步用實踐來探索激發學生思維品質的相關策略。
參考文獻:
[1][英]芒登等著,[意]費萊瑞斯等繪.外研社分級讀物·麗聲經典故事屋[M].外研社少兒出版分社,2019.
[2]劉道義.談英語學科素養:思維品質[J].課程·教材·教法,2018(8).
[3]梅德明,王薔.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解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4]陳則航,王薔,錢小芳.論英語學科核心素養中的思維品質及其發展途徑[J].課程·教材·教法,2019(1).
[5]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6]夏谷鳴.英語學科核心素養[C].中國基礎外語教育年度報告.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7.
[7]白燕琴.學生提問行動研究[J].海外英語,2014(3).
作者簡介:
周錠,江蘇省常州市,常州市三河口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