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靜
摘 要:自主學習能力是新課標下小學數學教學的目標任務之一,同時也是學生學習成長過程中必備的基本素養(yǎng)。文章從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角度入手,探討在小學數學學科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性及其策略,以優(yōu)化學生的學習效率,提高小學數學學科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小學數學;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03-007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03.036
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是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與學習效益的重要途徑,也是學生學習發(fā)展過程中必須具備的一項基本能力。一方面有助于改善和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和能力水平,另一方面對學生的后續(xù)發(fā)展意義深遠,所以在新一輪課程改革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成為各學科教學的重要目標任務之一,小學數學也不例外。但從目前小學數學教學現狀來看,其核心仍偏重于知識的教學,在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方面還存在一定的欠缺,突出表現在自主學習教學環(huán)節(jié)設置上存在漏洞,缺乏科學的培養(yǎng)方案和內容,以及教學效率不高等。為此,有必要加強對此課題的探討,探索如何完善小學數學自主學習能力培育體系,為學生日后學習和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小學數學學科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作用
所謂的“自主學習能力”,本質就是學生獨立學習、掌握與運用知識的能力,通過這項能力,學生能夠在自主學習中獲得相關知識和思維能力。同時,自主學習能力也是一種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能力,學生獲得該能力后,能夠通過自主學習掌握與積累知識,做到學以致用,將所習得的知識成功地運用到實踐中。同其他學習能力相比,自主學習能力的培育具有以下特征。
(一)獨立性
自主學習的過程就是學生自主探究和獨立學習的過程,獨立性是自主學習能力培育的首要特征。在進行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過程中,學生要想自主、獨立地完成學習任務,首先要依據自身的學習基礎、基本情況和學習需求等,確定有針對性的學習體系。同時,教師制訂的學習內容也應與之契合,從根本上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與求知興趣。
(二)自為性
在自主學習活動中,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對所學知識有獨立的認知和感受,學習效果也有所不同。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過程中,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引導他們開展自我探索、自我實踐、自我選擇與自我構建,進而從根本上提高其學習效益。貫串此過程最重要的特征是發(fā)揮學生的自為性。簡單地說,就是在學生進行自我探索過程中,按照他們自身的認知與學習欲望,對所要學習的內容進行挖掘,在自我實踐的過程中,將所學知識與實踐運用有機結合起來。在自我選擇的過程中,要依據實際學習情況,選擇有意義、有價值的內容。在自我構建過程中,將所學知識進行重新組合,形成新的知識體系,實現知識的更新與拓展。
(三)自律性
在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過程中,自律性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特征。自主學習意味著自覺學習、獨立學習,其學習過程最重要的是學生的自律和自我約束。這種學習最終能否取得成效,主要是依托學生的自我約束、自我規(guī)范與自我覺悟,是建立在學習行為、學習目標、學習要求以及學習意義等基礎上形成的學習路徑,取決于學生能否依照自主學習計劃完成所要學習的內容,從而實現自我提升。
二、當前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方面存在的問題
小學數學學科自主學習能力體系較為復雜,涵蓋的內容十分廣泛,需要教師全面重視,著力培養(yǎng)。對此,教師曾做過一份問卷調查,調查對象為本校的學生,調查的主要內容是針對本校學生的數學自主學習情況,調查目的是摸清當前本校學生數學自主學習現狀,分析其存在的問題。
(一)調查情況
該問卷調查主要分為學習意愿、學習方法以及學習內容三部分,其中學習意愿部分包含學生的學習情緒、學習愛好以及學習滿意度等情況,學習方法包含自主學習方法、求解問題方法以及尋求幫助的途徑,學習內容主要包含教材習題、課上教學內容和課外知識等。調查對象選取本校高年級學生200名,發(fā)放問卷200份,回收189份,問卷回收有效率為94.5%。其中,參與本次問卷調查的對象中,學習成績?yōu)閮?yōu)秀者占31%,中等者占53%,后進者占16%。
(二)調查結果
通過問卷調查結果可知,本校五、六年級學生數學自主學習意愿不強烈的占25.2%,主要表現為學習缺乏動力和目標。這類學生在進行數學自主學習過程中方向迷茫,對自主學習缺乏正確的認知,認為自主學習是一個枯燥無味的事情,因此主觀上不愿意進行自主學習,大多依靠教師的引導與講解,所以從整體上看其學習效益不高。對于學習基礎不同的學生群體,其在自主學習中的表現也各有不同:在學習成績優(yōu)秀者群體中,35%的學生能夠在教師的有效引導下開展自主學習,且通過各類學習活動達到知識與能力的雙重提升,65%的學生只愿意依靠教師的引導開展學習,學習缺乏自主探知與實踐,自主學習的效果并不顯著;在學習成績?yōu)橹械日叩娜后w中,有70%的學生在學習上對教師的依賴性較為嚴重,多依照教師的教學與要求開展學習,并不主動進行思考和學習,其中約有54%的學生已經產生一定的思維定式,需要依靠教師引導才能開展學習,無法自覺、主動地進行自主學習,另外30%的學生能夠進行一定程度的自主學習,但由于其主動學習的意愿不強烈,自主學習能力較差,所以整體學習效果不能盡如人意;在學困生群體中,超過84%的學生表示他們不喜歡學習,不愿意進行自主學習,整體學習態(tài)度比較消極,在學習數學過程中也不習慣思考和練習,還有30%的學生從未開展過自主學習。
(三)調查分析
根據問卷調查情況看,目前小學生在數學學科教學過程中,整體自主學習情況不樂觀,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欲望普遍不高,自主學習能力與素質偏低,自主學習整體效果不理想。之所以出現這些情況,主要原因:一是教師在開展小學數學學科教學時,對自主學習模塊重視不夠,缺乏對學生自主學習的引導與設計,實際教學操作中還沿襲傳統(tǒng)的“滿堂灌”教學策略,導致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被挫傷,學習效率難以提高;二是部分教師雖然能夠對學生自主學習進行一定的設計和引導,但在具體教學過程中,能夠給予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不足,使得學生自主學習活動大打折扣,阻礙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覺醒和自主學習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三是少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未能重視和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在實施教學中未能結合學生個體的差異和不同的需求開展差異性教學,致使學生無法進行自主學習,更有甚者還將使學生產生“畏懼”數學的心理;四是學生自主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較差,對自主學習認識不夠,學習動機和學習態(tài)度不夠端正,自主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不足,導致其開展自主學習的整體效果不理想;五是部分學生對自主學習方法掌握不足,在進行自主學習過程中,忽視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他們開展數學自主學習的效果,導致學習事倍功半,知識、能力與素養(yǎng)等方面的培養(yǎng)也受到影響。
三、小學數學學科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的策略探究
(一)提高閱讀能力,提升自主學習效率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開展數學自主學習能力鍛煉,首先要對學生閱讀能力進行把握和提升。教師要在實際教學中積極采取各種手段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其在閱讀過程中激發(fā)自主學習意識,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具體而言,可以先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通過小學生感興趣的生活常識、數學小故事等激發(fā)他們自主閱讀的興趣,使其自覺參與閱讀活動。接著,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閱讀體系構建,不斷挖掘閱讀內容,拓寬閱讀視野,形成富有深度和層次的閱讀體系,從而逐漸積累起數學知識和自主學習能力。最后,教師要對學生的閱讀成果給予積極的評價,多鼓勵學生閱讀,提高他們閱讀的信心,從而在不斷閱讀和學習過程中獲得進步,為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奠定基礎。
(二)把握知識脈絡,增強學習效果
在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正確認識歸納整理知識能力的重要性,使其在學習過程中能夠有效地梳理知識脈絡,構建系統(tǒng)的數學知識體系,從而增強數學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教師要重點做好兩方面工作:一是對照教學任務和教材內容,引導學生深入思考,把握知識脈絡并進行有序串聯(lián),同時對各知識架構進行關聯(lián)性分析,進而實現數學知識的縱橫交叉,達到全面把握知識內容的目的;二是拓展課外知識內容,在課堂知識的基礎上,對相關知識脈絡進行拓展和完善,從而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
(三)獨立思考,拓展思維
在開展小學數學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過程中,教師還要注重引導學生進行獨立思考,鼓勵他們積極探索,并養(yǎng)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教師要把握好問題的設置,特別是在教學中,要注重滲透探究理念,通過潛移默化的影響,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意識和獨立思考能力。例如,在進行反比例函數教學中,教師可以設置“正比例函數與反比例函數的圖像區(qū)別”問題,引導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和小組討論,幫助學生實現思維、能力的有效拓展。
(四)加強實踐,遷移總結
此外,教師在進行小學數學教學時,還要注重結合實踐,讓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益。同時,教師還要做好知識的遷移和總結,幫助學生提高知識與能力水平。在此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尋找知識間的共性,使其在學習過程中對知識進行遷移、再造,從而達到事半功倍之效。最后,教師還要鼓勵學生對知識進行及時的梳理和總結,探索出適合自己的、系統(tǒng)科學的自主學習路徑,增強自主學習成果。
參考文獻:
[1]郭傳金.小學數學“211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模式建構[J].中國教育學刊,2011(S1).
[2]王娟.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J].赤子,2014(3).
[3]趙福東.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方法[J].學周刊,2014(9).