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了全面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教師可以采用文化滲透的方式,幫助學生豐富知識儲備,促使其能夠在文化引領下,深入理解數學知識點,進而優化數學教學效果。對此,文章將結合實際,并在核心素養大背景下,積極尋找數學文化在課堂中的滲透策略,以便改善傳統數學教學活動中的弊端,從而切實促進課堂整體教學質量的提升。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數學;數學文化
一、 引言
數學核心素養有:數據分析、數學建模、數學抽象、邏輯推理、直觀想象、數學運算。數學文化從狹義上來定義,主要包括數學思想、精神、方法、觀點、語言,以及它們的形成和發展。從廣義上來說,數學文化則包括數學史、數學美以及數學教育等內容。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著眼于核心素養,并積極尋找數學文化和教材知識點的聯系,促使學生能夠在數學活動中,不斷提升文化素養和認知能力,并在完善的知識體系引導下,高效完成數學問題的解答,從而實現學習能力的有效提升,并讓數學課堂變得豐富多彩且具有趣味性。
二、 核心素養背景下小學數學課堂中滲透數學文化的重要作用
(一)豐富教學內容,展現課堂風采
在核心素養大背景下開展小學數學教學,教師如果只是依照教材單一地進行理論傳輸,很容易使課堂內容變得枯燥乏味,學生的知識儲備也無法得到切實擴充。在此期間,結合具體知識點,引入數學文化,可以讓課堂變得豐富有趣起來,比如在進行公式定理講解時,穿插一些與之相關的來源及背景材料,可以使學生的頭腦放松下來,提高知識接收效率,發展數學運算、邏輯推理等素養,并讓教學內容更加充實,從而使課堂風采更足。
(二)促進學生發展,完善人格形成
數學文化的學習對人的發展及學生人格的完善具有積極作用,比如在課堂教學期間,可以結合知識內容,使學生了解數學思想家的優良作風和思想品德,以及他們刻苦鉆研的精神。通過積極正面的文化滲透,能夠有效促使學生受到熏陶感染,并形成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學習態度,從而增強克服困難的勇氣和決心。久而久之,學生的人格及思想態度都會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三)促進知識理解,體會數學價值
在數學課堂上向學生展現知識產生的背景以及數學觀念的形成等文化內涵,可以幫助學生尋根溯源、開闊眼界,在豐富的文化寶庫中探尋積極力量,從而加深對數學文化價值的體會,并促進學生核心素養和文化素養的發展。同時,還可以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數學觀,讓學生能夠加深對數學知識點的理解,并消除對數學的畏懼感,拉近與數學之間的距離,從而更好地參與到數學探究活動中來。
(四)感悟數學之美,提高學習興趣
在進行文化滲透過程中,可以促使學生更好地體會數學之美,感悟數學的統一美、簡潔美、對稱美以及奇異美,在此期間,課堂沉悶乏味的狀態會得到改善,學生也會在豐富的文化中獲得思維的啟迪以及道德素養的提高,此外,還可以促使學生的審美能力得以發展,進而全面激發學生參與數學學習的熱情和動力。
(五)凸顯文化屬性,優化學習效果
數學知識理論性強,其中蘊含著豐富的公式定理,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后,很容易認為數學與文化類科目是毫不相干的,但就實際情況而言,可以看到,數學其實蘊含著豐富的文化知識,對學生開展數學活動而言具有積極作用。作為教育引導者、教學方案的制定者,在指導學生進行數學學習時,需要幫助學生挖掘其中的文化內涵,促使學生能夠切實感受數學文化的存在。當學生看到文化在數學中的正面作用,能夠對數學學科有更全面的認知,同時還可以加深對其中定義與規則的了解和把握,進而增強參與數學的熱情。
三、 核心素養下數學文化在課堂教學中的滲透策略
(一)提高教師重視度,充實教師數學文化
想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需要擁有一口泉。從職業角度而言,教師除了要有深厚的專業知識,還需要具備豐富的文化。為了全面發展學生的數據分析能力、數學建模能力、邏輯推理能力、直觀想象能力、數學運算能力,并在授課過程中做好數學文化滲透工作,首先,需要教師看到數學文化的價值,提高對文化滲透及核心素養的重視度,只有從教師層面加以重視,才能在數學教學期間落實文化滲透要求,并為學生營造更好的學習氛圍,使其核心素養進一步提高。其次,還要引導教師做好相關學習工作,通過閱讀書籍、查閱網絡資料,加深對不同類型數學文化的理解,以此豐富教師的知識儲備,并在課堂教學活動期間,更好地向學生進行文化滲透工作。
核心素養背景下的數學教學內容豐富多彩,比如在學習《10以內數的認識》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向學生進行文化傳輸,比如使學生了解數字的不同表現方法,如:古巴比倫的楔形數字、古埃及的象形數字、中國甲骨文中的數字、中國的算籌、古羅馬數字、瑪雅數字、阿拉伯數字等等,通過這樣的文化傳遞,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并提升參與課堂探究的熱情。同時,還可以使學生了解我國古代人民的計數的發展演變歷程,比如:擺石子計數、刻道計數、結繩計數等等,并引入具體圖像,促使學生能夠調動視覺感官,獲得對數字及計數方法的深刻認知。當學生從豐富的文化中獲得了對數學的深刻認知,可以激發其對數學問題的探究興趣,并靈活選擇多種方式,展開答疑活動,進而為發展核心素養奠定堅實基礎。此外,在指導學生學習《圓》這部分內容時,教師首先可以引導學生了解生活中的圓形,使學生將數學學習與生活實踐進行緊密聯系,同時,還可以引入豐富多彩的圓形圖像,并從傳統文化角度出發,向學生對圓進行分析,促使學生意識到我國人民對圓的美好寓意:無棱無角、團團圓圓,象征著美好和安全等等。在數學課堂上引入與之相關的文化內容,能夠使學生對數學學科有更加深入的認識和了解,同時還可以有效增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探索興趣,促使學生能夠看到除公式定理、知識概念以外更豐富的學習內容,并幫助學生能夠擺脫對數學學科的刻板枯燥印象,從而有效豐富學生的文化內涵。
(二)結合公式及定理,滲透相關數學文化
數學定理和公式,是千百年來數學思想家的結晶,是數學知識和數學思想的集中體現,是人們學習數學的基本內容,同時也是促使學生核心素養得到提升的重要內容。縱觀小學數學教材,可以發現,幾乎每個定理和公式的產生都蘊含著一段數學的發展史,為了使學生更好參與到學習中來,并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教師可以在講解中進行文化滲透,以便學生能通過對公式定理的把握,切實發展自己的數學推理能力及數據分析能力。
核心素養下的教學活動不僅要使學生著眼于教材進行文化吸收,還要突破教材,提升學生綜合素養。比如在講到“比”這部分內容時,首先,教師可以使學生了解“比”的含義:兩個數相除就叫作兩個數的比。同時,可以結合課內外資源中的數學文化內涵,使學生加深對“黃金比之美”的了解,教材中提到了人體中有許多黃金比,建筑設計、藝術作品中也都包含著神奇的黃金比,對此,教師可以引入圖像資源,使學生加深了解。通過使學生了解相關內容,促使其感受數學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時,還可以為學生引入課外資源中有關“比”的數學文化,比如:黃金比的產生與發展;黃金分割現象;黃金比在藝術、攝影、圖形、建筑、釀酒中的運用;黃金比給人美感的原因;等等。通過引入豐富的文化內容,能夠使學生加深對“比”這一定理概念的了解和認識,并能夠在豐富的圖像資源和文字資源中,切實感受數學文化的博大精深。
通過這樣的教學活動,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于數學知識概念的了解,促使學生在文化的熏陶感染下,獲得對公式定理、知識概念的有效把握,同時,這樣的教學形式,還可以有效減輕學生的數學學習壓力,促使學生不斷開闊眼界、增長文化見識。此外,將枯燥的公式概念與多元文化進行結合,還有助于學生了解數學學科的價值,并看到數學文化創造產生時的智慧之光,從而增強參與數學活動的積極性。
(三)結合數學思想家,展現豐富文化內涵
數學文化的內涵不僅表現在知識本身,還寓于它的歷史和產生、發展過程中,對此,教師可以根據教材內容,為學生介紹相關數學家的故事。比如:祖沖之、劉徽、賈憲、楊輝、華羅庚、陳景潤等人,數學史上這些偉大的思想家不僅體現著典型的數學文化,對發展學生核心素養也起著積極助推作用。
在課堂中進行文化滲透,可以使學生透過數學思想家的成長發展軌跡以及創造文化的過程,加深對于其高尚品德、思想信念、價值觀念的了解與把握,以著名數學思想家陳景潤為例,教師可以專門制作一個微視頻,向學生介紹與陳景潤相關的信息,比如陳景潤的生平、主要成就、小故事等等。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展現陳景潤的成長發展事跡,促使學生能夠從中獲取一些積極向上的力量源泉,并作為激勵自我成長的教育元素。同時,在名人名家的影響下,還可以使學生建立對數學的探究興趣,這有助于在潛移默化中幫助學生構建完善的數學體系,同時內化學生人格、氣質、修養,進而切實凸顯數學的人文素養。
(四)結合數學競賽,提升學生核心素養
數學競賽活動是數學教學中的重要內容,為了使學生進一步體會數學的魅力色彩和趣味性,并使其數學素養得到全面提升,教師可以組織開展系列競賽活動,促使學生加深對于數學文化的把握與了解,以此展現數學的獨特魅力,并幫助學生在多彩文化中發展邏輯思維、數學推理能力及運算能力。同時,競賽活動的開展與實施,還可以有效激發學生對數學問題、數學知識、數學文化的探索興趣,這對發展學生數學能力、綜合素養都具有積極意義。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計算能力是數學核心素養的重要內容,為了提升學生運算水平,全面增強其核心素養,教師可以組織開展“口算大比拼”活動,在活動中,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開展心算學習,以此幫助學生有效調動自己的思維能力、記憶能力和觀察力。同時,還可以引入華容道游戲,這是古老的中國民間益智游戲,它與七巧板、九連環等中國傳統益智玩具統一被稱為“中國的難題”。通過趣味游戲的引入,可以切實增強學生對數學文化的感受力,并讓數學活動更具奇妙色彩。此外,教師還可以對學生進行數學文化知識提問,以此方式幫助學生建立完整的認識,促使學生提升對于數學內容的了解與把握,并使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得到有效發展。
四、 結語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綜上所述,可以看到,核心素養大背景下,在小學數學課堂積極滲透數學文化,無論是對學生學習還是授課活動而言,都具有積極作用。對此,教師看到數學文化對學生成長發展的重要作用,并切實發揮自身引導作用,采用多種引導方式,為學生進行文化滲透,并營造良好學習氛圍,從而促使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能夠切實得到提升發展。
參考文獻:
[1]趙伶聰,孟紅玲.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滲透數學文化的案例研究[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20(6).
[2]祝旭.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的思考[J].貴州教育,2018(19).
[3]王紅梅.滲透數學史,豐盈小學數學課堂[J].數學大世界,2021(4).
作者簡介:王洪秀,山東省威海市,山東省威海經濟技術開發區蒿泊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